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元倫理學導論(第2版)
- (英)亞歷山大·米勒
- 335字
- 2020-03-30 17:20:51
1.2 認知主義與非認知主義
考慮一個特定的道德判斷,比如“殺人是錯的”。這個判斷表達了何種心理狀態?有些哲學家認為道德判斷表達的是信念(belief),稱它們為認知主義者(cognitivists)。信念具有真假:它們是適真的(truth-apt),或者說適合依據真假進行評價。所以在認知主義者看來,道德判斷可以為真或者為假。與此相對,非認知主義者認為,道德判斷表達的是諸如情感或欲望這樣的非認知狀態。欲望和情感不是適真的,因此道德判斷不能為真或者為假。(注意,盡管“我有喝一杯啤酒的欲望”可以為真,“我有看到英國奪得世界杯的欲望”可以為假,這并不蘊涵著這些欲望本身可以為真或者為假。)認知主義和非認知主義之間的爭論,很大程度上是本書的核心內容:第3—5章關注非認知主義及其問題,第2章以及第6—10章則討論認知主義及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