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疑內(nèi)鬼,閔教傳承典故深
- 苗疆道事7:黃金年代
- 南無袈裟理科佛
- 2922字
- 2020-03-17 17:30:31
“閔教?”
“對,閔教!它是明教,也就是波斯摩尼教的一個分支,崇尚光明與火焰,主張靈魂從肉體上徹底解脫,流行于南方沿海的疍民、龍戶之中,曾經(jīng)被反清復(fù)明的天地會吸收進去。不過這一支教派早在清朝中葉就已經(jīng)隨著寶島回歸而消亡,后來的閔教是后輩篡改經(jīng)義而成,流行于珠江流域的水上人家以及漁戶之中。王世軍剛才所說的那三個人,經(jīng)過我們調(diào)取卷宗發(fā)現(xiàn),分別為閔教三護法之紅蝎、藍蛇和黑蟻,而相傳這三個人都已經(jīng)在二十年前死去了,沒想到重現(xiàn)江湖,卻又掀起腥風血雨。”
我聽著孫處長跟我解釋這些典故,眉頭皺起,繼續(xù)問道:“如此說來,護法之上還有最大的頭兒嘍?”
杜宇峰副局長沉聲說道:“對,有的。閔教的頭目在以前的資料中被稱為救世者、尊上,閔教于民國年間死灰復(fù)燃之后,卻謂之‘魔’。他們將經(jīng)義給篡改得面目全非,已經(jīng)再沒有摩尼教本來的道義,反而有點像白蓮教的那種宣傳,而且還崇拜邪神。”
“謂之魔?”我仔細地咀嚼著杜副局長的話,眉頭越發(fā)緊皺,突然間,我失聲喊道,“閔魔?”
“對!”孫處長和杜副局長異口同聲地點頭稱是。
孫處長在看了一眼杜副局長之后,沉聲說道:“那閔教的大頭目便叫做閔魔。我翻過局里面的資料了,這個家伙最早出現(xiàn)在民國,曾經(jīng)是粵系軍閥陳炯明的門客。后來陳炯明背叛孫先生,與國民政府分道揚鑣、反目成仇之后,下野出國。他曾積極協(xié)助陳炯明將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致公堂’轉(zhuǎn)型為‘中國致公黨’,并出任第一屆黨魁總理。不過陳炯明事件后,他便離奇失蹤。據(jù)資料記載,此人是名頂尖高手,修為了得,新中國成立前至少有五次詭異事件都與他有關(guān)聯(lián)。”
我有些疑惑:“如有一甲子的時間匆匆而過,當年攪動風云的諸多人物現(xiàn)在已成云煙,你覺得這個神秘的走私販毒集團是否與他有關(guān)呢?”
孫處長說道:“當年的閔魔是否還活著我自然不知曉,但紅蝎、藍蛇和黑蟻是閔魔最得意的三名弟子,后兩人曾經(jīng)在一九七二年大逃港中現(xiàn)過身,被我們童越局長擊斃了。張老當年也曾經(jīng)跟這兩人交過手,應(yīng)該也曉得一些。”
張伯點頭說道:“嗯,當年童局長曾經(jīng)親手掌斃這二人下水,尸身一直沒有浮起來,所以我們的記錄是他們死掉了,卻沒想到這些家伙竟然裝死二十年,暗地里發(fā)展出了這么龐大的組織來——好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當初我若是曉得如此,就該潛下水去,在水底里盤查一番,也好過現(xiàn)在如此被動。”
我敲了敲桌子上的一堆卷宗,捏著鼻梁說道:“原來如此,既然諸位確定了是閔教所為,為何沒有在這里面體現(xiàn)呢?”
杜副局長苦笑著說道:“這些都只是我們后來的猜測而已,除了當事人對那場面的回憶之外,并無其他佐證,我們哪里能夠這般武斷得出結(jié)論?其實這事情主要還是因為童局病逝了,我們這兒沒有鎮(zhèn)場的高手,倘若童局還在,只怕這些宵小也不敢跳出來。”
我表示理解,又跟與會者交流了一番案情的細節(jié)之后,對南方省的同仁說道:“諸位前輩,志程初來乍到,一來不熟悉南方省的具體情況,二來也對咱們自己部門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不熟。這件案子雖說有九成的可能是那閔教所為,但畢竟都只是推論。現(xiàn)在那些家伙做完禍事便當了縮頭烏龜,躲在烏龜殼里面不再露頭,如此三年五載,只怕都難成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我?”
