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鳴宇有些懊惱。
當然,并不是為了求而不得的雨花新茶,相反,他還想感謝方清晝,因為是老頭提醒了他:朱紈此次巡撫浙江,首要任務是剿倭。
作為一個從未來重生至明朝的人,朱鳴宇當然知道,明朝倭患有多嚴重,東南沿海地區,海盜猖獗,倭寇橫行,老百姓甚是不堪其苦。朝廷雖也出人、出錢剿倭,卻屢屢受挫,幾年下來,錢糧耗費無數,倭寇卻是越剿越多。
回丹陽的路上,朱鳴宇一言不發,坐在馬車里,閉著眼,攏著手,好像老僧入定。俞雋靈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還以為他因為沒買到雨花茶而獨自氣悶,便安慰他道:
“好了好了,沒買到雨花茶,再想想別的辦法便是,何必一個人生悶氣?”
朱鳴宇微微睜開眼,看著俞雋靈,說:“不是因為茶。”
“不是因為茶?”俞雋靈奇道:“那是因為什么?”
“天機不可泄露。”
其實朱鳴宇并非故作神秘,而是實在也說不出什么來。初始,他想到朱紈剿倭一事,心想他必定需要智囊為其出謀劃策,越快剿滅倭寇,他朱紈的功勞就越大,偏偏朱鳴宇是未來之人,當年戚繼光、俞大猷等人是怎么抗倭的,歷史課本里早就教過,所以他信心滿滿,料定可以靠這些知識,獻計獻策,由此獲得朱紈的信任,從而在生意上也幫他一把。可當他將這套戰略付諸于戰術規劃時,卻發現了一個很無奈的問題:
他記得戚家軍抗倭,但怎么抗的倭,用了哪些辦法,他想不起來——書都還給老師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此之為一例也。
朱鳴宇撓撓頭,重重吸一口氣,又重重吐出。轉眼車便到了丹陽縣。
“這次多謝你。”把俞雋靈送到望月樓下,朱鳴宇說道。
“公子客氣了,事情終歸沒辦成,但,”俞雋靈眼里似乎閃過一絲擔心:“但公子爺不必太掛在心上,畢竟辦法有的是。”
朱鳴宇看著眼前的姑娘。俞雋靈早已知道他為何要買雨花新茶,卻只一心助他,從不多說一句,看破卻不說破。
世間美貌女子數不勝數,知分寸的,卻委實不多。
“舟車勞頓,姑娘早些休息,改天我再來看望姑娘。”
送別俞雋靈,朱鳴宇背著手,晃晃悠悠在丹陽的集市上晃悠,一路沿街東瞅西看,回到邵府。剛進門,司墨卻跑了出來。
“公子,你回來啦。”
“回來了。怎么,有事?”
“朱公子來了。”
“朱公子?哪個朱公子?”
“朱祤。”
“哦,你不早說!”
朱鳴宇提著下擺一路快跑。
來到上房,邵方的弟弟邵平正和朱祤聊得火熱。邵平一看他來了,招手道:“哥,你怎么才來,朱公子都等好些時候了。”說著,邵平跑上前,對朱鳴宇輕聲說:“這小子嘴碎,嘰里咕嚕拽了半天文詞兒,我都沒聽懂幾句,爹又不在,你也不在,還只能我上了,還好,你回來了,你來接著吧。”
說罷,趕緊跑了出去。
朱鳴宇不理弟弟,大步踏入上房,朗聲道:“哎呀,朱兄,你來也不提前說一聲!”
朱祤笑道:“正好來丹陽縣辦點事,本來以為怎么也得等到天黑,誰想沒多久就辦完了,于是就想著來看看你。”
二人又分賓主落座,朱鳴宇讓司墨給朱祤添了茶,看著他慢慢喝了一口,笑道:“真是怠慢了,朱兄家里好茶,想必來浙江一帶,喝了不少特產的好茶吧?”
朱祤“嗨”了一聲:“也不至于,前幾天有人送來了一些‘雨花茶’,還是新的,我品了品,倒還不錯,其他的,也不過如此了。”
朱鳴宇一聽,心里犯疑:這雨花新茶,不是全都上貢而后又被劫了么,怎么給送到朱家了?要么是朱老爺子藏了私貨用來巴結巡撫,要么是......朱鳴宇不敢往下想了,笑道:“到底是品茶無數之人啊。雨花新茶,據說都是給宮里送去的,那想必也是茶中極品,朱兄卻只評了個‘還不錯’。”
他見朱祤笑而不語,神情也略透著幾分得意,便又問:“令尊想必也對我們江浙的茶有個品評吧?”
誰知朱祤聽了,卻現了愁容:“我爹最近一直待在軍營,都不怎么回家,我也是好些時日沒見他了。”
“上回在望月樓,我好像聽你說過,朱大人這次巡撫浙江,是為了倭寇的事吧?”
朱祤點了點頭:“是啊,東南倭患嚴重,朝廷屢屢派兵剿滅,卻總是無功而返,我爹臨危受命,來了浙江,卻......”說到這,朱祤看看門外,湊過腦袋,竊聲道:“剛來沒多久,余姚那邊就出了大案!”
朱鳴宇吸了口冷氣:“大案?什么大案?”
“細節不太清楚,我也是聽我爹手下傳的,只知道是那邊的一家富戶,大半夜被倭寇滅了門!全家幾十號人,一個也沒活下來,現場可叫一個慘!”
朱鳴宇重生以來,頭一回聽說這等事,不禁也好奇:“死那么多人,那肯定是很多倭寇作的案,那么多人,怎么進的城呢?”
“可不是嗎,我爹為了這事兒,聽說把余姚縣令胡宗憲罵了個狗血淋頭,可怎么查都查不出來,這群倭寇究竟是怎么進得城。”
朱鳴宇覺得奇怪,又問:“那官府怎么就能確定這案子是倭寇做的?”
朱祤輕拍下桌子,神色很有一股知情人士的得意:“李光頭,知道嗎?”
朱鳴宇搖搖頭。
“那是有名倭寇啊,王直的手下,做事可叫一個心狠手辣,這樁案子,就是他帶人做的。沿途都有百姓看到了,只是當時沒人敢站出來罷了。”說到這,朱祤似乎很無奈、很惆悵,手往膝蓋重重一拍,嘆道:“百姓啊!”
朱鳴宇悄悄白了他一眼,心想:換了你,你也不敢出來。轉而一想,又覺得不太對:
“不對啊,朱兄,這李光頭,聽名字應該是漢人啊,怎么成倭寇了?”
朱祤解釋道:“一開始我爹也覺得奇怪,后來,聽說經過一番打探,才弄了個明白。原來所謂的倭寇,很多都是漢人海盜,只有少數人是真正的倭奴。”說到這,他欣賞地看了一眼朱鳴宇,欣賞著他臉上浮現出“原來如此”的神色,接著道:“其實當地人也傻,一群人里混著幾個倭奴,連話都不用說,看看身高就明白怎么回事兒了。”
“可......”朱鳴宇差點脫口問出一個傻問題——都是漢人,還自己人害自己人?幸好,話到嘴邊,忽然覺得這句是廢話,便又吞回了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