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元史
  • 周良霄
  • 2825字
  • 2020-03-26 17:15:53

第四節(jié) 文化習(xí)俗

現(xiàn)有資料表明,12世紀(jì)蒙古草原諸部,無論是出自突厥或東胡文化系統(tǒng)的諸部,在語言、風(fēng)俗等各方面,都是大體相接近的。剌失德丁在總敘現(xiàn)今稱為蒙古的那些部落,但在古代,這些部落各有其特殊名稱的札剌亦兒,斡亦剌惕、塔塔兒等部落時,指出“他們的外貌和語言與蒙古人類似”《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148頁。。在敘及塔塔兒時,他進(jìn)一步指出來:塔塔兒的外貌、形狀、稱號、語言、風(fēng)俗習(xí)慣和舉止與蒙古部彼此相近,“盡管在古代,他們的語言和風(fēng)俗習(xí)慣略有差別”《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167頁。。斡亦剌部與蒙古部的語言相同,但畢竟也少有差異。如蒙古人稱刀子為乞禿合(kitūqeh),而斡亦剌惕人則讀為木答合(m(u)d(a)eh),“諸如此類的詞語還有許多”《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193頁。。兀剌速惕、帖良古惕與客思的迷等部落“類似于蒙古人”《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201頁。。乃蠻部的“習(xí)俗與蒙古人相似”《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224頁。??肆也俊霸陲L(fēng)俗、習(xí)慣、方言、詞匯上彼此相近”《史集》第1卷第2分冊,第144頁。。汪古部很特別,“但與蒙古人相類似”《史集》第1卷第2分冊,第229頁。。由此可見,在當(dāng)時的草原上,雖然是諸部壁立,但他們在經(jīng)濟(jì)生活乃至語言文化、風(fēng)俗習(xí)慣等方面都已相似。正是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成吉思汗的統(tǒng)一事業(yè)才有可能完成。當(dāng)時的蒙古部尚無文字,但乃蠻部已使用畏吾兒文字的印信,可證畏吾兒文至少在鄰近的乃蠻部中已有一定程度的流行。這無疑也是后來制蒙古文字時以畏吾兒語書“國言”這一辦法的必要基礎(chǔ)。

