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三月份和四月份的記錄
一共是六頁紙,詳細記載了時間,人物以及事件
前面我備注下,數學老師和地理老師都是國際部的主任。
時間:2019年3月28日。
剛考完月考不久,英語老師布置了一個反思作業
“寫反思應該反省自身問題,為什么你每次都要說到班級問題呢?”
這是一個同學看完我的反思后說得
我自己認為也是,本身開頭寫得挺好,分析這次考試哪里有問題,哪里不該錯,哪里優秀,下次該怎么辦,寫得井井有條。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往班級問題這方面偏移了,寫著寫著就停不下來。
反思我是第一節課下課才交,也是在第一節課上寫得,可能因為第一節課的老師給了我這方面的方向才使我這樣做。
第一節課是數學
“你們真的很讓我失望,這樣容易的題還能做錯,我到底是為了什么?吃了飯沒事做才每天給你們手寫試卷”
這次我想為數學老師發聲,當然老師也單單是指老師,而無管理者
老師,我的確見過很多,他完全沒必要這樣子做,這么拼,這么用心地用雙手把我們班思想囚籠拯救,安全的一次行動,剛出去就被另一個陷進陷害。
這畢竟沒有改變本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讓一個乞丐去學習高精尖技術,這滿足不了他,他需要的不是這些,同等我們班,他想玩,想去浪跡在社會,學習的海洋總是無法彌補他欲望的空洞。僅僅是因為現實,因為無趣,換個新玩法,就來學習一下,但松軟的基礎給了致命打擊,從頭開始又終于自己的毅力。他們總是這樣,不斷的死循環,到了最后,自暴自棄。
我很了解他們,因為我們班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人,前面我不知道是否說過,我是個缺愛的人,從小學開始我就跟我姑姑生活,初中三年同樣也是,我沒有父愛母愛,只有書籍里的畫面給我一些慰藉。所以我害怕孤獨,讓我不得已去跟他們接觸。這點我很是清楚,一年多的了解,讓我對他們的心看得更是徹底,幼稚,貪婪,丑惡的心理寫在他們臉上。
后面我會繼續記載關于數學老師的事情
時間:2019年4月12日
因我們沒有即使完成地理老師任務,對我們的批評教育有感(4.12是周五,任務是整整一周前安排的)
“班上的團員,班干部要帶動起來,團支部仍沒有掀起學習的高潮”
地理老師這番話和班主任很是相似,都是讓班干部動起來,組織學生們學習,可是并沒有這樣子的引導,在陰暗里我們也只能選擇自生自滅。
“敵人已經到了門口了,仍嘻嘻哈哈,脖子上架
這樣子的畫面我們不是一直都這樣嗎?不論現在,初中更是如此。
高二國際部只有我們一個班,在這國際部五六樓待上一兩年,自然的發覺我們競爭對手就只有自己班了,而我們班級本身就是這么差,更談什么競爭動力。刀子架在脖子上又如何,我們早就已經麻木了,使勁砍下去又怎么樣,在看不到光明的黑暗環境,活著不如死了。
再補充一點。
1.班主任和地理老師辦公室就在我們教室隔壁,拋開地理老師是教育處主任,國際部主任而言,班主任的頻繁消失我很是不解。
可能班主任早上出現一下,直到放學都看不到影兒。
2.這相似的話語體現國際部老師等管理者同一種思維“班干部來管理一下”
時間:2019年4月17日
今天春游,我度過了高中最后一次,也是最享受的一次春游
先描述一下,我這一天吧。
早上為了遲到而遲到。為了打發時間我去了賀龍廣場看大爺大媽跳廣場舞。
到了那個點,我去學校的普高自習一上午,中午老師跟我們說下午時間由我們自由支配
于是,回到家捧著一本書看了一下午
很是感謝這次體驗,激發了我對這種生活向往的動力,秉持著這樣一份信念,到達自己想到的目的地,同樣,也深感普高和國際部的差距,就是天差地遠。可嘗試著考慮,把管理者認為最差的學生送去普高學習一段時間,再去國際部學習一段時間,這兩段時間的考試成績必然截然不同。
簡單闡述下,普高是這里大部分人的向往,有著自己所有幻想,環境,朋友,老師,資源等等,這樣的優質資源配置,豈不是給本是優秀的人錦上添花?
