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服飾的真正底蘊是文化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沉淀于服飾之中,構筑成了服飾的文化內涵。

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互相影響而生成的。漢唐以來,尤其是近代以后,中國大量吸納與融合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才得以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

唐朝時期是我國政治、經濟高速發展,文化藝術極為繁榮昌盛的時期,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期,這段時期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于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其中,以婦女服飾最具代表性。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樸平實,反映出一種時代傾向。在政治上的保守及“程朱理學”的思想影響下,服飾文化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

明代朱元璋統一天下后,從整體上恢復了漢人衣冠對唐制的沿襲,對宋元服飾中的某些樣式加以保留,之后發展出了漢人衣冠。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用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時代,是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是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飾,現如今旗袍已經成為中國的傳統服裝。

現代的服飾,多數都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從煩瑣變得輕盈。但是,在借鑒西方服飾發展特點的基礎上,中國服飾也形成了獨有的服飾發展潮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們在服裝上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或者穿長裙。

到了20世紀50~70年代,中山裝逐漸成了男子的主體服裝,此外還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當時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一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服裝的花色、款式變得更加多樣化,面料、質地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由單一的藍色、灰色變成五顏六色。

1979年,法國服裝品牌皮爾·卡丹進入中國。

1980年,當時上映的國產故事片《廬山戀》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影片。久違了的愛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穎的時裝,都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換了多少套衣服,成為當時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這一時期,戴太陽鏡,留長頭發,穿喇叭褲、蝙蝠衫等成為時尚,很多人看不習慣,年輕人卻從中看到了個性和自我。

20世紀80年代以后,女性服飾變得越來越時尚。露臍裝、連體褲、哈倫褲、健美褲、蕾絲裙、中性套裝……這些都是在80年代被明星們穿過的。

1981年中國大陸第一支時裝模特隊成立,雖然當時只以“服裝廣告藝術表演班”的名義招生,前來報名的人數卻是預計的四倍。三年后,這支表演隊出訪歐洲,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1985年,彩色故事片《街上流行紅裙子》上映,整部影片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女性穿衣觀念的變化。

20世紀90年代,人們的思想觀念更為開放。人們的服飾在急速變化,穿衣打扮更多的是講求個性和多變,此時很難用一種款式或色彩來概括時尚潮流,強調個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為一種時尚。

其實,服飾的變化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表現。同時,衣服又是以文化為底子的,既體現時代的文化特色,又體現出個人的文化內涵。

剖析服飾的文化涵蓋,可以將其分為兩個層面:淺表性和深層次。其中,款式、顏色色調(含圖案)、面料、加工工藝,屬于淺層文化結構,也叫顯性文化;具有符號性特征,潛藏在形態背后的文化意向、價值觀,甚至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等意蘊,屬于深層文化結構,也被稱為隱性文化。

服飾美作為一種審美文化,具有以下六個顯著特點。

其一,服飾是造型藝術。服飾總表現為一種幾何形狀,我們今天稱之為款式。款式是根據特定的實用審美需要及其尺寸要求,將面料裁剪為點、線、面,根據顏色、色調、花紋、圖案的特點,用特定的縫制加工技術或工藝,拼接而成特定的樣式。

其二,服飾是重組藝術。服飾作為一種審美客體,并不能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必須與穿著者重新組配,才能顯示出美的光彩。這里的重組包括:色彩重組、服飾之間的重組、服飾與環境的重組、服飾與人體的重組。穿上得體的服裝,男子會顯得陽剛、帥氣、倜儻,女士則會盡顯曲線、溫柔、性感之美。

其三,服飾是綜合藝術。服飾的面料及其裁剪藝術、縫制技術、款式、色彩、色調、著裝方式,將詩歌、繪畫、雕塑、剪紙、書法、音樂等藝術樣式融合在一起,凝聚了哲學、社會學、民俗學、美學等諸多信息,體現了一個人的信念、情操和志向,是時代、民族、經濟、文化、科技的真實寫照。

其四,服飾是再造形動感形象藝術。服飾通過點、線、面的布局,安排色彩,構思整體,實現造型,并隨著人體的運動,建立起一種動感的形象,呈現出節奏、韻律、流動的形式之美。

其五,服飾是視覺藝術。服飾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最主要的不是通過韻律、想象或抽象而形成的,而是憑視覺直觀產生的。

其六,服飾是典型的個性美。服飾及其審美元素的選擇、取舍和組配,完全取決于穿著者的意志,唯有其搭配成功,方能顯示其出挑的審美效果。鮮明的個性特征,是服飾的天然要求。消費者本身就是半個設計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井冈山市| 城口县| 宁津县| 河南省| 博白县| 凤翔县| 澜沧| 武安市| 巴彦淖尔市| 陆川县| 麻城市| 马山县| 揭东县| 珠海市| 江北区| 肇州县| 蒙阴县| 玛沁县| 合肥市| 仙居县| 琼结县| 上思县| 寿光市| 营口市| 安塞县| 成都市| 博乐市| 襄樊市| 大港区| 兴文县| 赤城县| 文昌市| 南安市| 延吉市| 株洲县| 平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开平市| 阜康市|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