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周恩來風采(老一輩革命家風采)作者名: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本章字數: 1515字更新時間: 2020-03-27 12:56:58
受尊敬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1924年9月,闊別祖國四年后,周恩來從法國回到廣州工作。
黃埔軍校在當時的廣東革命根據地,地位特別重要。革命先驅孫中山把創建這所軍官學校看作建立黨軍的起點,對它抱著很大希望,親自擔任這所學校的總理。軍校政治部的機構開始時十分簡單,幾任政治部主任走馬燈一樣地更換。當時的政治部主任不懂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把政治部辦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因此,學校師生十分不滿,要求撤換這個主任。這樣,周恩來就接任了政治部主任的職務。
出任黃埔軍官學校的政治部主任,對二十六歲的周恩來來說,責任重,又完全陌生。但他一到任,就憑借自己的能力把工作搞得井井有條。

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時的周恩來
他選調了一些從學校畢業的共產黨員,讓他們擔任政治部的骨干,規定了工作細則。對學生、官長、士兵,他制訂了各種調查表。他組織出版《士兵之友》的報紙,每天油印發給學生和士兵。每周組織一兩次對學生的政治演講,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革命。他還規定了士兵的政治訓練計劃。經過這樣一番整頓,黃埔軍校政治部面貌一新,工作蓬勃開展起來了。當時在黃埔軍校政治部的王逸常后來回憶說,周恩來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找人談話和抓工作落實上,思考事情周密,處理問題敏捷,他經辦的事沒有不水到渠成的。

黃埔軍校舊址
在當時,廣州除了黃埔軍官學校外還有好幾所軍事學校。為了廣泛聯合這些軍事學校中的青年軍人,周恩來指導建立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1925年2月1日,聯合會舉行成立大會,黃埔軍校學生集體加入這個聯合會。兩個月后,會員已經發展到2000多人。
1925年初,廣東軍閥陳炯明趁孫中山病重進犯廣州。周恩來作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隨軍東征。東征出發那一天,政治部印發《敬告士兵同志們》的傳單。在部隊的每一級,都有不少共產黨員負責行軍作戰時的政治工作。軍隊一面行進,一面高唱《國民革命歌》《殺賊歌》和《愛民歌》等,士氣十分旺盛。東征出發前,周恩來從學生中挑選出20個能講本地方言的,組成戰時的武裝宣傳隊。在軍隊到達前,宣傳隊隊員們先往沿途村鎮到處演講,張貼紅綠標語,散發傳單,他們還教村里的孩子們唱“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歌謠。周恩來還利用召開各界平民聯歡大會的機會發表演講,講明黃埔軍校的軍隊是為人民大眾而戰的,希望人民通力合作,促進革命成功。為了把群眾組織起來,周恩來還特別重視民眾組織的問題,東征軍所到的地方,都幫助當地民眾組織工會、農會、學生會、教職員工協會。
那個時候,老百姓對軍隊的印象都不好。民國以來打著國民黨旗號的滇軍、桂軍等欺壓人民,民眾對他們既恨又怕。黃埔軍校的軍隊卻讓人耳目一新。軍隊的紀律非常嚴明。報紙上報道說,這支部隊夜里如果沒有公家的住房,他們就是搭帳篷睡在戶外也不打擾百姓。黃埔軍校的軍隊所到之處,都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周恩來還領導軍隊打擊各地的土豪劣紳。在揭陽、五華,他和縣長一起,經過調查核實后,傳訊為非作歹的當地大地主,責令他們印發懺悔錄,向全縣人民悔過,勒令退回霸占的土地。他還擔任黃埔軍校軍法處處長,整頓軍紀,也對土豪劣紳起到了震懾作用。
在討伐大軍閥陳炯明的東征戰斗中,黃埔軍校的教導團建立了赫赫戰功。黃埔校軍組建不久,訓練時間很短,人數不多,卻能夠出人意外地屢摧強敵,這和周恩來主持下的黃埔軍校政治工作做得好是分不開的。政治工作做得好,軍隊才能以革命精神武裝起來,士氣高漲,紀律嚴明,能得到民眾的幫助,才能打勝仗。政治工作,就是讓軍隊牢記自己是為了推翻列強和軍閥的壓迫,解除人民痛苦而作戰的。軍官和士兵都牢記自己是“革命軍”,軍隊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
周恩來在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期間,表現出了卓越的才干。從此,在國共兩黨,特別是黃埔軍校師生中,周恩來受到了廣泛的尊敬和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