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的邏輯
- (美)埃利澤·斯滕伯格
- 917字
- 2020-04-14 10:46:40
內心的模擬器
試想一下:你正舒舒服服地坐在長沙發上看電視,忽然決定到冰箱里去拿點吃的。從沙發走到冰箱,需要多少時間?想象自己站起身子,走出起居室,經過那只打瞌睡的貓,繞過廚房工作臺,終于打開冰箱,看到了里面吃剩的那碗香辣肉醬。在你心中,這一趟冰箱之旅用了多長時間?
當你想象這樣一次行程,你就是在用心理意象模擬自己走向冰箱的過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種模擬是相當精準的。有實驗比較了人們在兩點之間行走的時間和他們想象自己在兩點之間行走的時間。一次次實驗表明,想象的行走和實際的行走,耗費的時間幾乎完全一樣。對于較短的行程,其間的誤差不到一秒鐘。而且這個緊密的關聯不僅限于行走,也出現在對任何動作的想象之中。比如,在想象中畫一個三角形,和實際畫一個三角形的時間也是相等的。
這真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發現。我們一般不會把想象當作某樣現實的東西。畢竟,我們想象出來的東西都是……想象的。它們都是虛構的。然而,想象自己從事某項行為的時間和實際從事這項行為的時間竟是如此契合,這絕對不會是一個巧合。一定是想象和行動在頭腦中存在某種連結,才使得我們內心的意象不僅是一片空想,而是對于行動的可靠模擬。
美國加州的神經病學家用一個實驗比較了被試在做出真實動作和想象動作時的腦內活動。被試面對四個標了數字的按鈕,并練習按照一定的順序按下這些按鈕,比如4,2,3,1,3,4,2。當他們的手指接觸按鈕,他們的腦部活動也呈現在fMRI上。接著被試把手放到腿上,然后閉上眼睛想象自己以同樣的順序按下按鈕。這時的fMRI和剛才相比如何?兩者的激活模式重合了,尤其是在控制手指動作的運動皮層。在內心想象手指的運動產生了一種fMRI信號,它和手指真的在運動時產生的信號幾乎沒有分別。
可見心理意象和身體行為激活的是腦中的同樣部位。當我們想象自己從事某個任務,我們的腦就會以身體在過去的經歷為模型,模擬這項任務。平時練習得越多,腦內的模型就越是精確。由于我們在走到冰箱和畫三角形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腦就變得很善于模擬這些動作。而從事賽艇、皮劃艇和溜冰的人,也顯示出了同樣精確的心理模擬。
不過,單單模擬并不能使你成為更好的運動員。我們還想知道:想象自己打高爾夫球、網球或其他運動項目,真能像親身訓練揮桿或發球那樣使人進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