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三郎婚事
- 佞相傾國
- 菁華
- 2060字
- 2017-03-02 19:20:00
幸好因為安樂公從衙門中歸來,這尷尬的氣氛沒有持續多久。
“云娘拜見舅舅。”憶安看見一個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進了劉老太太的屋子,就知道這一定是她的舅舅,朝中最顯貴的人——安樂公劉莽。
“你便是姐姐留下的孩子吧!”劉莽沒有像劉老太太一樣失態,但是他眼中也閃過了一絲難以掩飾的驚喜。
憶安點頭,沒有說話。
“我記得姐姐當時也是你這般大年紀,定下了與你父親的親事,笑著和我還有你小姨說她未來夫婿的才干。”安樂公的眼神已經失去了焦距,顯然是想起了往事。
“云娘已經記不得母親是什么模樣了。”憶安不想再聽安樂公回憶自己的母親,她這一月多已經聽夠了她母親的“豐功偉績”,但是對于她而言,這母親不過是眾人口中一個德才兼備的女子,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兒媳。
她聽她母親的故事和年幼時聽那鎮上說書人講的傳奇沒有什么兩樣,她已經有些膩煩了。
“你母親年輕時與你現在有八分相似,可惜她沒法看著你長大了。”安樂公也這樣感嘆了一句,他聽出憶安不想再談她的母親,也明白自己這位侄女的心態,便換了個話題,“云娘今年也十四了吧!”
憶安點頭。
“聽說先前姐姐為你定下的那戶人家已經又定下了親事?”安樂公繼續問。
憶安再次點頭。
“那戶人家本就不是什么顯貴,只是那人與你父親是同年,才會有這門親事。”安樂公這句話就是否認了他姐姐定下的娃娃親了。
劉莽已經知道那家人沒有對蘇家準備讓憶安嫁過去做回復。雖然他也明白,作為憶安的外家不應該插手這件事情,但是想到自己的母親對于姐姐的在乎,他還是愿意為這侄女出頭的。
而且,那家也是已經開始沒落了的,若是憶安嫁過去,劉家的臉面也是沒地方放的。
所以他決定親口否決這門親事。
他相信,蘇老太太對于這門親事現在也是不滿意的。
至于讓憶安嫁過去是誰的主意,他大概也能猜到。
這樣的短見一定是后宅婦人,而現在蘇家做主的就是他姐姐的弟妹。
果然是小家小戶出來的,做事這樣不周到!
劉莽在心中暗自嘲諷到。
“這是你姐夫定下的婚事,你隨意插手是怎么回事!”劉老太太聽著這話卻是不樂意了,她不希望劉家站在一個施舍者的角度去對待憶安,那是她的外孫女,不應該被這樣輕辱的。
“母親,那戶人家本來就不算好,姐夫在的時候也是因為同年情誼才許下了口頭婚約,既然沒有婚書,那就是可以不做數的。”劉莽知道自己母親的脾氣,只要他能夠讓她相信這件事情對于憶安有利,她是一定會答應的。
“君子重諾!”劉老太太厲聲說到,“既然是你姐夫定下的事情,你還是不要擅作主張的更改了。”
“現在是他們輕慢云娘,我們不認也是對的。是他們先不義的!”劉莽說到,“再者,三郎年紀與云娘相仿,讓三郎娶了云娘做媳婦不是更好!”
“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劉老太太笑罵道。
的確,如果讓憶安嫁到劉家,劉老太太會更加放心。
她的孫兒是她看著長大的,平時雖然頑劣了些,但是也是不錯的孩子。而且,就憑著兒子對于長女的感情,也不可能讓憶安吃虧。
“父親這是糊涂了,前些時候三郎還在問我二公主的事情呢!”那黃衣女子卻是適時開口,阻了劉老太太與劉莽的交流。
此時劉三公子露出一副感激神色,而憶安則在沉思。
她終于知道為什么劉三公子對于她會有敵意了。
作為一個有心上人的少年,面對長輩可能亂點鴛鴦譜的行為,他是不能反抗的,但是對于可能和他因為長輩的亂點鴛鴦譜而結為夫妻的女子是一定沒有任何好感的。
對于少年而言,這是打破他幻想的第三者,無論是誰都會本能的排斥。
想到這里,憶安對劉三公子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劉三公子看見了,險些站起來,但是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坐了下去。
“三郎年紀還小,他能明白什么?不過是看著二公主與大公主親近,順便問問。”安樂公的臉色不怎么好,畢竟他身處高位多年,已經習慣了別人對于他的安排表示贊同,莫說是說他糊涂,就是說他的決議有些錯誤,他也是不愿意聽見的。
黃衣女子聞言一愣,知道自己失言,垂下頭去,不再說話。
“既然三郎對二公主有意思為什么不和祖母說?”劉老太太聞言又皺起了眉頭,她自認為對于劉三郎疼愛有加,結果這孩子對皇家公主有了意思也沒有告訴她,這行為讓她很是傷心。
“二公主年紀小,她不知事。孫兒雖然喜歡她,但是也想讓她愿意。”劉三郎聞言耳朵都紅了,聲音極小,但是聽得劉老太太大笑。
“原來是三郎心疼人家。”劉老太太笑著說,“三郎放心,如果你有這個意思,祖母就是用盡全力也要把二公主求來給你做媳婦。”
黃衣女子在一旁笑著,表示自己對于這件事情十分贊同。
她的確對于這件事情十分贊同,因為對于她來說,劉三郎尚了公主對她也有好處。
她嫁的是劉二郎,人家都說長輩最疼愛排行第一的和排行最小的。
好巧不巧,這一代劉家三個孩子,她的丈夫剛好居中。
幸好大郎身體不好,她的丈夫才是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的人。
但是,劉三郎身體不錯,天有不測風云,說不定哪天她的丈夫行事出了岔子,劉家轉而培養劉三郎,這對于她而言自然是不想看見的。
如果劉三郎娶了二公主那就不一樣了。
雖然二公主的母族是依附于劉氏的,但是她畢竟是皇家的公主,尚公主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實權的。
劉三郎因為被母親教導的細心,完全沒有對權力產生任何興趣,他自然愿意娶了自己心儀的人,而對于此,劉二郎自然也是樂見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