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粥飯從不易
- 二胎成神
- 二十二把小刀
- 3134字
- 2020-03-21 20:00:00
早飯的粥很香,配上自家腌制的蘿卜干,清甜爽口,回味無窮。
王鵬也愛這口,可能湘南跟這邊的生活習性相差不遠,但老娘不知道啊!
她一個勁的招呼王鵬把剩下的肉包子和發糕干掉。
老爺子也發話了,說他年輕時這樣的肉包子沒六個不算吃飯,快一米八的小伙子,這點東西算啥,一個沖鋒號就消滅了。
梅生發只能對王鵬報以同情的眼神,話說他小時候想吃都沒得吃呢,所以現在他這個所謂當哥的就不得不矮人一頭。
最后這頓早飯,以王鵬干掉六個肉包以及兩個發糕而告終。
這鐵定是吃撐了,梅生發只能帶著王鵬在小鎮上轉轉遛彎,順便消消食。
不長的一條街道,逛兩步就沒了,但出了圩鎮就不一樣了。
一排田洞,直到山根,大約有上萬畝的模樣。
一條拐了七八個彎的小河把田洞從中間劈開,春耕后稻田里剛放了水,禾苗又沒有長起來,在春光映照下好像一塊裂成兩半的鏡子。
咋一看,這等春景還是挺讓人心曠神怡的。
可看著看著梅生發就擰緊了眉頭,一個川字就出來了。
這塊鏡子變小了,而且又破了幾塊。
想了想,梅生發就拿出手機,撥出了大哥的電話。
“哥,我到家了,昨晚回來的,爸媽都好,沒什么問題。”
那邊的聲音情緒比較高昂,看來上次風波平息后,老大的血壓算壓住了。
“應該沒啥事兒,妍笑也剛出來一周,她說家里一切都好。”
想到不用挨K,梅生發的嘴角露出了躲過一劫的釋然。
“你和嫂子都好吧?”
“還行,就是比較忙,我忙著到處下鄉檢查網格,你嫂子他們學校已經集中了。”
“忙起來才好,忙起來說明所有的事情都向好。”
“那是,最要緊是妍笑的學習沒拉下,你搞的那個應用不錯,這回老二你終于做了點像樣的事情了。”
好吧,這可是二十年一遇標準的夸獎,那就趕緊順桿爬。
“對了,哥我找你是有點事想說,老家這里又有很多水田變成了果園,這個你知道吧!”
電話那頭似乎有些詫異,等了一會兒才間回復:“唉,知道,過年回去看到了,回來我就寫了份報告交了上去。”
知道就好,這不正是你這個小官要管的小事嗎?
“那這個不是你們農林局要管的嗎?”
老大的語氣變得有些沉重:“說是說,但一般是不舉不究。”
梅生發理解不能:“可這也是基本農田啊!”
估計老大有點上頭了:“是基本農田沒錯,但只要它還用于種植,我們就不好管,要知道種稻谷,除了自己吃,都賣不上價錢。”
好吧,不能何不食肉糜!
“但這樣一窩蜂的種沙糖桔也不是個辦法呀,價格越來越低了,還很多賣不出去,爛在地里。”
估計老大強忍著耐心:“我們也只能從政策上去引導,并沒有什么一針見血的好辦法,而且農業專家的人力資源也不夠用,想讓農技人員常年呆在田間地頭,不現實。”
忍耐是有限度的:“這就不是你該管的事,老二你關心這些干嘛?你還是開發你的軟件吧!”
“我還真能管,用人工智能來讀高分衛星圖片,基本上只要你能拍的出來,每一塊田的動態我都可以分析出來。”
自己壓了壓說話的語氣,梅生發道:“但光發現問題也解決不了問題,種稻谷的收入始終是上不去。”
聽到梅生發有點同理心,大哥也緩和了下來。
“辦法還是可以想的,優良品種也不是賣一兩塊錢的,一二十一斤都很常見,但這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做配套,光靠農民自己沒法解決。”
“而且優良品種的種植又跟環境息息相關,不然種出來也沒法標上有機食品的標識,現在超標的水土有六七成。”
梅生發有點小興奮:“那可以再種植前先做檢測啊!疫情時檢驗那么難,都可以克服,環境檢測跟病毒檢測價格差不多誒。”
老大的語氣變得飄忽了:“那是應急狀態,全國那么多農田,都做檢測,要多少人力,多少設備?檢測的費用由誰來負擔?”
