第37章 王子東孤身赴陳 公子完避難入齊
- 九州游俠傳
- 文海書生
- 3583字
- 2021-09-23 23:00:31
齊東在前面走著,往后看時,已經見不到墨穗的身影。齊東一開始挺開心,認為終于擺脫了墨穗,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但是越往前走心里越沒底:這么多年來,他自己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門,要是真的墨穗不管自己了,自己能不能照顧好自己還是個大問題。
“吆,這不是九州會王子東嘛!幾年前你們九州會攻破了成周王城,會尊做了天子,何其威風!怎么?一個人跑來歷山,一個隨從也沒有!九州會不要你了吧?”齊東突然聽到前面有人說道,定眼看去,是聶兕——沽名釣譽之輩,這可是一個誰有名氣就殺誰,以此來刷存在感的主。
齊東還算鎮定,不緊不慢地說:“一個人如何?一群人又怎樣?難不成你還想殺一個人的我,而懼怕一群人的我不成!”
聶兕還真被唬住了,搞不清楚齊東到底有沒有同伴,遲遲不敢動手。
齊東見狀,心里安定了一些,繼續道:“你要是想殺我以賺取名聲,盡管來殺,我雖然學藝不精,依然可以抵擋你兩三招;若是沒這個膽量,就讓開大路,別擋在中間!”
聶兕并沒有作聲,也沒有讓路,他在等,在等齊東露出破綻。
齊東見此情景,不禁有些慌亂,心中默念:“母親啊母親,你在哪里!你不會也生氣了,不肯跟在我身后吧?唉,也怪我,怎么走的這么快,離母親這么遠!要是母親再不來,你的兒性命不保矣!”
齊東覺得不能再等了,母親要是真沒跟上來,自己早晚露出破綻,這個聶兕也是老江湖了,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真相的。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言語會提前暴露自己,齊東選擇沉默,盡量自然地走向聶兕,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聶兕見齊東朝自己走來,心里更加難以判斷齊東的真實情況,不斷地否定自己的判斷。
就在齊東經過聶兕身邊的時候,聶兕突然看到齊東滴落在自己衣衫上的汗滴,他迅速想到:現在是秋天,又是在泉水旁,天氣涼爽,不會出那么多汗,除非……除非是齊東心虛!
聶兕轉身一招“濼水問路”擊向齊東,齊東也早有防備,勉強躲過。聶兕趁著齊東躲避的空擋,蹲下馬步,使出一招“氣御乾坤”,一股劍氣強勁地射向齊東。齊東內功尚弱,很快就被劍氣擊倒在地!聶兕趁勢揮一揮衣袖,要用袖箭為自己的名聲增光添彩。
就在袖箭蓄勢待發之際,一記鞭聲將這幻想擊的粉碎,袖箭被毀在了袖中!
聶兕知道這是墨穗的慣用招數,虛晃一招“荷姑掩面”落荒而逃。
臨走時,聶兕不忘激一下齊東:“王子東!你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帶著自己的老娘給你擋風遮雨!”
齊東聽罷,忍不了了,聶兕這話的威力遠大于剛才的傷勢,可謂字字誅心、句句扎心!
齊東大吼一聲“啊~”便在地上掙扎起來,毫無目的地亂跑亂喊起來。墨穗終究是擔心孩子的,又不敢出言規勸,只能默默跟在身后,還得不讓齊東發現自己。墨穗這娘親當的,也夠委屈的。
不知過了多久,齊東跑累了、喊累了,自然是停了下來。歷山派的人早已驚動,姒伯徒派人接應墨穗和齊東。齊東癱坐在地上誰也不理,姒伯徒只得讓兩個弟子做了個簡單的擔架,把他抬進了山門。
安頓好齊東,姒伯徒悄悄告訴墨穗:齊侯也在歷山,你快去見見吧。
墨穗一下子精神起來,簡單整理了衣物和妝飾,直奔大殿而來。夫妻二人見面,分外親熱,歷山派也都是人精,自覺地關上門出去練劍了。
墨穗雖然年齡大了一些,又多年來風里來雨里去,但并無發福之態,反而是愈加豐滿了,加上山戎人獨有的白皮膚,讓人看上去與十八年前并無二致。小白自繼位以來,錦衣玉食,政事又多有管仲分擔,身材發福了不少,卻多縱情欲海,故掌握了很多閨中秘術。
天知道過了多久,地知道是何時辰。墨穗躺在小白懷里問他怎么來歷山了,小白答道魯桓夫人去世了,他特意到禚地吊唁,回臨淄時路過歷山,想是多年沒來,索性住上幾日,卻正好遇上了墨穗。
墨穗剛想提起當年魯桓夫人引誘小白之事,門外卻響起了敲門聲。小白忙問是何事,護衛答道:齊東留了書信,人不見了!
墨穗慌忙起來,就要穿衣去救人。
要不說小白能做國君,做事穩。他按住墨穗道:“東兒長大了,他想自己去闖闖,這是好事!做父母的,不能跟他一輩子!放心讓他去吧?!?
墨穗著急道:“不行!江湖太危險了,就在歷山上,聶兕還想取他性命呢!何況是別處!”
小白卻道:“那就更得讓東兒去歷練歷練了,一個聶兕都搞不定,還怎么在江湖上立足!我們當初不也是被人追殺,走投無路,又跳崖又上房頂的,你還記得嗎?”
墨穗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便不再擔心。兩人又回憶起了房頂上的歷歷往事,不提。
卻說齊東在房內靜不下心來,越想聶兕的話越生氣。生氣就說明聶兕切中了他的要害。年輕人容易氣盛,齊東大腿一拍,想道:“你不是說我離不開母親么,我就離開讓你瞧瞧!”