當(dāng)時并無法律,但一些從古以來自然形成的習(xí)慣與宗教禁忌在他們中是普遍嚴(yán)格地奉行的。他們中有一些是保護(hù)共同生活環(huán)境、保障社會生產(chǎn)而自發(fā)形成的禁條。如禁止破壞植被,禁止亂遺火種,“草生而?地者,遺火而爇草者,誅其家”。水源是寶貴的,因此脫去衣服在河中沐浴或在河中洗手等臟污飲水的行為被嚴(yán)厲禁止。另一些則是特殊、奇怪的迷信:每一宮帳的門限是家的象征,出入時腳碰及它被認(rèn)為嚴(yán)重的不敬,與拾遺者、箠馬之面目者,相與淫奔者一樣,視為重罪,誅其身。火是純潔與神圣的象征,他們相信,讓人和物從兩堆火之間通過,便可以凈化,祛除不祥或不潔。灶火是家庭的主宰,“拿小刀插入火中,或甚至拿小刀以任何方式去接觸火,或用小刀到大鍋里取肉,或在火旁拿斧子砍東西,這些都被認(rèn)為是罪惡。因?yàn)樗麄兿嘈?,如果做了這些事,火就會被砍頭。同樣的,倚靠在鞭打馬的馬鞭上(他們不用踢馬刺,而用馬鞭),用馬鞭去接觸箭,捕捉或弄死小鳥,用馬籠頭打馬,用另一根骨頭去打碎一根骨頭,把奶或任何飲料或食物倒在地上,在帳幕里面小便,所有這些,也都被認(rèn)為是罪惡。如果一個人故意做這些事情,他就要被處死。如并非故意,他必須付一大筆錢給占卜者,占卜者即為他滌除罪惡?!薄叭绻魏稳顺匀胍豢谑澄铮捎诓荒苎氏氯?,而把它吐出口外,那么,就要在帳幕下面挖一個洞,把他從那個洞里拖出來殺死?!?img alt="《出使蒙古記》,第11—12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食而噎者,口鼻之衄者,罪其心之不潔。軸毳簾而外者責(zé)其心。系韃主之頸、騎而相向者,其左而過則謂之相順;食人以肉而接以左手則謂之相逆。酌乳酪而傾器者謂之?dāng)嗪?。遭雷與火者,盡棄其資畜而逃,必期年而后返?!?img alt="《黑韃事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他們非常害怕雷,“韃人每聞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軃避狀”《黑韃事略》。,留在帳篷里不敢出外。他們相信,“如果把酒或酸馬奶、淡奶和酸奶灑出在地上,閃電多半會打在牲畜身上,尤其是馬身上。如果灑出了酒,那就會發(fā)生更嚴(yán)重的后果,閃電準(zhǔn)會打到家畜身上或打到他們的家里。由于這個原因,〔蒙古人〕做所有這些事時,都很小心謹(jǐn)慎。如果有人從腳上脫下氈襪,想在太陽下曬干它,那也會發(fā)生上述那種災(zāi)禍。因此,他們要弄干〔自己的〕氈襪時,就把帳幕之頂遮起來,在帳內(nèi)〔將它〕晾干。”兀良合部落人則不一樣,每“當(dāng)閃電大作時,他們就咒罵天,咒罵烏云,咒罵閃電,并向它們喊叫。如果閃電落到牲畜身上,牲畜倒斃了,他們就避開它,不吃它的肉。”《史集》第1卷第1分冊,第255—256頁。他們還有這樣一種迷信:從來不從他們?nèi)サ穆飞匣貋?。“再者,?dāng)一個斡耳朵曾在一個地方安置時,在它搬走以后,只要那里有任何曾經(jīng)燒過火的痕跡,就沒有一個人敢經(jīng)過它曾經(jīng)安置過的地點(diǎn),不管是騎馬還是步行?!?img alt="《出使蒙古記》,第205—20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他們在顏色中尚白,以白為吉。《輟耕錄》卷1《白道子》。起居中尚右“其位置以中為尊,右次之,左為下”《黑韃事略》。。這些習(xí)俗與迷信,對后來元朝的儀禮法律都帶來影響。

除去乃蠻、克烈、汪古等部很早便流行景教信仰外,在蒙古部及森林民中主要流行薩滿教。這是一種原始的萬物有靈信仰,把日月、雷電、山川、土地和樹木等等都奉為神靈,而天則是高出于一切的尊神?!捌渌鬃罹刺斓?,每事必稱天?!?img alt="《蒙韃備錄·祭祀》。"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其常談必曰托著長生天底氣力、皇帝底福蔭。彼所欲為之事,則曰天教憑地。人所已為之事,則曰天識著,無一事不歸之天。自韃主至其民無不然?!?img alt="《黑韃事略》。此處“皇帝”云云,當(dāng)然是指成吉思汗建國后的情況,但這種信仰無疑是早已存在的。"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蒙古語稱天曰騰吉里(t?ngri)。永生的天帝(長生天)是人間命運(yùn)的最高主宰。禮拜太陽神是大聚會中的一項(xiàng)重要儀式。月亮的運(yùn)行同他們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捌鋼袢招惺聞t視月盈虧以為進(jìn)止(朏之前、下弦之后,皆其所忌)。見新月必拜。”《黑韃事略》。此處“皇帝”云云,當(dāng)然是指成吉思汗建國后的情況,但這種信仰無疑是早已存在的。“當(dāng)天空出現(xiàn)新月,或月圓時,他們便著手去做他們愿意做的任何新的事情,因此他們稱月亮為大皇帝,并向它下跪祈禱。他們并且說:太陽是月亮的母親,因?yàn)樵铝潦菑奶柲抢锏玫剿墓廨x的。”《出使蒙古記》,第12頁;參見同書,第73頁注11。他們把牛黃馬寶稱之為札答(jada),認(rèn)為是一種靈異的東西,借助它便可以立致風(fēng)雨。他們稱地神曰額禿該(?tüg?n)。它是保佑其子女牲畜田禾的尊神,大受禮敬。他們用氈裁成人形的偶像,放在帳幕門戶的兩邊。“在這些偶像下面,他們放一個以毛氈做成的牛、羊等乳房的模型,他們相信這些偶像是家畜的保護(hù)人,并能夠賜予他們以乳和馬駒的利益?!?img alt="參考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jì)》上冊,第246頁;《出使蒙古記》,第9—10頁;同書第73頁注10;《元史論叢》第1輯邵循正《釋Natigai Nacigai》。"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每年四月九日草青和重九都要舉行重大的祭祀儀式,以謝天庥。