時間:2019年4月18日
班主任的政治課
因為有人考試交白卷而對我們的批評教育有感
“你們啊,就是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成績怎么可能會好,你們看看人家九班是怎么學習的,你們在玩手機的時候,他們卻在讀書,這就是學習習慣的差距”
我是因為班主任把我們與“九班”相比較,才寫下這段文字的。
班主任直接了當的說是我們的干系,是我們學習習慣的干系,但學習習慣又是如何養成的呢,我想您可能比我們更清楚。如果高一我們能擁有你認為那樣的學習習慣,我們現在還會為這個發愁嗎?
如果每個人生下來就有良好優秀的學習習慣,那這可能的嗎?其他原因后果就不多說。
我知道當你們看到這里的時候,我肯定會說是管理者的缺失,沒有好好的幫助我們,但我不會,我不會這樣認為。學習習慣是由內向外的,自己沒有這種想法和悟性,強扭它當然也不甜。
我們班與九班就是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他們擁有最好的學習環境,整體氛圍,整體效果都是最好的,而我們班恰恰全部無一例外的相反。
這根本就沒有任何比較的必要。他們志向都是靠自己雙手考上清華北大,而我們呢,四分之三藝考,一部分留學,僅僅剩下一兩個人是跟他們一樣的,班主任您想過這個問題嗎。我知道,你想過,但單單停留表面,班級與班級實質差別是什么,是老師和同學的融洽度和其帶來的整體效果。你并不了解我們,可能我們只是不會讀書,只是自控能力差,學習習慣差。你只是在完成你的教學任務,做了你該做的事。而可是呢,你是一個班主任啊。
不好意思,言重了。
時間:2019年4月19日
因數學周清有同學作弊,且成績依舊很不理想,對我們批評教育有感
對于數學老師的話語,我就沒相對作出記錄了。
他跟往常一樣,用著手寫的周清卷給我們考試。我很欣賞這樣的耐心和責任心。因為他完完全全可以隨便在哪里找一些題目給我們做,或者去普高拿他們的試卷來。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因材施教,根據我們的能力給我們自己出題。
數學老師跟我一個初中同學很像,看到了他們兩個的相似處,給了我共鳴。
數學老師他農村出身,因考上大學而改變命運,在城里當了個老師,擁有了個穩定的生活。
我那個初中同學,也是農村出身,因在城里讀書從而在城里租了個房子。
我能夠想象到在他們心中的這份痛苦,如果自己沒學好,拖累的不只是自己,更是整個家庭。
不光是他們倆,我也是一樣。所以現在我是遭遇已經在兩萬多字里反映得徹徹底底了。
我會繼續觀察,繼續記錄的。這些文字我會盡量堆積到十萬字,然后交給出版社,給國際部老師一人一本。
感覺挺有意思的,呵呵。
時間:2019年4月22日
圖書館五樓兩頭都有宣傳板,上面的照片日期都是2015年。因此,寫下下面這些話。
據我后面了解,我們這屆是第四屆,所以掛著他們照片的是第一屆的學生。
言重點能說是三分鐘熱度,第一次做事往往比后面猶為認真。并沒有所謂的越做越有趣,越做越認真。這可能就是全長沙墊底的國際部水平吧。
禿廢,低靡,空虛,黑暗。
貼上去的“美國游學”,“班級籃球賽”照片,從頭至尾就沒有動過,工作的脫軌怎么可能讓你們想象的那樣接踵而至。在做夢嗎?
管理者辦公室每個人都有一臺電腦,而他們,往往一周只有一節課,那這些時間給你們去干什么了,我想象不到。
差不多記錄到這了,三月份和四月份的記錄。
我很好奇,班主任看到這些文字的表情,是想對我破口大罵還是什么。
如果沒有猜錯,地理老師肯定又是拍手叫好,而數學老師呢也許是抬高嘴角。
這兩位老師確實給了我點動力,一是想給他們兩位一個留念,二是給你們看看蓮是怎么濁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