我說得謙虛,孫處長到底是從事文職工作,場面話說得分外響亮:“陳組長說笑了,王總局親自點名讓你前來,自然是有道理的。我聽說中央成立了三個特勤小組,就數(shù)你麾下的一組積功最盛。而你本人更是沒話說,堂堂茅山陶掌教的大弟子,名師出高徒,自出道江湖以來威名赫赫,宵小鼠輩望而卻步。有你在,自然是我們南方省的福分啊。”
他這一頓夸贊,我聽著心里舒坦,而我麾下特勤一組也與有榮焉。不過漂亮話誰都會說,卻沒有實際效用。我看向了張伯,他沉思一會兒,說道:“我先前曾經(jīng)跟王世軍他們幾個原專案組成員交流過,雖說案子的進度掌握在組長手上,但是他們也曉得一些內(nèi)情。這個走私團伙不但從香港、澳門和南海走私大量的日常用品,而且還是南方省好幾個重要地市的毒源,說不定能夠從這里著手……”
我點頭,讓張勵耘記下來。張伯又說道:“根據(jù)先前的判斷,那些家伙有可能居住在汕頭一帶的漁村之中,也可能在珠江沿線的某個村子里,我們已經(jīng)將資料下達到各街道居委會和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希望能夠排查到一些情況。”
我表示懷疑:“死了快二十年的人重新露面,只怕他們藏得足夠深,很難挖掘出線索來……”
張伯點頭,又說了幾條,我讓人一一記下。這時天色已晚,該談的都差不多了。杜副局長起身,告訴我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找孫處長和張老協(xié)調(diào)解決,解決不了的還可以找他和李副局長處理。總之一句話,只要能夠?qū)缸咏o破了,就算拼上他這條老命,那都是值得的。
我感激地與他握手,表示一定不會辜負他和上級領(lǐng)導(dǎo)的期望,盡快偵破此案。
杜副局長離開了,孫處長將資料移交之后也離開了,留下張伯和原專案組四名成員在這里,算是加入了我們這個中央工作組。具體的事情還有很多,千絲萬縷,繁瑣得很,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科學的。我們來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倒也沒有多少怨言。這時也到了吃飯時間,大伙兒匆匆用過簡餐之后,又繼續(xù)工作起來。
不過這些繁瑣的事情倒也不用我多費心,我與李浩然局長多年未曾見面,簡單吃過飯之后,他約我出去抽根煙,我們兩個便來到后院的一排梧桐樹下,找了兩條石凳坐了下來。
工作期間,一路舟車勞頓,我身上自然沒有啥煙,李局的煙是最普通的白沙。這煙一點燃,兩個男人在煙霧繚繞中相互看著對方,李局突然嘆了一口氣。他撣了撣煙灰,笑著說道:“看到你就感覺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都已經(jīng)老了,想當年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初生牛犢子,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是中央來的領(lǐng)導(dǎo)了。”
我苦笑著說道:“老領(lǐng)導(dǎo)莫笑話我了,什么中央來的領(lǐng)導(dǎo),我們這些特勤組就是個掃大街、通下水道的清道夫,哪兒有事,我們就往哪里跑,就怕別人不配合,打雜、跑腿的活計罷了。”
時光飛逝,匆匆而走,不經(jīng)意間,都已經(jīng)物是人非了。
一根煙抽完,李局這才問我道:“該謙虛的時候謙虛,這是氣度;該驕傲的時候驕傲,那是你們該得的榮譽,這是坦誠。如你所見,南方省一堆爛攤子,我也是初來乍到,自己也沒有摸清楚。不過,你辦案過程中要是有什么麻煩或者推進不了的,都可以來找我。我雖是外來戶,級別卻擺在這里,有什么事情我來做,會比你好推動一點。”
對于李局的承諾,我十分感激,接著倒也不避諱,跟他提及了一些隱私性的話題來。
當初我們在宜昌辦案的時候,當?shù)夭块T派來協(xié)同辦案的人員里面竟然摻了沙子,使得我們的行動都落在了別人的監(jiān)控之中,要不是我和努爾眼尖,只怕結(jié)局就大不一樣了。吃一塹長一智,有這樣的先例在,使得我們對地方的信任多少也有些保留,張伯一來是我認識的前輩,二來自家兒子性命都喪于敵手,沒有反水的可能,但另外四人卻不一定。
不是我生性多疑,而是總感覺此前那個專案組的進度似乎都在對手的掌控之中。組員或死或傷,十分嚴重,他們幾個得以幸免并不是躲在水中就能夠解釋的。
開會的時候我大致掃了一眼這四個家伙,徐淡定一個猛子下去,基本上不會有活口出來。倘若對手真的就是閔教,他們常年在水上漂泊混飯,即便沒有徐淡定的水性,也不應(yīng)該有這般的遺漏。
張伯說了很多偵察的方向,不過我的心中還有一條,那就是針對這四個人進行調(diào)查,看看到底誰是內(nèi)鬼,誰是陪襯。
解決了這個,線索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