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與日相伊藤問答節略

初七日,齋國書往。伊藤云:可不遞,只須互換敕書,比較全權憑據,遂將國書抄稿示之。初八日,會晤。伊藤云:貴國敕書全權不足,不能開議。即將英文說帖誦譯一過,告以中國既派全權,一切權利包括在內。伊藤云:這是中國自己所說,與公法不合。又取出東文節略云:全權不足之故,均在其內。告以貴國初復田貝電云:中國派全權大臣持有國書,本國亦派全權與議,中國即照此辦法。茲貴大臣謂:僅有商議之權,定款畫押仍須電署請旨,其權不足。答前此由田貝電詢貴國欲商何款?貴國未復。既不知貴國何意?本大臣豈能不請旨遵行?伊藤云:本國敕書悉照公法辦理,兩相比較,自知不同,告以貴國敕書亦有親加檢閱,果能妥善,即便批準之句,是約本必候諭旨校閱,然后批行。兩國所奉全權多是一樣,若嫌簡略,我可補請電旨。伊云:總以敕書為憑,不照公法,斷不能行。貴國不過試探消息,此時既不開議,仍是仇敵,廣島為屯兵之所,不宜停留。答以仍須電告國家方能回去。伊云:若尚候敕書已來不及,發明電則可不必候回電。告以用美文電田使轉告總署可乎?伊云:可。遂將敕書收回,伊藤復留參贊伍廷芳絮談,據伍回述伊言,日本非不愿和,如中國再派大臣亦無須仍至廣島,詢以滬港,伊皆云不可,沉吟久之,乃云:或在旅順,我既肩任,我不辭勞,將來仍可由田貝電商妥定云。

附 節譯伊藤英文說帖

今日本大臣所行之事,系不得已之舉。中國向不講外交,與鄰相處不肯開誠布公,從前曾有與人定約不肯蓋印,及條約已定,無故不批準之事,皆所派大員權力不足之故。本國恐蹈故轍,是以必須中國所派大員權足定和,方能與議。及聞中國業經派員,本國亦即派本大臣等為全權大臣商議。今貴大臣權力實系不足,可見并非真心講和。彼此敕書不同之處甚多,本大臣敕書系照萬國公法成式,貴國敕書大相懸殊。派貴大臣來商何事,敕書內并未載明,又無定約畫押之權,與定約后批準之語,是貴大臣僅有將所商何事報明國家之權而已。本大臣斷難與議。如云貴國向章如此,本大臣不以為然,既與本國商議要事,即應照萬國公法,不能照中國向章。若既定約,不唯畫押,且應遵守。此事本國并未向中國先說,如所議未必能成,及議定畫押后,視同廢紙,本國皆不肯為,蓋議定之約,彼此均應照辦。如果誠心講和,所派大臣確有切實全權字樣,其聲名位望足將所議各款能邀批準,本國仍可與議云。乞呈覽。

日使致辭(原文)

