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醫者仁心·最美逆行
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病診療中心主任曹曉英致兒子(1月22日)
兒子,說不怕是假的。但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雖然我今年已56歲了,但媽媽是臨床一線骨干,又是一名老黨員,我必須扛起自己肩上的職責,必須義無反顧!
兒子:
展信佳。媽媽還是決定要進隔離病房。沒有聽你的話,跟你道歉。
那晚電話爭吵中你說:“現在形勢嚴峻,醫院的醫生都可以上,為什么你這個快退休的人還要進隔離區上一線?這不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么。”我知道這是你對我的關心和擔心。但我還是希望你能理解我,這是媽媽的職責和使命。
兒子,人生不應該是求得安逸,有奉獻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晚年亦復如是。
兒子,媽媽選擇了醫生這份職業,就注定我們聚少離多。媽媽百分百愛你,但我的時間并非百分百屬于你。三十年前,我就與傳染病結下不解之緣,你見過傳染病人和家屬看我的目光嗎?那里面透出的是對醫生的信任,是對健康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渴望。在他們眼里,我就是他們生存的希望。我深知感染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我畢生的愿望就是消除這種痛苦和折磨。對不起兒子,我們短暫的別離是為了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等這次疫情平息,媽媽答應你,盡可能地多陪陪你們。我相信你能理解的,對嗎?
兒子,請你放心,媽媽和同事們都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手足口、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熱、鼠疫,我們都打贏了,而且贏得漂亮!
兒子,說不怕是假的。但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雖然我今年已56歲了,但媽媽是臨床一線骨干,又是一名老黨員,我必須扛起自己肩上的職責,必須義無反顧!
兒子,你說今年會帶女朋友一起回家過年。媽媽很開心,因為你真的長大了。這些年媽媽總是忽略你的成長,沒想到一晃你已經是要準備進入人生下一階段的大人了。我很是欣慰。想想平時你總愛開玩笑說我是“三不管”,不管家不管你不管自己。但今天不一樣,媽媽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年夜飯,放在冰箱的冷凍室,你回來熱熱就能吃。我就不陪你們過年了,替我向小玲道歉。
兒子,紙短情長,媽媽要準備穿防護服了。你放心,我會加倍小心。
乖孩子,現在換你守護這個家。媽媽要守護自己的陣地了。“使命必達,在所不辭”,這是媽媽踐行的承諾,是媽媽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媽媽
2020年1月22日
曹曉英生于1964年5月,中共黨員,大學文化,副主任醫師,是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感染病診療中心主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
曹曉英說,病區50多名醫護人員的團隊,分成了三個梯隊。第一個梯隊進入隔離病區10天,然后換第二個梯隊,第一個梯隊在醫院進行醫學觀察14天。算下來,一個月要三個梯隊才能忙得過來。
防疫形勢嚴峻,曹曉英決定作為第一梯隊進入隔離病房。她的兒子今年準備帶女朋友回家過年,希望能和媽媽一起吃頓年夜飯,不同意媽媽進入抗疫一線。2020年1月22日,在穿防護服、進入隔離區之前,她給兒子寫了這封信,跟兒子解釋她為什么要堅持上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包括曹曉英在內的廣大醫護人員就是抗疫一線的戰士,他們用行動詮釋著“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