占卜是薩滿用來預(yù)卜吉兇的方法?!捌湔俭邉t灼羊之枚子骨,驗(yàn)其文理之逆順而辨其吉兇,天棄天予,一決于此,信之甚篤,謂之燒琵琶。事無纖粟,必占,占不再四不已。”《黑韃事略》。所有吉兇、進(jìn)退、殺伐等都是通過占卜來決定。在經(jīng)過燒炙的羊肩胛骨上,如果裂紋是直的,便是預(yù)示事有可行;如果是橫紋,或是裂成碎片,則是兇兆,神不予可。《出使蒙古記》,第183頁;參看同書,第251頁注115。蒙古語巫師稱哈木(qam),薩滿巫師是執(zhí)行占卜,交通天神、禱告風(fēng)雨、驅(qū)除邪異和醫(yī)治疾病的宗教代表者,在生活乃至公共事務(w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蒙古人的葬俗:刳木為棺,不封不樹,而把附近地區(qū)目為禁地。貴族中殉葬之風(fēng)盛行。這同突厥風(fēng)俗有明顯的差別。突厥人實(shí)行火葬,然后把骨灰埋葬,墓上樹立石像,石像的周圍安放石塊,即所謂balbal,石塊多少即表示他生前殺人的數(shù)字。北宋人文惟簡記北部風(fēng)俗,說女真人對死者“則以木槽盛之,葬于山林,無有封樹。”文惟簡:《虜廷事實(shí)》(《說郛》卷8)。這同蒙古相近。這種葬俗很可能便是蒙古人在額爾古納河上時的舊俗的遺留,因此與其東鄰?fù)ü潘谷讼嘟?/p>

在服飾方面,男子服窄袖袍,左衽,剃三搭頭,辮發(fā)?!霸迫钫?,環(huán)剃去頂上一彎頭發(fā),留當(dāng)前發(fā),剪短散垂;卻析兩旁發(fā),垂綰兩髻,懸加左右肩衣襖上,曰不狼兒。言左右垂髻,礙于回視,不能狼顧?;蚝限p為一,直拖垂衣背。男子俱戴耳墜?!?img alt="《心史·大義略敘》。"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A6DAF/1631795400539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83143-k7kXXROMbhMWz7eZW2Z6uGPgn6NyeD1u-0-24456d76d2a74edcc6c884084401fd2f">婦女戴固固冠(bo-qtaq)參看《出使蒙古記》,第71頁注5。。所有這些風(fēng)俗習(xí)慣,包括前節(jié)所述之某些氏族制度的殘余,在大蒙古國以及元朝時期,雖然有些消失了,有些有了改變,還有一些在作為征服與統(tǒng)治者的蒙古人中頑強(qiáng)地保存下來,對元朝社會的各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浦县| 武山县| 宣恩县| 吉林省| 延寿县| 麦盖提县| 株洲市| 施甸县| 油尖旺区| 无棣县| 靖远县| 普洱| 平遥县| 长治市| 上栗县| 定南县| 普格县| 西华县| 娄底市| 梧州市| 新郑市| 西充县| 衡阳市| 浦城县| 阿尔山市| 务川| 绵竹市| 灵璧县| 买车| 峨眉山市| 柯坪县| 凤翔县| 仲巴县| 奉化市| 札达县| 河源市| 广饶县| 沁阳市| 班戈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