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修道
- 巡天大圣
- 難清醒
- 3263字
- 2020-03-17 02:00:14
這時,一旁的羅燕兒露出了擔憂的神色:“這……聽起來感覺很危險啊,要不還是算了吧……”
楊清源柔和地笑了笑,解釋道:“危險是肯定有的,以往我們給縣衙幫忙的幾次,哪次不危險?我已是縣中數一數二的高手,若是連我都不肯出手相助,那還不知會死多少人。”
羅定山點點頭,說道:“清源說的不錯,且不說吾輩習武之人需有一顆俠義之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常事,拋開這點,十多年來,鄰里鄉親對我們諸多照顧,縣中如今有了麻煩,我們這些有能力的也理當站出來。”
“可是這么多年,爹爹你和師兄不是已經幫了縣衙不少忙了嗎?”羅燕兒苦著臉道:“而且這次的事件與以往不同,過去打交道的那都是些武功高的強人而已,終歸是人,可這次的卻是鬼怪呀!危險程度哪能相提并論?”
“行了,放寬心吧。”楊清源揉了揉羅燕兒的腦袋:“先不說過去幫忙那幾次,陳縣令都沒少給我們賞金,且說這次事件,你所說的我自然是考慮過的,不過,正如師父所說,鬼物終歸是有著其弱點與限制,只要找到了,以我的武功,保命應該是足夠的。”
“而且這鬼怪也并沒有你想象的恐怖,十多日來,就算加上那個乞丐,失蹤的人數目前也不過兩個而已,這說明那鬼物的能力必然有限。”
“按照師父所說,鬼物懼怕過重的陽氣,習武之人本就陽氣重,若多人聚在一塊兒,那鬼物就更難傷人,我們夜間巡邏時,只需多人為一小隊,應該就不會有危險,那些捕快們也是這么做的。”
羅燕兒聞言,只能點了點頭。
她明白,楊清源已是下定決心,不是她三言兩語便能勸得動了,而且自家師兄做事向來十拿九穩,穩重之中不缺機敏,既然他已考量周全,那應當是沒什么問題。
楊清源再次揉了揉她的腦袋,隨后看向羅定山,說道:“徒兒準備在武館中叫上一些武功尚可,且愿意參與此事的弟子,陳縣令也許諾,這些人每個都會給他們豐厚的報酬。”
“從今晚起,徒兒便率領他們按照三人一小隊分成數隊,在縣中各處交替巡邏,并且每人分發一只信號箭,一有異常立刻拉響,所有人迅速趕往支援。清源如此安排,師父以為如何?可有不周全之處?”
“不錯,很妥當。”羅定山贊許地點了點頭,夸獎道:“你做事,為師放心,不過屆時還需小心謹慎,事關鬼怪,切莫大意。”
“謹聽師父教誨。”楊清源拱了拱手,隨后又看向一旁的羅燕兒,目光微微柔和:“這幾日我可能有些忙碌,怕是沒什么空余時間陪你了。”
“師兄你注意安全就好啦!”羅燕兒俏皮地吐了吐舌頭:“我可以找爹爹下棋,不會無聊的。”
“就憑你那性子,當真能靜下心來下棋,師父要高興壞了。”楊清源笑了起來:“到時候可別又耍賴了,棋品見人品啊……”
“師兄你敢笑話我!”
羅燕兒瞪大了雙眼,氣鼓鼓地舉起一只秀拳,惡狠狠地朝著楊清源的肩膀砸過去,楊清源哈哈一笑,任由羅燕兒砸了一拳,隨后又揉了揉她的腦袋,這才朝著羅定山拱手告退。
一回到前院,眾人們還在討論,不過已不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而是只剩下些竊竊私語。
“都考慮的如何?”楊清源目光在所有人臉上快速掃過:“想要參與的人舉手示意。”
下面頓時一下子舉起了一大片手臂,楊清源對此倒也不意外,此次的酬勞確實豐厚,這些人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貴,很難不動心。
“舉手的統統出列。”楊清源說道。
足足有一半人從人群中走出來,在前方站成了三排。
楊清源目光掃視,伸出手指依次點過:“你、你、你……還有你,往前站。”
他共計點到了十五個人,紛紛站了出來。
“剩下的便站回去吧。”楊清源說道:“沒選你們是因為你們的功夫不夠,去了怕是不夠安全。”
那些人聽了倒也不氣餒,估計也有了心理準備,乖乖地回到了人群中。
“那么從今天起,你們每日亥時來縣衙門前集合,白日要注意休息,現在最好便回去補個覺,可別到了晚上巡邏的時候犯困。”楊清源也不囑咐太多,打算等到時候在縣衙前集合時再講清楚。
“剩下的人,這幾日白天就看不到我了,但是練功不能懈怠了。”他又對其他人說道:“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館主,或是問問來得早、基礎好的師兄。”
