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脾氣小孩
- (美)羅斯·格林(Ross W· Greene)
- 1419字
- 2020-02-24 20:03:21
奧普拉對話格林博士
如何應付暴脾氣小孩
編者按:
不管孩子是在沖我們的尖叫還是打罵我們,或是在墻上打出一個洞,或是屏住呼吸、臉憋得通紅,這些表現嚴重程度不同,但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他遇到了阻礙。
Q=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
A=羅斯·格林|Dr. Ross W. Greene
Q:普通生氣和脾氣爆發之間有什么區別?
A:普通的生氣和亂發脾氣的差異在于旁觀者自己的視角,但我估計,差異并不明確。一個人難過時可能會有不同的極端行為,我想沒必要區分它們。孩子可能會沖我們尖叫,打罵我們,在墻上打出一個洞或是屏住呼吸、臉憋得通紅,雖然這些表現嚴重程度不同,但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他遇到了阻礙。我們需要弄清楚那是什么,好幫助他應對。
Q:在男孩和女孩當中,暴脾氣小孩所占的比例有區別嗎?
A:也許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發脾氣。但我一直不太滿意“暴脾氣小孩”這個稱呼,因為它沒有把具有重要意義的封閉型小孩包含在內。其實,封閉型小孩和暴脾氣小孩發脾氣的原因相同,都是滯后的技能和待解決的問題。
Q:暴脾氣小孩和封閉型小孩的區別是什么?
A:封閉型小孩容易焦慮、抑郁或產生類似的情感,而暴脾氣小孩就像書中介紹的那樣。但在我看來,這兩種小孩的行為是一樣的。焦慮的孩子們缺乏讓自己不焦慮的技巧,煩躁的孩子們缺乏讓自己不煩躁的技巧。而焦慮和煩躁就像發脾氣一樣,是有問題需要解決的表現。
Q:孩子們做出嚴重挑戰性行為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我不太確定什么叫嚴重,因為嚴重通常意味著孩子的行為對于那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多嚴重。有趣的是:人類就愛亂發脾氣。大多數人都會亂發脾氣,包括成年人。當他們缺乏應對自己遇到的挫折的能力時就會發脾氣,所有人都這樣。問題是發脾氣的強度、頻率和后果的嚴重程度。所以,遇到挫折時表現出明顯挑戰性行為的孩子,我認為會在10%左右。
Q:如何幫助一個生氣或發脾氣的孩子?
A:首先,你要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他。我們以前一直認為孩子這種行為是故意吸引注意力、任性、專門跟大人對著干等等的表現。我們現在認識到,表現出這些行為的孩子是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應對挫折的確需要一些特別的技能。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技能,你會尖叫、打人、踢人、咒罵、扔東西、咬人、敲自己的頭,諸如此類。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確保孩子身邊的人有正確的眼光。
通常,成人描述這些孩子的行為時會認為“他們一直在挑戰別人”。這些孩子從來沒有“一直在挑戰別人”。他們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才做出“挑戰性行為”的。什么情況會引發挑戰性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情況不需要孩子所缺乏的技能,那么他就不太可能挑戰別人。如果當時的情況需要孩子所缺乏的技能,就大大增加了孩子做出挑戰性行為的可能性。
如果你單方面解決問題,將大人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這種方案可以叫作方案A。不過我教人們用方案B與孩子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首先,你要了解在未解決的問題方面孩子擔心和憂慮什么;然后,讓孩子知道你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最后,和孩子一起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并付諸行動。
Q:方案B——積極合作式解決型方案,對多大的孩子會開始有效果?
A:自從孩子一出生,大人就應該努力去發現孩子在試圖溝通什么,了解他們什么時候不高興或沮喪,并對此作出反應。隨著孩子溝通技能的發展,當他們能夠使用語言參與這個過程時,就會更容易一點,但我覺得你與孩子在他還是嬰兒時就可以在某些方面進行合作。因為即使是嬰兒也會與我們溝通。對于嬰兒,我們也要對他們遇到的障礙作出恰當的反應。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但他們也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