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宰相破迷局 重整河山
- 謀之演義
- 任家坡
- 2098字
- 2020-05-24 19:30:00
一路坎坎坷坷,顯像環生,緊張,彷徨,失落,而又刺激。大周的皇上,自即位以來,一直都呆在皇宮,親眼目睹戰場的撕殺,刀光劍影,他甚至有一種御駕親征的成就感,同時也感受到了瞬息間的變化,又別有一翻感慨,到如今還有這一邦忠臣,不離不棄,還有這一群良將奮力拚殺,國之幸,聯之幸啊。
坐在先朝留下的皇宮大殿,望著眼下的群臣,再次朝堂議事,皇上心中滋味,恐怕只有皇上自己知道。
“西遷之路,荊棘滿布,殺機四伏,而各位臣工精誠團結,文臣臨危不亂,忠心耿耿,武將驍勇善戰,劈荊斬棘,驅強敵,斬逆將,辛苦了。”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皇恩浩蕩,天佑我朝!“
群臣齊聲響應,慷慨激昂。
皇上非常高興。
“呼延將軍,你本是上京侯帳下五虎,識時務,別忠奸,棄暗投明,射隴賊,破長安,功不可沒,當重重封賞。“
今兒個呼延灼可是武將之首,他向前一步,一拱手。
“護駕皇上,殺敵除奸,乃是做臣子的本分,臣不敢言賞。“
“誒,于關鍵之時出關鍵之力,沒有你,聯現在還不知在何處游蕩,一定要賞,張愛卿,以你看,封呼延將軍個什么職才好?“
皇上將目光轉向宰相張寶昌。
“陛下,要說賞,有人功勞比臣更大,要不是他們于城內一箭取了那韓莽的性命,打開城門,從中策應,想要進城,怕是又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撕殺。“
宰相還沒開口,呼延灼就搶過了話題。
“啊哦,所謂何人,快帶他們來見聯!“
怎么還有慕后英雄啊?
“回皇上,我們進城之后,這些人就不知去向。“
“那趕緊派人找啊,不能埋沒了人才!“
時機已到,宰相說話了。
“陛下,臣知道這些人現在何處,他們又是誰。“
“誰?“
眾人隨著皇上的目光,不約而同都轉向了宰相張寶昌。而張寶昌回答的非常平靜。
“是您的罪臣,張德培。“
“張德培,怎么,他不是在汴梁,當了秦王嗎?“
誰也不相信,這簡直是鬼話,這個張寶昌,又玩偷梁換柱的把戲,往自己臉上貼金,給自己的二兒子開脫,邀功,老毛病又犯了。
荒唐,荒唐!
剛才的好奇,變成了嗤之以鼻,甚至是憤怒。
“那只是逆賊上京侯的離間之計,目的是將我父子推到皇上的對立面,死敵,再借皇上之手,鏟除異己,拔掉皇上身邊的左膀右臂,同時以高官厚祿,籠絡人心,達到竊國之目的,而那個被封為秦王的張德培,根本就是假的。“
這話也有點道理,誰是自己的兒子,老子還能搞錯?
“那真的呢,在這長安?“
“是的,陛下……”
宰相鎮靜而從容,甚至無意中流露出些自豪。
“德培,雖是罪臣,但一心向著皇上,上京侯占據汴梁之后,他便喬裝逃出汴梁,和他的幾個家人一路向西,來到了長安,親眼目睹了百姓疾苦,而長安節度使稱霸一方,草菅人命,得知皇上西遷,而心懷不軌,更是扣押了樊將軍派至長安的先鋒官趙匡胤,隨周密部署,解救人質,于關鍵時刻,合力刺殺長安節度使韓莽,斬殺守衛,打開城門。”
宰相說的頭頭是道,眾人都感覺是一個傳奇,怎么聽著就像是他宰相一手策劃的一場雙簧。
皇上一臉的懷疑。
“這長安城里的事,你怎么知道,既是如此,張德培為何不來見聯?“
宰相大人神通廣大啊。
“回皇上,咱入了長安,一切安頓好后,德培來探望臣,身上還帶著傷,我問他怎么回事,他便將這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跟臣說了,還說之所以能殺了韓莽,開了城門,里應外合,多虧了趙氏三兄弟,只是他一個革職的罪臣,又擅自逃離京城,雖赤心一片,但不敢奢求與皇上一見。”
不奢求免罪,不貪功邀賞,不錯,難得啊。
“見,一定要見,他現在何處?”
皇上高興了。
“回皇上,他們就在殿外后著呢。”
“宣,快宣!”
白虎將軍在前,趙匡胤,趙普,趙光義在后,進了大殿就下跪。
“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平身!”
看得出來,四個人身上都帶著傷,血跡還在,而且傷還不止一處。
皇上又發了感慨。
“白虎將軍率弟子深入虎穴,殺逆臣,助攻城,使聯得以平安入城,功不可沒,又功成身退,難得啊,難得。”
“為國盡忠,為皇上赴湯蹈火,死不足惜。”
白虎將軍躬身低頭,謙卑異常。眾臣間一陣騷動,真的是白虎將軍,低調而內斂。
“非常之時,白虎將軍不計前嫌,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癡心不改,實屬難能可貴,有勇有謀,知人善任,更是不可多得,此乃國之幸事,此功不獎,又將何功,此人不用,又用何人,聯現在就封你為兵馬大元帥,整肅各路人馬,平定叛亂,還天下一個太平。”
白虎將軍,跪的有些困難。
“臣,領旨謝恩!”
趙匡胤,趙光義,呼延灼封招討使,趙普被白虎將軍舉薦為監軍,成為其第一謀士。
文臣,武將,各職其位,朝廷的架子又完整地搭了起來,同時由宰相執筆,皇上御批,向天下發出討賊檄文,誰是正統,誰又是逆賊,要讓天下知道,更要讓那些不明真相,猶豫不決的人,辨明事非,扶正除惡。
白虎將軍,兵馬大元帥,走馬上任,即整編軍隊,囤積糧草,厲兵秣馬,堅強長安,及各關隘的守備,并將帥府前置至潼關。
消息傳到汴梁,上京侯大為惱怒,挑撥離間的計謀落空了,不僅把白虎將軍與老子張寶昌擰到了一起,還把白虎將軍扶上了元帥的寶座,給自己樹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不僅沒能拿下潼關,戲唱的走了調,還損兵折將,而檄文的發布,勢必影響到他的士氣。
要知道,本以為囊中之物的唐地,也連遇挫折,那個什么林智成,年紀輕輕,卻很是能打,還有奇兵相助。
哎呀,上京侯南征北戰數十載,還不曾有過敗跡,碰到什么真正的對手。這簡直是奇恥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