一切安排妥當后,他這才擺擺手將眾人驅散,該繼續練功的練功,該回家睡覺的回家。
他自己也需要回房中休息一會兒,倒不是準備睡覺,但是打坐調氣、養精蓄銳還是需要的。
順便……他也能抽空來研究研究,今天早上腦子里多出的東西。
回到屋中后,他脫掉鞋履,坐到床上。
記憶里多出的那一大段獨特的文字,依舊無比清晰,簡直就像是硬生生刻在了他的腦中,想忘怕是都忘不掉。
這段文字,是一部功法,且沒有名字。
并不是長虹訣這樣的凡俗內功,而是一部正兒八經的修道功法。
如今世上,并非沒有修道之人。
據說在百年前,人間還是道法昌盛的時期,強大的修道者甚至能騰空駕云、呼風喚雨,更有少數人,得道成仙,白日飛升。
不過,當今世人都認為,那些應當只是些夸張的神話,現世的修道者們,就算是佼佼者也不過會些驅魔符箓、噴火御水的能耐,對付鬼怪邪崇很有一手,但是當真比起戰斗力,還不一定是凡俗武者們的對手,更別說像傳說中那樣有移山倒海之能了。
飛升、真仙,那更是神話中才出現的字眼,當今世上的修道者,那是差得遠了。
也正因如此,楊清源雖然在看到腦子里這篇突然出現的功法時感到震驚,但是對其內容,卻是有些將信將疑。
依照內容所述,這篇功法,是直指飛升的仙家妙法,修成之后,更是有諸多神通變化,妙用無窮。
楊清源自不可能全信,吹牛而已,誰還不會?
武林中的那些功法,他又不是沒見過,就如那縣衙趙捕頭的一手家傳刀法,名字叫做黑虎斷頭刀,聽起來十分霸氣,傳言練至大成,刀刀如同猛虎撲襲,心神脆弱者甚至會在面對時產生一種面對山中猛虎的錯覺。
可實際上,楊清源與趙捕頭又不是沒切磋過?只是一門刀路大開大合的尋常刀法罷了,頂多帶點咄咄逼人的殺氣,但效果也就那樣。
羅定山家傳的長虹訣,以及其他功夫,名字聽起來平平無奇,可不論是霸道程度,還是精妙變化,都遠勝于趙捕頭的黑虎斷頭刀。
凡俗武功可以胡吹大氣,這修道功法難道就不行?
雖說這功法出現在楊清源腦子中的方式頗有些神異,但是楊清源秉承著上一世帶過來的探索實驗的精神,不修煉一下試試水,是不會直接信了功法上的描述的。
依照功法描述,修煉時的姿勢倒是與平日里打坐一般無二,只是修煉出的東西似乎完全不同。
凡俗武功,修煉出的是內力,而這修道功法,修出的,則是法力。
兩者看似一字之差,實際上本質卻是天差地別。
修煉方式,自然也是完全不同。
修煉內力時,需在丹田處觀想凝聚身中之氣,隨后逐漸引導,在固定經脈中游走壯大。
依照楊清源的理解,這內力,實際上就是人平日里食五谷糧食,一些沒有消化掉的能量,散在身體各處,儲存在體內的精氣、陽氣。
故而武者的食量一般來說遠超常人,往往是普通人的兩倍甚至三倍,內力超群者,食量也必定出眾。
所以內力的本質,雖是取自外部,但是終歸是身體本身的能量。
而這法力,則是完完全全與人體無關,是修煉時感知游走在空氣中那無處不在的靈氣,隨后將其吸收進體內而成。
結合上一世的知識,楊清源對此理解為,靈氣應該也是某種無形的、特殊的能量,只不過性質與內力完全不同而已,效果也是大相庭徑。
內力越多,為了補充充足的能量,食量就會變大。
而法力越多,境界越高,就會越來越接近傳說中的辟谷,食量越來越小,甚至連續數日都無需任何進食。
依照功法上的描述,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試著去感知空氣中無所不在的靈氣。
這一步,能直接區分出天賦的好壞,天賦越好,就能越快越輕松地感知到天地間的靈氣,天賦差一些的,可能光是這入門的一步,就得用上數日,甚至數個月的時間。
而大部分人,則是終其一生,也無法感知到半點靈氣。
修道,與練武不同,是非常講究悟性與天賦的。
普通人只要身體沒什么殘缺,從根骨定型前開始練武,只要勤奮些、聰明些,都能練出些東西來,主要還是看功法好壞、招式好壞,以及經驗上的差距。
而修道一途,則要苛刻的多了,你沒有天賦,就算再聰明,也練不出半點花頭,而你天賦好,但是頭腦不行,成就也極其有限。
想要練出花頭,需要又有天賦,又有悟性。
最后,如果你既有天賦,又有悟性,但是沒有一部優秀的功法,你還是難有成就。
此時此刻,這部功法的上限在哪里,楊清源還不得而知。
但是,他剛一入定,心中念了兩遍功法中開篇的口訣,就感知到了那空氣中無處不在的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