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爭辯下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是沒個結果。
時辰不早了,眾人散去。
南宮商看眾人走后留了下來,上前道“四弟,如今父皇不在京都,這代理之事全權由你負責,你是有這生殺定奪職權的。
其次,天佑國力空虛,此時我們不敢應戰,豈不是失了顏面。
再者,四弟你身為太子,卻無軍功傍身,此時出兵正是我們一展雄風的時候,既滅了他國威風,又長我西祁顏面,還能體現身為儲君的氣概和擔當,豈不兩全其美。”
看到南宮華聽到軍功、儲君四字有些動容時,南宮商又接著開口道“如若四弟還有什么顧慮,說出來便是,為兄愿意為你分擔一些。
如若不行,四弟一聲令下,為兄愿意帶你出兵討伐天佑。”
此言一出,便已經是戳到了南宮華的痛點,身為儲君,沒有實權,沒有功勞,也沒能討得父皇的歡心,只靠著這嫡出血脈,這位子真是有些不穩啊。
而且父皇這幾次都和老五走的比較近,就算是微服私訪也帶著他。
想到此處,南宮華的手攥得更緊了。
此時,父皇下令讓我坐鎮皇宮,我斷然是不能親自帶兵的,只是,這出兵的事也不能讓南宮商搶了功勞。
想罷,便臉上掛起來一副笑容,一副兄弟哥倆好的表情,“多謝皇兄一片美意,此事,我自有定奪,就不麻煩皇兄了。”
說著,又抬起了手,做了個送客的動作,“時辰也不早了,皇兄請回吧。”
南宮商見南宮華如此舉止,心里也是了然,便離開了東宮。
看著南宮商走出了東宮,南宮華若有所思,面上雖帶著笑容,卻不達眼底。
南宮華想到國師大人曾經夜觀天象,說太子之星黯淡無光,運勢式微。
衣袖之下,緊握的拳頭捏得更緊了。
此刻,南宮華身邊沒有別人,正好可以想一想對策,如何處理這件事。
良久,南宮華站了起來,走出了東宮,叫人備馬,帶了一些禮物親自去了一趟兵部侍郎府——關璋關大人家。
西祁的兵部侍郎是連接邊境和皇宮的紐帶,直接隸屬于皇上管轄,上通下達,傳遞軍事消息。
本來關璋是不答應兩國交戰的,畢竟皇上不在,這事他也不敢管。
但是太子這一趟,不僅送來了禮物,以示好意;還以太子的身份進行了一番威壓。
關璋回憶了一下太子的話,一想到太子登基之后,自己仕途坎坷,小命不保,更是誠惶誠恐。
思前想后,權衡利弊,現在天高皇帝遠,太子好言拉攏在前,威壓在后,還是先順從太子為好。
即便皇上怪罪起來,這些禮物也是證據。
邊境之地。
一座古老的城墻,佇立于邊塞的土地上。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風吹雨打,那高大古老的城墻,依舊守護著西祁和她的子民,就像那戍邊的戰士一樣,屹立不倒。
那古樸的氣息,正暗示著西祁乃是一個幾經滄桑的大國;那被炮火熏黑了的墻體,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令人生畏。
秦風自從十八歲就和護國大將軍駐守在邊境了,至今已經將近三年了。
秦風待在邊境,跟著護國大將軍學到了不少。武功學識有了提升,野外生存技巧、眼界都有所提高。
本來秦風剛來這的時候,很多官兵看不起他這種官宦子弟,認為他成不了氣候,只是憑借著家族勢力來混個官職。
卻不曾想,秦風愿意從最底層的小兵當起,到現在已經更是當了護國大將軍的副將。
秦風飽讀詩書,妙計連連,那腦子轉得快,可是比一般人靈光,獻出了不少錦囊妙計,在軍營里名聲大噪。
再加上秦風待人謙遜有禮,更是贏得眾人歡心,軍營的兄弟可不少。
于是,這三年里,秦風不光跟著護國大將軍學了不少行軍打仗的制敵之策,還跟著這些人學了不少七教九流的東西。
秦風呆在邊境,雖然曬黑了一些,皮膚也糙了一些,但是整個人精氣神不一樣,成熟了許多。
秦風在邊境生活的這幾年,日子雖然清苦,但也算自由。
駐守邊境的護國大將軍叫穆云天。
當年,穆云天跟著南宮御天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在南宮御天登基之后,被封為護國大將軍。
穆云天看不慣宮中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的場面,更不想參與其中,便主動請纓,到邊境來駐守于此。
如今,護國大將軍駐守在邊境已經二十余年了。
在這期間,西祁和天佑兩國雖有小小的摩擦,但也無傷大雅,可以被很快的解決。
西祁和天佑兩國交好已然一百多年,兩國人民也是很和諧,倘若真的發動戰爭,百姓何其無辜。
雖然這次皇上下令關閉城門,禁止天佑百姓進入,但是我們還是給他們提供了一些吃食衣物,還為他們搭帳篷。
但是,這些人中,不乏好事者,硬要往里闖,好言相勸不成,他們還辱罵我西祁皇帝不通人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
忠心耿耿的大將軍便要武力解決,殺雞儆猴。殺了那個帶頭挑事的人,以維護我西祁皇室的顏面。
卻不曾想,竟被天佑人傳言濫殺無辜,何其無辜!
以至于釀成了今日的后果。
惹得天佑王族一定要以戰爭的形式來解決不知所謂的仇恨。
穆云天看到關璋帶著圣旨來到邊境,告知他們我西祁接受天佑的戰書,不是因為認了那些子虛烏有的事,而是為了我西祁的名譽和清白而戰。
穆云天不知其他內情,以為皇上相信自己,愿意一戰,便立下誓言,此戰必勝!
戰事起,硝煙彌漫,生靈涂炭;國不安,事難平,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