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鼎玄給宋靜陽講起了往事,那是一個跨越世紀的恩怨,提起往事種種,又想來當今之勢,不由得黯然神傷。
此時,老父親招呼二人道:快些別聊了,趕緊吃飯吧。
鼎玄入席,看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笑道:真香了,看著就很有食欲。
“哈哈,其實我炒菜的手藝不是在新東方學的,是跟我爸學的!”宋靜陽笑著說道。
“你這孩子,這幾年在江湖上鬼混,不學好,盡學些溜須拍馬的本事!”老爺子道。
“哈哈哈哈。”鼎玄笑道:“老爺子,其實靜陽兄弟也不錯誒!”
“不錯?不錯個屁!天天不學好,凈做一些裝神弄鬼騙錢的事!”老爺子嗔道:“叫他跟我學木匠,他就是不學。”
“哈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靜陽兄弟也是學了些真功夫的,并沒有像你所說純粹的裝神弄鬼騙錢。”鼎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說道:“如果都是假的騙錢的,那他在風水館也做不了這么久啊,不然早就被別人砸了招牌了,您老說是不是?”
“嗯,我相信道長所說的。”老母親在一旁附和著說道:“道長是出家之人,不會騙我們的。”
“善哉!我本來就沒騙你們吶。”鼎玄笑著說道:“人各有志,如果做了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職業,而且又能賺到錢,這又何樂而不為呢!我見過太多子不承父業的,同樣也能證明了自己,而且做得很精彩的!”
“嗯,道長說的好,我聽您的,以后我也不會強迫他非要跟我學木匠,我這個又是體力活,費力不討好。他現在這個又輕松,又能賺到錢,我干嘛非要強迫去扭轉別人的意志呢。”老父親說道。
“是啊!不管黑貓白貓,逮到耗子就是好貓嘛!”鼎玄端起酒杯,敬了老父親一杯說道。
“實在冒昧,我還不知道怎么稱呼道長呢!”老父親說道。
宋金陽把鼎玄的一些身世簡單的給老父親講了一下。
老父親大為驚愕說道:“原來是這樣!真是神仙降臨呢!”說罷忙放到手中筷子,站起身對鼎玄抱拳施禮。
“嗨!老爺子你這是干什么。我已重新轉世,雖說有一兩百歲的記憶與法力,但我現在確實跟靜陽兄弟歲數相仿啊,老爺子不必如此多禮呀!”鼎玄也忙抱拳施禮道。
如此一席眾人相聊甚歡,觥籌交錯。
老父親留鼎玄又住了幾日,這天靈陽給鼎玄發來信息道:師兄干嘛呢在?
“我在重慶宋靜陽兄弟這。”鼎玄回道。
“過兩日我也要去成都,老周約我去彭州看看。”靈陽說道。
“彭州?又發現什么古墓了嗎。”鼎玄問道。
“暫時我也不知道,過去看看才知道哎,到時候師兄一起去看看嘛!”靈陽說道。
“好!”
過了兩日,靈陽到了彭州,給鼎玄聯系。
鼎玄辭別宋家,與宋靜陽一起來彭州與靈陽會合。
碰頭之后,靈陽領著二人來到一賓館,只見老周已泡好茶,小王與大王二人也在。
宋靜陽進屋后給眾人遞上香煙,認得大小二王打了個招呼:“你們二位真是好久不見啊。”
“宋師兄也來了呀!”小王說道。
“我就是個湊熱鬧的。”宋靜陽點燃煙笑著說道。
“周總,聽說你騙了不少富婆的錢啊。”鼎玄對老周笑著說道。
“哎!騙再多那也是給公司賺的錢,我們只是打工的,分不了多少錢!”老周彈了彈煙灰,笑道。
“這次彭州這邊是個什么樣的情況啊?”鼎玄問道。
“劉備墓。”
“劉備墓不是在成都那什么武候祠嗎?”靈陽問道。
“你以為那是真的?”老周說道:“我得到古籍上記載說劉備墓在彭州皇墳山。”
現在叫黃墳山,聽說這山四周有九座山頭圍拱,像蓮山一樣,這黃墳山就像蓮花中間蓮蓬被層層包裹,此處風水絕佳。
早年間此山中被人發掘了一個明朝王爺墓,后來專家來保護時發現下面還有大墓,墓墻乃是幾噸重一塊的灌縣石圍砌,見墓完好就沒開發,因當時國家已有明確文件了,不得主動開發古墓,所以這墓還沒動過。
鼎玄聽罷老周講述,大致明白了,說道:“既然已經知道確切的位置了,那我們去看什么呀。”
