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有敵意的表弟
- 佞相傾國
- 菁華
- 2040字
- 2017-03-01 19:20:00
憶安下意識的向門口看去,看見的卻是一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少年。
“祖母為什么不用孫兒請安?莫不是嫌棄孫兒了?”那少年說這話時表情十分扭曲,至少在憶安看來,一個與她年紀相仿的少年做出這樣撒嬌的動作真的是……惡心。
不過,她作為外人,也不好說什么,就一直被劉老太太拉著手,聽著這少年撒嬌。
劉老太太好像被這少年喚回了神智,眼神變得清明起來,看見自己握著憶安的手,感到了自己的失態,急急的收了回去,卻又抬了頭看憶安,道:“你就是倩娘的女兒吧!”
憶安知道是那少年的那一句孫兒將劉老太太喚回的,不過,看著劉老太太現在已經完全清明的眼神,她忽然有些可惜。
如果外祖母沒有這么理智就好了。這是她此時內心的想法。
她會萌生這樣的想法也不是偶然,因為她是在隱星谷長大的原因,她聽那些師兄師姐說過癔癥,她覺得,如果外祖母因為母親的死得了癔癥也不錯,至少,她不會像現在這樣,理智的提醒自己,長女已經先自己而去,這樣的打擊,對于任何一個為人父母者都是難以承受的。
如果得了癔癥,在外祖母的世界里就只有母親還安好,她已經兒孫滿堂的“事實”。這樣對于這個苦了一生的老太太也沒有什么不好。
而且,就只由劉老太太的住處來看,安樂公也是一個純孝的人,如果外祖母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母親還活著的假象,安樂公一定會竭盡全力的讓這個假象不被任何人拆穿。
這樣對于外祖母而言,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憶安剛才的行為本來就只是想寬慰這個顯得有些孤寂的老人,既然她已經不能夠通過這個方式寬慰這個老人了,她還是讓這個老人知道,她是她的外孫女,是身體中融入了她的血液的人,現在,她過得很好。
所以,憶安點點頭,沒有說什么。
“原來倩娘的小女兒都這樣大了啊,可惜她看不見了?!眲⒗咸穆曇舨淮?,但是憶安離得近,她的呢喃一字不漏的穿進了她的耳朵。
“外祖母,正是因為母親不在了,所以她才會一直保佑您身體康健,代替她看見長大以后的我啊。”憶安握著劉老太太的手,柔聲說到。
直覺告訴憶安,如果她提起她那已經被埋沒在記憶深處的母親,自己的外祖母就能夠更加有動力的活下去。
因為,在這個時候,她的,生命不止是為了自己而延續,對于一個見過了大風大浪的長者而言,沒有什么比親情更加能夠牽絆住她的腳步了,所以她把已經過世的母親搬了出來。
雖然現在只是第一次見這位外祖母,但是憶安本能的希望她能夠平安喜樂。
或許,這就是親情的牽絆吧。
“聽二郎說,他是靠著你的胎記認出你的?”劉老太太問道。
其實也不怪她,劉二公子寄回劉家的家書只是簡略的說了兩句,并沒有交代的很清楚,劉老太太感興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聽表兄說,是因為我不小心弄臟了衣裳,換的時候剛好被您身旁伺候的婢女的女兒看見了手臂上的胎記,然后詢問我的師父,知道我有一塊玉佩,看過之后,確定的。”憶安見劉老太太對于這個感興趣,她就簡略的說了事情的經過,雖然簡略,但是比起劉二公子家書中提到的已經完整了不少。
“看來是佛祖不愿意讓我孤獨終老,讓你在我入土之前被找到?!眲⒗咸艘宦暦鹛枺硎咀约簩τ诜鹱娴母兄x。
“祖母身體硬朗,即使再過二十年也不成問題,不過的確是二哥運氣好,誤打誤撞倒是把祖母心心念念的表姐找到了?!蹦窍惹叭鰦傻纳倌瓯緛硎亲模锹犚娙胪炼趾鋈痪吞似饋?,道。
“你這皮猴子!我老太婆就是先幾年入土都不為怪,還不是不放心你這脾性!”劉老太太見少年這般反應笑罵道。
“所以我才本性不改,不就是想讓祖母多擔心孫兒幾年,讓祖母更加長壽嘛!”少年聞言笑道。
憶安聽著祖孫二人在那里說話,忍不住笑了。
那少年臉色有些掛不住,干咳了一聲,坐下,不再言語。
“云娘,我倒是忘了?!眲⒗咸l現自己忘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頓了頓,接著說,“那是你舅舅的三子,不成器的皮猴子!”
“表弟好?!睉洶猜勓晕⑿χ騽⑷宇h首。
劉三公子扭過頭去表示自己對于這位表姐的不待見。
“你父親教你的禮節你都記不住了?劉家怎么出了你這樣一個沒規矩的孩子!”劉老太太見狀對于劉三公子她表現十分不滿,“莫不是因為長于婦人之手,你母親對于你又過于溺愛的緣故?”
“祖母,孫兒只是不想理這個惹了祖母傷心掛念的人,關母親什么事!”劉三公子聽見劉老太太說起他的母親,忽然暴怒,絲毫不見剛才對于劉老太太的親近。
憶安在一旁看得心驚,看來劉氏沒有她想的那么簡單。
因為那黃衣女子什么都沒有說,依舊靜立在一旁。
“外祖母,子不言父過,表弟也是想維護舅母?!睉洶惨姎夥諏擂瘟讼聛?,出聲勸導,她不愿意外祖母因為她而和其他人紅臉,特別是和她的子侄兒孫,這會讓她有深厚的負罪感。
“罷了,你母親也是不容易。”聽著憶安的勸導劉老太太的神色緩和了些,或許她想起了她守寡之后獨自拉扯大三個孩子的辛苦往事。
畢竟嚴格算來,安樂公才是真正長于婦人之手的人。
她沒有資格去訓誡自己的兒媳。
劉三公子現在情緒也穩定了許多,不過他不感激憶安,反倒是瞪了她一眼。
幸好劉老太太沒有看見,否則,還有的熱鬧的。
憶安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被劉三公子如此仇視,為了劉老太太不再因為他們兩個而生氣,她也做起了悶葫蘆。氣氛就這樣尷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