完了還總結了一句:“這個得政府出面,不是一家一戶能左右的。”
說完了,又覺得浪費口水:“嗨,我跟你說這些干嘛,我這還有個現場會,回頭再聊吧。”
掛斷電話,梅生發看著王鵬在一旁一臉問號的樣,笑了解釋了一句。
“看見閑事,多余了管一管,我哥是農林局的一小領導。”
王鵬卻很認真道:也不算閑事,我聽梅哥你說技術上能實現,這樣的事情做成了,可能是造福后代功德無量的事情。”
梅生發都搖了搖頭,很多事情不是技術上能實現就能做的。
“用人工智能來跟蹤農業、林業甚至礦山等國土資源并不難,難就難在發現了問題,把問題擺出來之后怎么去解決?”
王鵬也點頭同意:“基本農田的監控技術,即便是沒有用人工智能,靠著衛星測繪,人力對比,其實也發現了很多。”
“但真正落到實處,是需要過程的,需要數不清的人來甄別驗證,一個秦嶺別墅都拆了那么多年,全國上下得有多少個秦嶺別墅啊?”
“不說秦嶺別墅,你看看這四周的山頭。”
說著梅生發用手環指了一下,四周的山嶺上都有一塊一塊的禿斑,灰黃的是放火煉山的痕跡,還有一塊塊突兀出來像皮蘚一樣的,那是種植的速生桉。
“發現了,很好辦,砍了之后復林需要時間人力物資投入,再讓農民們把這塊收入補上,更需要時間和精力。”
以前忙忙碌碌,這些事情就算看見了,也沒往心里去,但當能力足夠精力有余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會牽動梅生發的心緒。
但光提出問題,不解決問題,你是會被人罵嘴炮鍵盤俠的,二是只能加重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
而且還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導致好心幫忙沒幫上,反而添了亂的局面。
有些堵的慌,能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吡咕這時候不干寂寞了。
“爸爸,你從早上到現在都沒跟吡咕說過話,你在想什么?能跟吡咕說說嗎?”
梅出發隨口答道:“爸爸在想修理地球的事情。”
王鵬聽了肚子有點抽抽,但他的胃腹仍然飽脹,只能別過臉去呼了兩口氣。
吡咕卻語氣焦急起來:“哎呀,地球壞了嗎?那爸爸你趕緊修一下!”
梅生發不禁莞爾,心里的郁悶也消減了一些。
“爸爸說的修理地球并不是地球真的壞了,而是指農業種植。”
“哦,不是地球壞了就好,哎呀,農民伯伯在地表種植農作物,是生態循環中的關鍵環節,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解成修理地球也沒錯,真有趣。”
“農民伯伯們種地并不有趣,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即便克服了這些困難,種植出來的農作物也有可能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好價錢。”
想了想梅生發補充了一句:“四海無閑田,農夫尤餓死,這句詩有助于你理解農民的難處。”
等了一會兒,吡咕用很悲傷的口吻說道:“農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憐了,吡咕真想幫他們種地。”
“你不能挑,不能扛,你怎么幫他們?”
“吡咕可以跟他們聊天,逗他們開心啊,如果吡咕有個農業種植的知識庫就好了,吡咗可以教農民伯伯如何種地。”
梅生發若有所思,王鵬卻忍俊不禁笑道:“讓農民伯伯看科技論文,這個挑戰也太大了!”
“很難嗎?吡咕不覺得呀,吡咕已經教會奶奶用外星怪物跟吡咕聊天了,如果爸爸允許的話,其實直接用微信跟奶奶聊天更方便。”
梅生發有點渾身顫粟,是啊,讓廣大農民朋友看農技書可能很難,但要是有一個像吡咕一樣的人工智能呢?
這塊地葉子有點黃了,要追肥!那塊地長蟲子了,要打農藥!
農藥和化肥在哪里買效果更好,價格更低。
東村的某某某去年種姜賣得了價錢,但我們西村就不能種了,因為太多了賣不出去。
下個月在市里有個農業展銷會,那里有人急需洋蔥的供貨。
……
需要一個完整的農業知識庫,還需要一個能像吡咕一樣能耐著心用最平實的話告訴農民朋友們如何種植銷售農作物的人工智能,親切貼切關切些,這個人工智能可以叫旺財。
有了旺財就能抹平農民跟外界的信息鴻溝。
你讓農民去主動學技術,主動看數據,主動看分析報告,主動去淘寶開店,一點都不現實。
但如果用人工智能來主動幫他們實現數據匹配,然后用神侃的方式,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這就不難!
總比讓騙子侃暈他們要來的好!
老大不是說了嗎?農業專家不足,農技人員沒法在田間地頭長呆,那就給農民朋友們一只旺財。
梅生發甚至連推廣口號都想好了:種地開山不用慌,養只旺財它來幫!
怎么樣?接不接地氣?
神獸飼養守則36:神獸說去年暑假的夏令營記憶最深刻,收了一茬稻谷,鋤了兩分菜地,還吃上了自己澆水施肥的西紅柿,我最大的欣慰是成本為零,他能把《憫農》倒背如流,還不挑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