日本國明治二十八年二月二日,伊藤總理大臣向大清國欽命出使日本國議和全權大臣張樵野、邵筱村兩星使致辭。

原文錄下:本大臣與陸奧大臣等所作處置,非過事吹求,實于理上萬不得已所致,不能歸咎于本大臣等也。自來清國情形于列國勢若水炭,全然離暌,或有時與列國連和,共享升平之福,揆其與二國守信之道,往往有不能克全者。蓋清國常以孤立不羈、猜疑刻薄為政,故其于外洋交涉之端、敦睦鄰邦之道,所必需之公明信實二者,其闕如也,宜矣。(清國欽差大臣交涉事宜,應立約書之件于公然允準之后,卻不肯簽名捺印,甚有于已立之約章并不聲明詳細情由,漫然中止者,歷來實跡不一而足。)由此而觀,足征當時清廷意中并無誠實修睦之心,所委欽差又不與以應行之權。歷觀往事,莫不比比皆然。我政府有鑒于斯,故與清國欽差若無定議全權及一切便宜行事者,絕不開議,免勞往返。當聞欲來議和時,已預先聲明,清國所派欽差不可不加以定議和局簽名捺印之全權一款,而清國已恪遵此款,準派全權大臣前來我國。我大日本天皇陛下確認無疑,故特派本大臣與陸奧大臣會同清國欽差全權大臣共商和局,并賜訂立草約簽名捺印之權。清廷既經允遵特派全權大臣,而兩閣下委任之權殊不完全者,足見清廷之意尚未切于求和。觀昨日兩下對調之委任諭旨,殊不待判斷。其懸殊之處,已彰明昭著。竊思今日之事非泛常可比,我帝國所派全權大臣系文憲諸邦通用之全權,毫無指疵之處。顧清國于全權委任應有諸項權利幾乎全無,加之兩閣下攜帶之委任諭旨,與閣下等所應陳應爭之條款亦不明載,又不與以訂立草約簽名捺印之權,且與閣下議定和局應行事宜,清國皇帝陛下于事后批準亦未提及一語。然則所委閣下等之職權,不過探聽本大臣與陸奧大臣陳述之言,歸報貴國政府而已。事既如此,本大臣斷不能再行續議也。或云,今番之事于向來成例并無不合,本大臣絕不能照如此解說,即足以重續前議。至于清國內地之例,本大臣原無容喙之權,然關系我國交涉之件,則清國向來成例,顯違列邦公正交際之義,所有不洽正理之處,非獨本大臣之權利,可以主張裁抑,亦本大臣之所應為也。況易干戈而為玉帛,系至重至大之事,今者重啟輯睦,再續邦交,與訂立和約,固有一定不易之意旨。至互相訂立之后,猶期有克踐斯盟之誠衷也。講和之事,我帝國雖無反向清國求就之理,然我帝國重體上天好生之德,免致生靈涂炭之苦。清廷如履至當之道,以與我國言和,則我帝國亦當重修舊好。若徒托空談,止成虛約之議,則本大臣再不敢聞命。至我帝國與所立之約章,必期實踐,斷不食言,故不得不向清國要以確實堅守盟約、永無爽信之據。故清國如果切實求和,其使臣必須委以實在全權,且須擇素有碩望之大員當斯重任,與所訂立之約章,確能保其實踐無詐,則我帝國自可允其議和再不堅卻也云爾。

照譯伊藤、陸奧面遞東文節略

大日本帝國政府曾由駐扎東京及駐扎北京之美國公使,謂講和必須簡命大臣帶有全權足以締結和好之事,屢經聲明,然本月初一日,由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所知照之全權字樣憑據,就其所發之趣意,不得不謂為欠臻妥當之極。何則以該字樣與委畀全權,諭內不可缺之,要者有不完備者耳。大日本帝國政府之所見仍與前經美國公使所言明之處并無所異,因以帶有大日本國皇帝陛下授予適正完全全權敕書之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與單帶有會商事件咨報總理衙門請旨遵行敕書之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會議,敕書不同,不能應諾,是以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謂此回會議不得不于此為止云云。乞呈覽。

節譯駁復伊藤函

本日會晤貴大臣宣讀說帖,并將節略備述不能開議緣由,屬本大臣早日出境,本大臣出境之前應函達存案。昨互換敕書后,貴大臣屬將所奉全權職任開明備文,本大臣已備漢、洋文,詳言又面告,如條約議妥,本大臣即可畫押。前日面交國書實為確據,此項國書原應面遞,唯不見允,中國情誼不能遽達,至敕書所論電達請旨,亦與貴大臣畫押之權毫無出入,但望速辦所畫之約而已。前貴國以此詢駐京美使總署,即明言本大臣有商議畫押之權。本日本大臣復面商,如以敕書簡略,可電奏補足,貴大臣又不見允。查中國敕諭往外國議約,其格式向與此同,各國從未挑剔,貴大臣說帖多有譏訕之詞,本大臣系欲仍復舊好,不煩置辯。本大臣竭誠將事,冀釋兩國之嫌,則我國家美意乃遽中止,誠為可惜。議和大臣向有應得權利,本大臣不能照享,實出意外。貴大臣既不準發中國密電,又據貴外部官員來言:接有中國致本大臣密電,如不以電書送交譯看,此電不能送來。本大臣未出京時,駐京美使謂公法不能阻止往返密電,今情形迥異。唯前荷貴國迎送接待,本大臣現將出境,理當鳴謝云。乞呈覽。

(《使日張蔭桓邵友濂奏奉國書至廣島日以使權不足不能開議回滬鈔呈日廷敕書及問答電》,《清季外交史料》卷一〇六;《日使致辭》,選自《萬國公報》1895年3月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无为县| 华安县| 浪卡子县| 南康市| 苍梧县| 轮台县| 盘锦市| 镇赉县| 讷河市| 青神县| 临武县| 资中县| 尼木县| 陵水| 巨鹿县| 永和县| 宣恩县| 钟祥市| 老河口市| 三明市| 丹东市| 金川县| 昭觉县| 梁河县| 米脂县| 长子县| 徐水县| 大足县| 龙南县| 阿勒泰市| 北流市| 拉萨市| 克什克腾旗| 牙克石市| 南华县| 苏尼特右旗| 宣汉县| 通辽市| 博白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