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舞大唐春:解讀何家村遺寶
- 齊東方
- 592字
- 2020-03-26 18:45:00
從“何家村窖藏”到“何家村遺寶”
稱它為“何家村窖藏”,實在有些委屈。
我曾提出,應該改稱“何家村窖藏”為“何家村遺寶”,后來也被人們認同。看起來好像只是個文字名稱的變動,其實不然。考古發現分遺址、墓葬、窖藏等等載體。唐代窖藏當然不止何家村一處,但何家村窖藏文物的數量巨大、種類豐富、制作精美,其他窖藏不可同日而語,使用通常的窖藏名稱,實在有些委屈,反映不出它特有的性質。它令人想到約一百年前(公元1877年)中亞阿姆河流域的一個發現,那個發現含金銀器177件,錢幣1300余枚,年代包括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出土遺物具有波斯、大夏、斯基泰、希臘等多種文化特征,鑒于器物的精美和在學術研究中的重大意義,被廣泛稱作“阿姆河遺寶”。
何家村窖藏文物的種類和數量都遠遠超過阿姆河遺寶,其中有明確來自波斯薩珊、東羅馬、中亞粟特和日本等地的物品,至于在外來影響下的創新品數量更多。同一個遺址出土的遺物反映出多種文化的交融,實屬罕見。包含多種文化要素的何家村文物,在絲綢之路研究史上的重要性,堪與中亞的“阿姆河遺寶”媲美。而且“阿姆河遺寶”出土的準確地點不清楚,埋藏年代不清楚,經布哈拉商人幾經轉手,又混進其他物品。何家村文物出土地點清楚,埋藏年代比較明確,顯示出更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因此將“何家村窖藏”稱為“何家村遺寶”,是有意與其他窖藏相區別,這不是措辭的微妙,而是暗含它的重要性和絲綢之路研究中的特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