年輕人行動力就是強,說干就干。齊東當即留了書信,趁著沒人的時候,溜下歷山,朝陳國的方向行去。
陳完回陳國,輕車熟路,又走在前面,很快就到了。齊東第一次獨自一人出遠門,路不熟,盤纏帶的也不夠,到陳國時,已經晚了三天。
話說陳侯杵臼在位多年,年紀大了,自覺時日無多,本來早已經立了太子御寇,繼承人之事也沒有太多疑問。但是問題往往出在這里,定好的太子,是因為當年喜歡這個兒子。可誰也不能保證會一直喜歡一個兒子。這不,陳侯杵臼的小兒子陳款深得他的喜愛。陳侯杵臼有意廢掉御寇,立陳款為太子,但是又擔心御寇會有所不滿,甚至直接叛亂。陳侯杵臼對此事一直猶猶豫豫,完全沒有了十年前計擒南宮長萬的謀略。
近侍中有人為陳侯杵臼出主意,不如派人監視御寇,然后放出消息說要改立太子,御寇要是有所行動就殺了他;要是沒有行動,就留著他。陳侯杵臼聽從了這個建議,立刻照做。
果然,剛得到這個消息,御寇就匆匆忙忙地出了門,去找陳完。陳侯杵臼慌了:御寇當太子多年,有一定根基;陳完素有賢名,又是歷山派的堂主,前幾年請陳侯出兵救息國,陳侯也沒答應,說不定陳完心里還有怨氣呢。這兩個人湊在一起,要人有人,有名有名,別說一個太子之位,就是陳侯的位子,拿下也是輕輕松松。
陳侯杵臼坐不住了,決意先下手為強,殺了御寇和陳完,以防后患。
事不宜遲,陳侯杵臼派人埋伏在了御寇回家的必經之路上,左右都是弓箭手,只等御寇到來。
話說御寇這日來找陳完,也只是問問舜帝與歷山的故事,順帶也提了下改立太子的消息。陳完問御寇有何想法。御寇回答,陳侯之位他不在乎,倒是仰慕陳完的賢名,如真的改立太子,他愿意做像陳完一樣的賢人。
齊東在旁聽了,不禁動容,原來做賢人這么好,他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自己也要做個賢人。三人談得投機,多喝了些酒。陳完酒量不大,幾杯酒下肚,就昏昏沉去睡覺了。御寇也不是貪杯之人,見陳完退下,也就告辭了。齊東酒癮剛被勾起來,卻見陳完和御寇停了下來,睡覺的睡覺,告辭的告辭。他有點不甘心,又不好再纏著陳完要酒喝,索性借口送御寇回府,再到御寇那里繼續喝。
齊東與御寇在前面走著,后面跟著幾個隨從。夜風襲來,齊東酒醒了幾分,忽然覺得尿意襲來,慌忙間跟御寇打聲招呼,自顧自的跑到路邊解決去了。畢竟與御寇是第一次見面,齊東還是靦腆的,特意多跑了幾步,確定御寇確實離得夠遠的時候才釋放出來。
齊東正在抖機靈,卻聽到遠處傳來問話聲:“前面可是御寇太子?我等奉陳侯之命在此等候多時了!”
齊東撇嘴一笑,心里想道:“看看人家父親,兒子出來喝個酒還擔心,在半路上接著。我喝酒的時候只有母親關心我,我那父親還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正是太子御寇!不知君父有何吩咐?”黑夜里,御寇的聲音響起。
“是就對了!請太子向前幾步,余人退后,有要事轉告太子!”隨從依言退后,御寇往前走了三步。
一聲“放箭”,待不及御寇反應過來,全身已經射滿了箭矢,宛若一只刺猬一般。隨從們見狀,慌忙逃竄,早被人四下圍住,只聽為首的道:“太子御寇謀反,現已伏法,余者收監,聽候國君發落!”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齊東頓時完全清醒了過來,腦袋也在飛快地轉動著:太子與陳完交好,如今太子被殺,那么陳完不也要被殺么!不行,我得趕緊去報信!想到這里,齊東原路返回,三步并作兩步回到陳完家,搖醒了還在睡覺的他。陳完聽罷,同樣覺得陳侯杵臼會殺自己,于是連夜跑出了陳國。
待到天明,已經跑到陳國邊境的陳完和齊東,又打聽到,陳侯在城內到處抓捕跟御寇關系密切的人,兩人都在心里大呼“好險!”
避過了險,就要考慮下一步的歸宿。
齊東有意試探陳完,說道:“公子昔日對桃花夫人有恩,雖然息國被滅,然桃花夫人因禍得福,成了楚王夫人。我在成周時聽說,楚王已經去世,謚號文王。在來陳國的路上又聽說新繼位的楚王又死了,現在的楚王熊惲是桃花夫人的兒子!公子何不投楚國?以公子之賢名,在楚國成就一番事業易如反掌?!?
陳完聽罷,心中確有幾分投桃花夫人之意。然而畢竟楚國是蠻夷之國,自己也三十多歲了,不能只考慮感情,還要顧及以后的發展問題,遂說道:“我與桃花夫人確實淵源頗深,然而君子往君子之國,不去蠻夷之地。當今天下,惟齊國是君子之國,齊侯又多次會盟,實乃最佳投奔之國?!?
“而且你還是歷山派舜耕堂堂主,歷山就在齊國!”齊東不忘“補充一下”。
陳完聽罷,哈哈一笑,道:“確實如此?!毖粤T,兩人往齊國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