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六 深入沙漠

當徐達在沈兒峪和王保保對壘的時候,正是李文忠以另一支精兵深入沙漠,希望捕捉元順帝的時候。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年輕膽壯,戰功頗多。北伐期間,他以偏將軍的名義,隸屬副將軍常遇春的麾下。常遇春在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打下開平(元朝的上都),卻不曾捉住元順帝。次月,常遇春在回師的中途,暴卒于柳河川,常的部隊便完全歸李文忠指揮。

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正月,升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再度出居庸關。李文忠在五月間到達開平,由開平轉向東北,走了三百多里,打元朝的應昌路。事先,他聽說元順帝躲在應昌;其后,他在快到應昌之時,又聽說元順帝已死,元順帝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稱帝,仍在應昌。

五月甲辰日(另一說是癸卯日),李文忠打進應昌,活捉了愛猷識理達臘的皇后、妃子、宮女、皇子買的里八剌等,與朝廷的大官、衛兵,還繳獲了十五顆宋元兩朝的玉璽與金印。愛猷識理達臘本人不曾被捉住,他向著和林(庫倫西南)的方向逃走。李文忠帶了騎兵追,追到北慶州(林西縣西北),追他不上。李文忠回師,經過興州(灤平縣西南)與紅羅山,收降蒙古軍民五萬多人。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決心大舉,派徐達、李文忠、馮勝(馮宗異)各領五萬騎兵,分三路出塞,搜捕愛猷識理達臘。徐達出雁門關,三月間連敗王保保于野馬川及庫倫之南的土剌河(土拉河),推進到“嶺北”,與王保保對壘,死了一萬多人,功敗垂成。這是徐達生平所吃的唯一敗仗。

李文忠出居庸關,在六月間到達土剌河,元將哈剌章退守阿魯渾河(鄂爾渾河)北岸,李文忠據河死戰,僥幸戰勝,但傷亡極多。哈剌章再退,退到騁海(一作“稱海”),李文忠追到騁海。元軍的援兵越來越多,李文忠只得班師。在敵人境內班師,是不容易的事,李文忠除了抵御追兵與伏兵以外,又一度迷路,一度缺水,艱苦備嘗。

馮勝由蘭州出發,經過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受元將上都驢之降;推進到亦集乃路(額濟納,即居延設治局),受元將卜顏帖木兒之降;又推進到別駕山,嚇得元將朵兒只班望風而逃。馮勝全師而退,俘獲了十幾萬牛羊馬匹駱駝。他的麾下傅友德,分兵西進,取了瓜沙州(敦煌)。

次年,洪武六年,王保保反攻,來到了長城邊,狠狠地在撫寧與瑞州(綏中)燒殺一頓,被徐達擊敗于長城以南的懷柔。

洪武七年,李文忠又去熱河,打下高州(平泉西北)的大石崖與氈帽山,殺了元朝的宗王朵朵失里,魯王桑哥八剌(或他的兒子),俘虜了不少人畜。

洪武八年,王保保在和林(庫倫西南)病死。三年以后,愛猷識理達臘病死,被北元的大臣們謚為“昭宗”。元順帝之被稱為順帝,是朱元璋送他的謚法。北元自己的謚法,是“惠宗”。

繼承愛猷識理達臘的,是弟弟脫古思帖木兒。

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派沐英經由寧夏,翻過賀蘭山,穿過沙漠,到了和林,活捉北元的丞相之一,國公脫火赤,樞密院知院愛足。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又派馮勝去遼東,對付那駐扎金山(開原西北),擁有二十萬兵的元朝開國元勛木華黎的苗裔,納哈出。馮勝帶去的兵,也有二十萬。麾下的猛將也不少,包括傅友德與藍玉。結果,不必交鋒,便受了納哈出之降,送納哈出到應天(南京)。朱元璋封納哈出為海西侯。(其后,納哈出隨傅友德征云南,病死在中途。)

洪武二十一年,愛猷識理達臘的弟弟、北元的第三個君主脫古思帖木兒南下,住在捕魚兒海(熱河經棚縣西北的達爾泊,不是貝加爾湖)。藍玉帶十萬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去突襲,殺了幾千人,俘虜了七萬多,但不曾捉得了脫古思帖木兒。

脫古思帖木兒朝著和林的方向奔逃,在土剌河附近遭遇到叛臣也速迭兒攔截,只剩下十六人,再逃,被也速迭兒趕上,勒死。

此后,北元內亂,朱元璋也不再對北元用兵。要到了明成祖的時候,明朝和北元之間才重新有戰事。

《明史·韃靼傳》說,在脫古思帖木兒以后,“部帥紛籋,五傳至坤帖木兒”。事實是,“三傳”至坤帖木兒。《明史》的撰述人,以為蒙古人其后不久便放棄了“元朝”的國號,而自稱“韃靼”,這也是錯誤的。蒙古人誠然不再用漢文與漢人的官名,然而對于“大元”的傳統,卻未忘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阿克陶县| 老河口市| 沈阳市| 江西省| 金华市| 太康县| 遂川县| 南平市| 五大连池市| 自贡市| 青州市| 新蔡县| 阆中市| 泗阳县| 格尔木市| 华阴市| 滨海县| 桑日县| 徐汇区| 贵州省| 呼图壁县| 资源县| 东辽县| 杂多县| 南昌县| 乡宁县| 大同市| 阿合奇县| 凌源市| 西藏| 平湖市| 靖远县| 深泽县| 抚顺市| 高碑店市| 曲周县| 宝应县| 满洲里市| 碌曲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