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安,寶貝:睡前胎教故事
- 一一媽媽
- 1050字
- 2020-03-04 18:21:46
為什么要在睡前講故事
睡前是講故事的最佳時間
科學證明,給胎寶寶講故事,睡前最為合適。睡覺前是胎寶寶聽覺神經最敏感的時間。此時,孕媽媽已經吃完晚飯,并且休息了一會兒,精神狀態正在慢慢恢復。孕媽媽可以坐在沙發上,或是躺在床上,讓準爸爸播放些音樂,給寶寶講講故事,或者一起哼唱兒歌……這樣既能放松情緒,又能進行胎教,一舉兩得。
胎寶寶能聽見外界的聲音
有些細心的孕媽媽可能會發現,嘈雜聲或汽車喇叭聲常常會引起頻繁的胎動,這意味著胎寶寶能夠聽見外界的聲音。對于外界的聲音,胎寶寶會產生心跳加速、胎動等反應。可見,胎寶寶是可以感知到聲音的。當孕媽媽大聲說話時,胎寶寶也會在腹中活動,對孕媽媽的聲音做出反應,即使不理解孕媽媽的話,也能感覺到音調和音量的變化。由此可見,通過講故事讓胎寶寶熟悉準爸爸和孕媽媽的聲音,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胎寶寶的記憶力非常神奇
研究表明,胎寶寶是具有記憶力的,準爸爸和孕媽媽千萬不要以為胎寶寶什么都不知道。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讓新生兒聽媽媽的聲音和別的女人的聲音的錄音。結果發現,當新生兒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時,吃奶就會更加起勁,這表明他記住了在子宮中經常聽到的聲音。當人們讓新生兒聽媽媽在懷孕最后幾個星期中經常聽的音樂時,嬰兒的心律也會發生變化,而且在他哭的時候,聽到這段音樂就會平靜下來。可見,胎寶寶是有記憶力的,出生以后甚至能夠回憶起以前聽過的聲音。

故事能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培養胎寶寶的想象力、獨創性以及進取精神,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講故事。充滿感情的朗讀,將故事中的幻想世界在大腦中描繪出一個個具體的形象,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地將故事傳遞給胎寶寶。講故事時可以選擇一些有意思的內容,最好是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還可以給胎兒朗讀一些兒歌、散文等。內容不應長,宜有趣,切忌引起恐懼、驚慌。
讓寶寶在文化氛圍中成長
給胎寶寶講故事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胎教內容。講故事時,準爸爸和孕媽媽應把腹內的胎寶寶當成一個大孩子,用親切的語言娓娓道來,通過語言神經傳遞給胎寶寶,使胎寶寶不斷地接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文化氛圍中發育成長。
故事讓寶寶受到美的熏陶
準爸爸和孕媽媽在講故事時,不僅可以讓胎寶寶從對故事的描繪中體會世界的美好,使胎寶寶感受到詩一般的語言、童話一樣美的仙境,還能讓胎寶寶“看”到故事中所繪的圖畫,“欣賞”具有感召力的藝術作品。最重要的是,準爸爸和孕媽媽在講故事時,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變化多種音調,既可以讓胎寶寶感受聲音變化的魅力,也有利于胎寶寶熟悉準爸爸和孕媽媽的聲音,增強情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