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許多你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命運。
——小米畫報《生命從容》
人不能完全把握命運,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命運的走向。在與命運相抗爭的過程中,如果放棄,就必然是一種頹廢的狀態,日益消沉下去;如果堅持不懈的斗爭,總有很大的概率破局,至少能看到希望。而希望之于生命,猶如動力的源泉,會持續不斷激勵人們不畏艱難,奮勇前進。
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想做的,但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這是我們逃脫不掉的責任。猶如孩童教育中,一味的寵溺,只會害了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對于好動固執的兒童來說,效果可能很差;這時,家里可能有一黑一白兩種人,一人充當黑臉,一人充當白臉來對孩子進行交道,傳統家庭教育中的“嚴父慈母”大抵有這層意思。用心的不斷的學習,提升父母當好家長的本領,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也許更能成為今后家庭教育的主流。
不想做而必須做的事情,如有抵觸情緒,還是需要完成。不如培養相應的興趣,將抵觸逐步轉變為接納,進而樂在其中,不再為難自己,也是一種變相的解決辦法吧。
歲月靜好,生命的意義在于不停的奮斗,與之對應的是不斷的成績、成就激勵。喜歡糖果的不僅僅是小孩。
05252020204220UTC+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