“什么叫我們已經知道確切位置了,我們只知道在黃墳山,具體在什么位置目前還不知道啊!”老周說道。
“是這樣啊…”
次日眾人來到黃龍村,在黃龍村西北方向就是黃墳山了,因現在是正月里,村中人見幾個陌生人也不會奇怪,畢竟走親串戚的人多,不認識的也不足為奇。
來到黃墳山的山頂上,四下望去,東南方便是彭州了,偏南便是郫縣了。遠遠看去皆是平原,回首觀望西北便是山脈起伏。
此處黃墳山便是背靠大山,面向平原,坐在山頭看去真是一馬平川,有帝王俯瞰天下之勢。
“看來這既然叫皇墳山,必有皇陵呀。”宋靜陽說道。
“看這風水格局也是極好的。”靈陽也說道:“只是可惜那空洞探測儀在小曹那里,不然拎來探一探豈不省事。”
“要不叫他把機器拿來看看?”老周說道。
“哎,你還不知道吧,小曹與王老四等人有瓜葛,那王老四可不是個什么好鳥。”靈陽說道。
“小曹跟他們有瓜葛?”老周難以置信的說道。
“是啊。”靈陽把九江之事大概給老周說了下。
“我說怎么他后來跟我鬧不愉快呢!原來有新靠山了!”老周說道:“真是人心隔肚皮,太難叵測了。”
“不說他那機器了,咱們還是靠自己的風水經驗吧!”靈陽說罷取出尋龍尺,口中密念咒語,只見龍針轉動,旋轉幾圈便停了下來。
“針指東南,咱順這方向下去去看看!”靈陽說道。
“嗯。”眾人皆點頭道,與靈陽一道緊走幾步,來至山腰。
宋靜陽站于一處,左右看了看說道:“此處藏風聚氣,要不看看?”
“怎么看?”老周問道。
“你不是有工具嗎?你探針探查一下唄!”宋靜陽說道。
“兄弟,這是皇陵,探針怕是難哦!”老周說道:“我之前不是說了嘛,這下面應該很深而且有幾噸重一塊的灌縣石砌成的墓墻,如果不能找到準確位置,盲目整風險很大。”
“那怎么辦?”宋靜陽問道。
眾人坐下點了支煙,思索著。
“只有找到準確位置,然后打盜洞,沿著墓墻墻根下去,再橫著打盜洞進去,從墓室底鉆進去,挖成U字形盜洞才行!”靈陽思索一下說道。
“我也是這么想的。”老周彈了彈煙灰說道。
“說干就干啊。”宋靜陽說道。
“主要是現在還不確定主墓室具體位置在哪里呀。”老周說道。
“我們不妨先用羅盤量一下看看。”鼎玄磕了磕煙鍋說道:“先量出好風水的分金線,再格龍,點穴定位。”
“師兄這個辦法好。”靈陽說道:“我們應該先放一放思想負擔,先找到好風水點位,再作下一步計劃,如此才是上策。”
“道長請!”老周說道。
靈陽拿出羅盤遞給鼎玄說道:“師兄你法力好,你來看。”
“行,我試試。”鼎玄把煙桿插在腰間,接過靈陽的羅盤說道。
天下河川龍脈上應天上星垣,以五行定旺衰,二十四節氣辨生克力量,穿山七十二龍,透地六十甲子,又有火坑空亡,與水口的捍門華表位遙相呼應。
這些從羅盤上能看出來的,左右格砂,前后分金立向,很快便確定了一個十字點位下來。
正是靈陽屁股所坐之處!
“唉呀!原來我就坐在皇叔頭上呢!”靈陽忙站起身笑道。
鼎玄把羅盤放在靈陽適才所坐的位置上,俯身觀看羅盤,只見羅盤天池中的指針半浮半沉,上浮不達頂,下沉又不達底。
“此為‘投針’,其下應有古墓。”鼎玄說道。
“是皇叔嗎?”老周問道。
“你問我?我怎么知道,羅盤又不能告訴我下面是誰。”鼎玄說道。
“嘿嘿…道長真幽默!”老周說道:“那要不就在這開挖?”
“可以試試。”靈陽與宋靜陽皆說道。
老周從包袱中取出探針,一節一節組裝好后,說道:“我下一針看看。”
“好。”眾人皆言道。
只見探針一寸一寸的扎了下去,眼見探針都要全部打完了,才扎不動了,老周又使勁捅了捅,確認是到底了,才把針抽上來,一數節數,整整十八節!
這個探針一節是五十厘米長,也就是說這深度有九米,才到拱頂。
一見針頭,帶有白色,“這必是碰到石拱頂了,針頭才是白色的。”老周說道。
“要不再左右探一探,看看下面有多大面積?”宋靜陽說道。
“我也正有此意。”老周說道。
說罷每隔十厘米就下一針,橫著排開,只離得眾人越來越遠,才收針回來,又從靈陽坐這里這個點豎著又排開下針,又是走了很遠,方才收針回來,說道:“是田字形的墓,按規模來說,應該是大墓!”
(預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