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難得想到這么多。
“陛下,以臣之見,假修養也罷,真流放也好,只要這個白虎將軍在咱唐地安安穩穩的,不生什么事端,不給咱唐國添亂,就最好不過。“
這應該是皇上最關心的。
“那聯就將廬山方圓十里都清空,然后再派重兵,圍個水泄不通,連一個蒼蠅都不讓它飛過,這樣這個白虎將軍就安全了,好好的修養,如何?”
“不可,萬萬不可,陛下。”
王爺堅決阻止皇上這樣的魯莽。
“陛下說是保護,可人家會認為咱們是在監視,禁錮,這時候一旦有人混入其中做出什么非常之事,那就適得其反了,就正好中了那權臣的奸計,以臣之見,順其自然,關鍵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人管好。”
“自己人,皇叔是擔心有人吃里扒外,作了那權臣的細作?”
皇上斷然不相信,自己的朝里會有人吃著他的皇糧,替大周做事,不是一直都風平浪靜,大事小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嗎?
王爺清了清嗓子。
“陛下還記得都指揮使林仁肇林將軍是怎么死的嗎?”
應該說,這是唐國之痛,皇上之痛啊,雖然已過去好幾年,但現在提起來,還是很敏感。皇上聽了肯定會不高興,但王爺又不得不提,小心地觀察皇上的反應。
皇上有些不情愿,可……
“那是聯之痛啊,皇叔怎么說起這個?”
皇上站了起來,背對著王爺,看著門口的方向。
“林將軍,隨先帝征戰南北,智勇雙全,敵人無不聞風喪膽,大周雖侵吞我江北之地,忘我之心不死,但忌憚于林將軍的威名,姑且接受了先帝去帝號,納貢稱臣。但這之后,在那權臣的操縱下,對我唐國屢屢百般刁難,加貢稅,奪皇后,以平叛之名毀我良將,同時以非常手段賄賂,拉攏,勾結趨炎附勢之人,挑撥離間,陷林將軍于不義,冠以叛國之罪名,如此讓陛下損失了一員大將,軍中沒了脊梁,而周朝犯我唐國,就沒了攔路之虎……”
王爺緩了口氣,眼見皇上的臉色由紅而白,由白而青。
“如果,如果不是權臣的大兒子,上京侯舉兵叛亂,權臣恐怕早已大舉進犯,兵臨城下,這次選我江南之地讓其子修養,臣擔心又是故計重演。”
皇上半天沒出聲。
“這個人會是誰?”
“這種人往往會深藏不露,以某種身份做掩護,不會直接出手,而是通過……”
“韓尚書,一定是他,貪戀女色,見財起意,他當時可是,可是不遺余力,歡實的很,危言聳聽,甜言蜜語,蒙蔽了聯的雙眼,聯還信任他,讓他去代聯探望這個白虎將軍,喔……”
王爺渾身不由地抖了一下,但很快恢復了鎮靜,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說這個皇上才好。
可以斷定,這個韓熙載首先得到了消息,可他又是怎么知道的,事關唐國的大事,天朝事先沒有通知到唐國,但通過某種渠道通知了他韓熙載,這是要干什么,把唐國之皇上根本沒當回事兒,還是?……
“這么說,這權臣張寶昌與他的這個二兒子真有了嫌隙。大兒子舉兵叛亂,與其父公然對抗,惹下大禍,現在總算穩了下來,又擔心這二兒子勢力日隆,怕他步了哥哥的后塵,對其父構成威脅,取而代之,所以借此機會,借刀殺人,又為伐我唐國做下口食,一箭雙雕啊,以皇叔看該如何是好,不如先拿了這韓熙載,斷了張寶昌的手腳?”
皇上能想到這一步,真是不容易啊,看來真是著急了,弄不好,這安穩的日子怕是要到頭了。
王爺也是再三揣摩,才想出一個權宜之計,也好,早該將這個兩面三刀的韓熙載收拾了,免受其亂,省得他繼續禍國殃民,只是礙于皇上寵愛,一直未得手,現在皇上終于有所醒悟,那就來個順水推舟。
“這個韓尚書,這些年來,納妾一直沒斷過,至今已有十個不止,身為朝廷大員,卻毫無廉恥,辜負陛下信任,朝廷內外,多有不嗤,聽說最近又看中了某家女子,欲再行納妾,可人家已有媒約,欲是不從,但又得罪不起,這分明就是欺男霸女,以臣看,就以此治他的罪,罷了他的官,逐出京城,永不續用,也還那些被霸占的良家女子以清白,以明法紀,振朝綱,推皇恩,陛下以為如何?”
皇上一拍桌子。
“就這么辦,皇叔你這就擬旨,待明日朝堂議事,聯就頒下這罷官驅逐令。”
皇上挺了挺腰板,風風火火地就走了,但王爺看的出來,步子并不那么輕松。王爺慢慢地松了口氣,但也許是嘆氣。
壞事也許就是好事,如能借這個機會,除了這個韓熙載,殺不了,也廢了他,那一定是大快人心。
事不宜遲,咱得馬上奉旨擬令啊,但王爺更是擔心,擔心過了一夜,皇上那兒又變了卦,這也是王爺沒有把話說絕,要皇上將韓熙載置于死地的原因,怕皇上多想,覺得王爺要公報私仇,甚至是鏟除異己。萬千寵愛變成了對簿公堂,革職罷官,對這位皇上,談何容易啊。
今兒的晚上,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也不知道韓熙載身在何處,在干什么,還有什么事在發生,即將發生?
難熬啊!
不,不,不,王爺拿起的筆又放下了,把管家找來,讓他馬上找到那位即將成為韓大人小妾的人家,把證據做實,并將其悄悄接到王爺府,以防萬一,不怕他韓大人明日朝堂上矢口否認。
王爺一再叮囑管家,不要聲張,一路小心。
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悉數到場,連安慶的林智成林將軍也被連下幾道令牌,連夜趕了回來。有多長時間沒有早朝,大家已經記不清了,見了面,少不了寒暄,你瘦了我胖了,好不熱鬧。王爺還是一向的嚴肅,不茍言笑,大家早已習以為常。再看韓熙載韓大人,別看年紀一大把了,卻是滿面紅光,更添一層春風得意。這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幾個官員圍上來,不知道是取笑,還是巴結,向韓大人賀喜。
“聽說韓大人又要添上一房,真可謂寶刀不老,恭喜韓大人,賀喜韓大人!”
韓大人也不謙虛,全盤接受。
“見笑,見笑,正所謂國泰民安,皇恩浩蕩,圣君高坐,才有你我之福,百姓之福啊!”
“皇上駕到,諸臣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掃了一眼臺下諸臣,于龍椅就座,再環視一遍。
“列位臣工,今日早朝,只議一件事,韓愛卿,你可知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