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燒、美濃瀨戶燒發掘雜感
前一陣子倉橋要我在彩壺會做一個講演,但我沒有倉橋那么會說,所以幾次都回絕了。后來我回答說我可以先把過去發掘的幾件美濃陶瓷器擺出來,一件一件簡單解說一下。
日本人自古喜歡志野燒陶器。但是志野燒到底是哪兒出產的誰都不知道。一般人都相信是一個叫作志野的人請人在瀨戶燒制的這個傳說。
昭和五年,在名古屋的松坂屋總店舉辦了一個我的陶瓷器作品展。當時來幫忙的荒川豐藏君是多治見人,對美濃國
的事情知道得比較多。他教給我釉料、顏料的知識。我請他利用展覽會期間的余暇時間回美濃去找一些老的釉料,兩三天后他就回來了。那時他帶給我幾片志野燒的殘片。我問他這是什么。他說這就是真正的志野燒。我吃了一驚。一直以來誰都不知道志野燒的窯址。我興奮得馬上就到美濃國去,慫恿荒川君在有可能性的地方挖挖看。沒想到挖出的卻是美濃幾十個窯跡中最古的大萱窯。
能挖掘出志野燒,我很興奮。后來從同一個窯里發掘出志野燒和黃瀨戶,我就更興奮了。然后就一個窯接一個窯地發掘。發掘多個窯址后,我大概搞清楚了美濃窯的秘密。
比如說搞清楚了自古以來茶道很講究的古瀨戶并不是瀨戶產,而是在美濃燒制的。其中我也頗感意外的是,從前有一種黑色的沓茶碗,一直以為是專門為茶道燒制的,數量很少,但卻從久尻窯挖出了堆積如山的沓茶碗。顯然是像做擂缽一樣大量燒制的。而且還發現瀨戶黑茶碗是和擂缽一起燒制的。那么講究的瀨戶黑茶碗竟然是和生活用品擂缽一起燒的!然后也知道了所謂的志野燒也不是專門燒制,而是與黃瀨戶一起燒制的。
另一點令我深思的是,大萱窯的志野燒看起來最具藝術性,最精良。大萱窯的志野燒成為自古以來茶人珍重的陶瓷器的藝術根源。

傳世古織部筒杯
雖然在發掘方法方面受到奧田誠一君等人的批評,但因為發掘,搞清楚了上述問題,算是沒有白發掘。還有一點,發掘區別不了陶瓷器的燒制年代順序。堆成一堆,并不一定就是下邊的時期早,上邊的時期新。從年代上看,其他的繪畫也是一樣,都是時代越古老一般來說越好。二百年前的就比五百年前的差。五十年前的也比現在的好。大萱窯最古,因為古老所以大萱窯的也最好。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大萱窯卻成了被瀨戶窯排斥的陶工的立足之處。瀨戶據傳有三十六窯,一個不漏都發掘了的就是我。那還是昭和二年(1927年)的事情。我當時在瀨戶市一個叫作助的人那里做事,到了冬天,那一帶就有一個獵人打野雞等。那個打獵的在山里亂轉悠,在谷川發現了許多陶瓷片,他覺得附近肯定有窯址,就挖,挖出一些陶瓷就拿到古董店去賣。那個打獵的說要帶我去挖,沒想到就把三十六窯一個不剩地全部挖了一遍。
通過這次發掘和以前對美濃瀨戶的發掘,我知道了瀨戶與美濃瀨戶的年代區別。今天沒有把瀨戶三十六窯的發掘品帶來,但美濃瀨戶卻有與瀨戶燒很相似的東西,大致都能區別開,但其中也有一些就連我這種平時都能看出區別的人也很難看出區別的。大萱窯與久尻窯之間有一個叫作五斗蒔窯的窯。我以為這種瀨戶燒的傳世茶碗都是瀨戶窯產的,可是美濃的五斗蒔窯卻出土了與瀨戶窯產幾乎一模一樣的古色古香的茶碗,而且出土了很多,我當時很吃驚。這使我想到,就在瀨戶三十六窯最為興盛的時期,美濃可能已經有了窯。
最后再說一段技術上的話。因為火的作用或者其他原因,匣缽被燒變形后,里邊的茶碗也會變形。這是自然變形的,所以對我們燒陶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體驗。其他還有很多說不完的話,今天就按事前說好的,在這里只說一些關于發掘的感想。
(19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