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恩成功地成為“凌云”培訓機構的合伙人,可也將他死死地捆綁在培訓機構這根“稻草”上,心甘情愿地耕耘著。
不到三年時間,林振恩將“凌云”培訓機構規模擴大了一倍。沿海城市家庭普遍富裕,家長們不在乎錢,恨不得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全才,什么英語呀、音樂呀、美術呀、書法呀、舞蹈呀、跆拳道呀……可使勁地造,各種教育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多得象天上的星星,數不過來。
難怪專家說:“這是教育培訓機構的黃金時代。”好多專家都胡說不道,被大眾罵為“磚家”,可這個專家的話林振恩比較認同。
各種類型的教育培訓機構都賺得盆滿缽滿,數錢數到手抽筋。“凌云”培訓機構也不例外,賺了不少錢,可喝水不忘掘井人哪,咱中國人講的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林振恩讓哥們拿大頭,自己拿小份。
這些年積了一些錢,一部分寄回老家造了三四間新房,改善了家人生存環境;一部分積蓄著,夢想買套房子,成為新的當地人。可嚇煞人的高房價,把他一掌拍醒,沒有房子就沒有戶口,沒有戶口就成不了當地人,成不了當地人就找不著姑娘,找不著姑娘他只能單身著,就這么簡單的邏輯,卻能讓人愁成小老頭,白了少年頭。回老家成家倒是挺容易的,可他不甘心如此度過一生。
林振恩同穆陽萍的相識應該屬于哲學的范疇,是偶然中的必然。他所教的英語培訓班中有一個叫洋洋的小男孩,他四歲,放學后總是最后一個被接走。機構規定學生沒有全部被家長接走,老師不得提前離開,所以他只能耐心陪著。
穆陽萍來接洋洋,林振恩喊道:“洋洋,你媽媽來接你了。”
穆陽萍笑笑說:“謝謝!”
后來又換了一個女人來接洋洋,洋洋高興地喊著媽媽跑過去,撲在女人的懷里撒嬌。
這怎么回事?好奇心促使他要問個明白,第二天碰到洋洋時,他問:“洋洋你有兩個媽媽?”
洋洋被問住了,傻傻地盯著他不知如何回答?
林振恩意識到自己問錯了,狠狠地抽了一下自己,蠢啊,怎么會問出這樣白癡的問題呢?真是有失老師的水準,他趕緊轉變著方式問:“昨天接你的是你媽媽嗎?”
“嗯。”洋洋說,他奇怪老師怎么問這種低下的問題,不是我媽難道是你媽呀?
“那以前接你的那個漂亮女人又是誰呀?”林振恩接著問。
“那是我媽媽公司里的老板。”
“你能確定?”
“老師什么叫確定?”洋洋問。
又犯錯了,林振恩懷疑自己的智力是不是越來越下降?他好象聽某一專家說過:“沒有女人的陪伴,男人的智力會下降。”媽呀,要是這種說法是真的,他目前正是這種狀況。
“意思就是你說的是真的嗎?”
“是真的,她就是我媽媽廠里的老板。”
這回聽明白了,也清楚了,公司的老板替員工接孩子,有點意思。
后來,碰到穆陽萍又來接洋洋,林振恩主動上前搭訕:“你對員工真好,替他們接孩子。”
“這沒什么?她們不是忙嘛,舉手之勞。”
瞧!回答多么大氣呀,難怪這里的私營企業這么發展,人家有胸懷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啊!士為知已者死嘛!林振恩好感之心油然而生,他主動要求:“要不,你加一下我,如果碰到孩子有事好聯系。”
“行啊。”穆陽萍爽快地拿出手機,相互加了微信。
后來接觸多了,相互有所了解,穆陽萍非常佩服一個外地人來此地打拚,而且將培訓機構做成這等規模和影響力相當地不易,慢慢從惺惺相惜轉為相知的朋友。
知道了疫情,加上大哥一家身在疫情區,每天起床關注疫情態勢是穆陽萍必做之事,網絡上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越來越多,感染的人數也在增加,形勢嚴峻起來。根據以往防“非典”的經驗,她敏銳地意識到購買口罩是當務之急,一看時間已經上午九點鐘了,她迅速起床、洗漱,然后迫不及待地沖出家。
“哎,哎,你干什么去?你還沒吃早飯哪。”穆媽從廚房里走出來沖著女兒喊道。
“回來再說。”穆陽萍頭也不回地跑了。
平時假期時,女兒一直睡到中午才肯起床,今天有點特殊,穆爸爸問穆媽:“女兒說干什么呀?”
“不知道。”穆媽說,她仔細回想,感覺女兒這幾天是有點怪怪的。
“老頭子,你有沒有發現女兒有點不一樣呀。”
“有什么不一樣?”穆爸爸反問她,穆媽媽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反正覺得有點不對勁。
小區旁邊有一家“康之堂”藥店,穆陽萍進去問:“有口罩嗎?”
“有,要什么型號的。”營業員問。
“防病毒傳染的。”穆陽萍說,這方面她不是專業的,只好籠統地說。
“防病毒的需要N95,至少要醫用外科口罩,你要多少?”
“越多越好。”穆陽萍說。
“你等著,我看看。”營業員找著口罩,數了數,說:“N95只有20只,外科醫用還有100只。”
“就這么點呀。”穆陽萍有點失望。
“你可以預訂呀。”營業員說,她看穆陽萍要的數量多,算得上是大客戶,平時口罩少有人問津,當然不能放過她。
“怎么預訂?什么時候能到?”
“500只起訂,大約四五天能到。”
穆陽萍估算大年三十日之前能到,她說:“行,我訂500只。”
“好,交三百元定金。”
辦好預訂手續,穆陽萍說:“店里的我全要,多少錢?”
“N95每只8元,外科醫用每只2元,共360元。”
“好,支付寶支付。”
穆陽萍又跑了附近幾家藥店,口罩存貨都不多,共買了350只口罩。”
看著女兒拎著一大包東西回來,穆爸爸問:“這是什么呀?”
“口罩。”
“喲,你買這么多口罩干什么?”
“廠里有用。媽,我肚子餓啦,早上吃什么?”穆陽萍喊道。
“你平時不是不起來嗎?媽沒有給你準備,要不媽給你煮點面。”
“嗯,煮好了叫我。”
“小懶貓。”穆媽媽說了一句,走進廚房煮面。
穆陽萍給林振恩發微信提醒:“趕快買口罩。”
林振恩立馬回:“買口罩干嗎?”
“經本大師推算,接下幾日口罩會脫銷,不趕緊下手,用時買不到。”
“有這么夸張?”
“聽我的沒錯,我這邊藥店家數少,買了不多,你趕緊盡量多買,分些給我。”
“好的。”林振恩滿口答應,這是獻殷勤獲取好感分的機會,豈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