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難得的空余時間,剛加完餐,時間較為充沛,我當然會好好利用這些時間的。
我打開了書包,夾層里面藏著四五張練習本上撕下來的紙,內容很多,我們慢慢說。
第一部分,上面簡單的寫著“論摔跤”
摔跤?何為摔跤,指的是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摔倒在地?其實也差不多這個意思。在我們班,也有關于摔跤的一件事情。
課間時間,一位同學在另一同學,將要坐下的那一刻,竟把椅子抽走了,弄得荒唐大笑。這里的大笑,是半個班級的同學都在大笑。看起來也挺恐怖。但換而言之,也是班上氛圍好的一種體現。那恐怖的點,是在哪?難道是群眾效應,人們俗說的“嘩眾取寵”?不及你我,雙方皆而取寵?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博君一笑的粗劣惡作劇?答案其實都是的。這很拙劣,但是另一方面又能很好的體現得出“單純”。我們操守藝術的,就是要有一顆像孩子般一樣的心智,年齡增大,越難有。雖說這是值得提倡的,但我們所討論的是:“方法是拙劣的”。這樣的事情,我想,大多數是出現在關系較好的同學之間,若是你我今天剛剛認識,我想,你肯定不會這樣做,這必然是一件好事。這也就是我所提到好的一面。
但我更多想說的是,背后的群眾效應。人們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習慣了,往往會出現群眾效應,許多人看到這四個字,都會認為這是個貶義詞,其實也不是,當然有好的,談論到群眾學習不也是件好事兒嘛?那反過來說呢?則指的是主見,當人失去了主見之后,是十分恐怖的。我們不能一直隨大眾,隨主流,跟著潮流走必然不是一件好事兒,沒有自己的想法,觀點,總被別人取而代之,到那時候,我們連最后反省的時間都沒有。
第二部分,是“語文課上做數學”
其實這比較有趣,其實做數學題目的這個人,是個編導生,若是專業分過線了,那么他的文化課的壓力依舊還是很大的。那這時候就有人問了,為什么他還要這么做呢?討厭語文當然不是,他真正討厭的是語文老師。
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也不是第一個。之前在語文早自習,當老師抽到他背課文,是這樣的。
“你怎么背不出呀?你平常默寫不是很好嘛?”
“emmmmm”
“那你第二段背不出,那你的第一段背得出嗎?要高考了,你總不能說你這也不背,那也不背的吧,你難道一個字也背不出嗎?”
“emmmmm”
“你先下去吧,抄五遍給我,誒,那你平常怎么在下面默寫就這么好呀?”
“emmmmm,其實我背了,但是我的記性不好,第一天記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
隨后語文也沒說什么了,但這位同學一下去,就是“我去,這什么老師啊?”
讀者們都能看得出,這樣的行為,是十分可笑的,而這位同學似乎并不覺得,高考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有人來管制,約束你,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這就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即使這另一個人在后面的時間的里,在別人看來,是十分好的,但這并不管用,而他,就是認為不好。那這第一印象是指哪些呢?是“老師對他的懲罰?”還是“;老師對他的懲罰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三部分,“論兩個月”
上面簡單的寫了幾串數字
“12:36,36”“07:21,20”
這幾個數字是什么意思?
前面是時間,后面是總題數。也就是“十二分鐘,三十六秒,寫了三十六道題”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政治題,政治的選擇題,在前段時間,我們歷史老師說“不管你做得對不對,你先保證速度,正確率的事情,等你知識慢慢的補充起來,自然就好了”。
我覺得在疫情后,開學的一個月,我的政治確實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前的政治題,我會錯的一塌糊涂,把只用寫四五句話的文字,能寫滿整整試卷。
當然,這一部分,少不了我自己對政治這門學科的鉆研,也少不了班主任。
這段時間,我極其的珍惜在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這是享受,不僅是享受快樂,連累也依是如此。
環境是極大的改善,雖然還是有很多不務正業的地痞流氓,但好在大部分同學都愛學習,想考個好大學。
若是與國際部相比較,不知道差了多少,之前我所說抨擊他們管理的,這都只字不提,就單是環境,無法拿出形容詞來形容了。
只有兩個月了,時間很緊迫,這點我能從我的打字速度上面也是如此。
時間不多了,我會好好的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