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病急亂投醫(yī) 剛愎自用
書名: 謀之演義作者名: 任家坡本章字?jǐn)?shù): 2064字更新時間: 2020-06-14 19:35:00
“這樣能行嗎?“
哎呀,本來讓韓熙載卷鋪蓋回家,就是怕他惹事生非,可他回家了,事也發(fā)生了。這個事兒是不是韓熙載所為,現(xiàn)在看來有待商榷啊,怕是另有其人,說不定是哪個仇家得到消息,痛下殺手,拿張寶昌的兒子出氣,為被權(quán)臣所害的親人報仇。張寶昌為患多年,死于其手下的冤魂不計其數(shù),誰不是仇家,誰又不想殺他呢?這個白虎將軍張德培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弄不好就是其父的幫兇。
皇上還真是有些懷念他的愛臣韓熙載,的確這個人事有點多,既貪財又好色,但他也給皇上出了不少主意,每每上朝都是奮勇當(dāng)先,積極諫言,這不比那些悶葫蘆強多了,就說現(xiàn)在朝堂議事,靜悄悄的,事越大,越是裝聾作啞,這讓皇上甚為不滿。
現(xiàn)在又要把韓熙載推出來,抓起來,上交給汴梁,能交待嗎?
王爺說了,我們現(xiàn)在只能這么做了,就說韓熙載對罷他的官,奪他的妾懷恨在心,就借了殺白虎將軍,嫁禍于人,激怒天朝,引兵入建康。即便天朝不信,也為我朝爭取時間。皇上應(yīng)當(dāng)機立斷,馬上派人緝拿韓熙載,嚴(yán)加審訊,招也得招,不招也得招。一旦天朝的欽差大臣到了建康,那就來不及了。
要知道他們是有備而來,如果讓他們搶先找到韓熙載,互相勾結(jié),一口咬定是皇上您指使,令命放火,皇上您可就百口莫辯,后果不堪設(shè)想。
皇上啪地一拍龍案。
“哼,我泱泱大國,一朝天子,豈能怕他不成,聯(lián)的珠寶年年上貢,聯(lián)的皇上要拱手于朝,聯(lián)的臣子要做了他的殺人放火之要犯,簡直是豈有此理,欺人太甚,你身為王爺,還有你司徒大人,不知運籌帷幄,富國強兵,反而對那汴梁唯唯諾諾,擔(dān)驚受怕,委曲求全,是何道理?”
皇上這話說的很重啊,王爺既是無奈,又恨的壓根癢癢。
“臣斗膽直言,皇上,小不忍則亂大謀,只有一次次化險為夷,才能為我朝爭取時間,積蓄力量,時機成熟時,反戈一擊,復(fù)我大唐盛世,使皇上之龍恩普照天下。”
不能總是讓王爺出頭啊,司徒大人難得在這個氣頭上,直言犯上,不過這要的說法也許正是皇上最愛聽的,也許他對天下并不在意,但最起碼,不用看他人的臉色,可以一心一意做他喜歡做的事兒。
“以聯(lián)看,這個時機已到,汴梁剛剛經(jīng)歷一場戰(zhàn)亂,生靈涂炭,天地荒蕪,盜賊流寇猖獗,朝野上下貌合神離,權(quán)臣專權(quán),軍閥割據(jù)流毒泛濫,而聯(lián)之唐國百姓安樂,土地富庶,有精兵,有良將,何不就此,揮師北上,收復(fù)失地,讓黎民百姓脫離苦海。”
皇上突然變得雄赳赳氣昴昴,底氣十足,讓人懷疑,誰才是貨真價實的皇上,大國天子。
可王爺聽著,卻像個泄了氣的皮球,上下嘴皮都懶得碰一下。
皇上啊,皇上,哎!
三個人的對話,一下子僵了。
王爺干咳了幾下。司徒大人沒辦法,硬著頭皮,也得說兩句。
“皇上,即便如此,我們也需拖住那汴梁來的欽差,調(diào)兵遣將,籌集糧草,都需要些時日,同時也迷惑一下汴梁。“
“敢問陛下,如若出兵,誰來統(tǒng)領(lǐng)三軍,擔(dān)當(dāng)大任呢?“
王爺不客氣,直接挑出核心問題。
“那還用問,自然是招討使林智成林大將軍,滎陽一役,士氣大振,揮師北上,他是不二之人選。“
皇上胸有成竹。
“收復(fù)失地,討伐柴之周,單靠一個林智成,一旦林智成遭遇不測,誰又可擔(dān)當(dāng)?“
王爺緊追不放。
皇上想了想。
“不是有尖刀團嗎,個個都是以一擋十的戰(zhàn)將,隨便哪一個都可以接手。“
王爺暗然一笑。
“陛下,當(dāng)年尖刀團的統(tǒng)領(lǐng)是李澤天校尉,李校尉死后,尖刀團已經(jīng)名存實亡,后來林智成臨危受命,召集尖刀團舊部,本就是無奈之舉,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之勇,重操舊業(yè),已是可戰(zhàn),但不可謀也。“
皇上有些不高興了,怎么什么事到王爺嘴里都變得這么糟糕呢,誰都瞧不上,如此的悲觀。
“那不是還有你王爺嗎,朝之老臣,德高望重,當(dāng)年隨先帝征戰(zhàn)南北,登高一呼必是天下響應(yīng),你要是領(lǐng)不了這個命,誰又可擔(dān)當(dāng)呢?“
皇上干脆來個反問,也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披掛上陣。
這一將,王爺無話可說了,只有嗑頭謝恩的份了。
蒙皇上厚愛,看得起老臣,還記得老臣,臣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搏上一搏,戰(zhàn)死沙場,又何懼兮!
有人來報,汴梁的欽差已經(jīng)到了建康城外。
“來的這么快?!”
王爺,司徒大人,也都感覺意外,一個欽差,不趕車,不坐轎,該不會是騎馬飛奔而來的吧?
“欽差,欽差,得迎接啊,還不能隨便找個人去……”
皇上自言自語,在地上轉(zhuǎn)了幾個圈圈,手一指司徒。
“周愛卿,就你去吧,去迎接一下,安排至上好的驛館,好生招待,跪安吧。”
皇上拍屁股,走人了。
王爺搖搖頭,又是一笑,笑的很無奈。其實他應(yīng)該慶幸,慶幸,慶幸皇上沒有讓他去當(dāng)這個迎接大員。因為他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位欽差,昔日自己府上一個管家的一跟班。
趙普能走到今天,王爺非常欣慰,這也許正是他希望的,能助榮陽公主一臂之力,但在這個時候,一個唐之王爺,一個周之欽差,各為其主,又如何針鋒相對呢?
要是讓人看出什么破綻,那可就要把天捅破了。
王爺看著司徒大人,一個老臣,一拱手。
“周大人,拜托了。”
司徒大人輕輕嘆了一聲,深深還禮。
“王爺放心,在下一定竭盡全力,告退。”
王爺堅持讓司徒周大人坐了他的轎子,前面榆林軍開道,浩浩蕩蕩直奔德勝門而去。
城門外,一行人并沒有急著進城,而是靜靜等候,使節(jié)的儀杖高高飄揚。
這個使節(jié),真的是騎馬而來,而由城門里漸漸走近的轎子,讓使者深感意外,心里不由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