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干預指南
-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
- 8547字
- 2020-02-20 18:22:43
案例1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恐懼疑病情緒的求助者的在線咨詢案例,通過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認知療法,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恐懼疑病情緒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李女士,45歲,會計,已婚,丈夫是工人,兒子15歲。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延遲復工,每天在家看大量有關疫情的新聞和各種相關文章,對照癥狀描述,懷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反復測量體溫,感到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胸悶憋氣等。但是,本人不敢就醫,只是在家里恐懼擔心,因此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李女士陳述:“我已經咳嗽好多天了,體溫也是忽高忽低的不穩定,早上測36.5℃,過了兩個小時再測就37.6℃了。新聞里說了,超過37.3℃就是發燒了,我肯定是得肺炎了。我家里人都說不可能,可我就是害怕?,F在外邊多不安全啊,我怎么知道我有沒有接觸病毒攜帶者呢,他們都有潛伏期呢。可我不敢上醫院,醫院里都是病人,傳染源更多,我可不敢去??墒遣蝗メt院,我如果真的是得病了可怎么辦?我現在去也害怕、不去也害怕,擔心死了。在家里心里慌亂得很,什么都沒心思做,就是不停地看資訊對照自己的癥狀,越看越害怕,越害怕越想看?!?/p>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自述近一周表現出恐懼疑病情緒,厭食、軀體化癥狀等,但未泛化,主要是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感到恐懼,有良好的自知和較強的求助愿望。
電話運用焦慮90秒4問題詢問法進行測量,后期轉網絡在線公益咨詢。
診斷:一般心理問題——恐懼疑病情緒。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在線咨詢的目標如下:
1.梳理恐懼疑病情緒的具體表現,并通過交談幫助求助者識別、檢驗和改正曲解的觀念。
2.提供SCL-90自我評估量表和在線指導,幫助后續鞏固咨詢效果,穩定情緒。
(五)咨詢過程
1.進一步探討體溫變化的具體情況,發現李女士有喝熱水的習慣,如果喝水后測體溫,體溫就會上升,如果沒有食用或者飲用熱的飲食,也沒有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體溫都是正常的。
2.引導李女士認識到,不是體溫升高就是生病了,體溫升高也可能是其他物理原因引起的,如果體溫一升高就以為自己被病毒感染了是不對的。
3.當對自己健康的懷疑再次出現的時候,要進行自我覺察反省,保持恰當的思考方式,讓自己的情緒得到改善。
4.建議李女士控制自己看新聞資訊的時間,多做一些舒緩心情和讓自己輕松愉快的事情,如做家務、做美食、聽音樂等,幫助自己取得更好的改善效果。
5.指導在線自我評估量表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在線咨詢之后,李女士表示自己認識到了之前的恐懼和疑病是多余的,心情好多了,之后會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評估,多培養積極的生活興趣,讓自己健康快樂起來。
案例2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焦慮情緒的求助者的電話咨詢案例,通過電話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焦慮情緒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張女士,33歲,職員,已婚,丈夫是技術員,女兒5歲。夫妻感情良好,家庭和睦。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二人的工作單位都延遲復工,一周前居住的小區隔壁樓棟內確診一例患者,導致小區封閉,出入受限。自從小區封閉之后,張女士就感到心神不寧,坐臥不安,逐漸出現失眠、頭痛、不思飲食等情況,總擔心自己和家人被傳染,所以打來熱線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張女士說:“我已經幾天沒睡好覺,也不太想吃飯,最近經常心煩,偶爾發脾氣。我老公天天勸我別想太多,可我就是放不下。一會兒想著我路過那個樓棟的時候會不會遇見過那個患者,被傳染了怎么辦?一會兒又想我老公和孩子在小區里玩的時候會不會遇上,被傳染了怎么辦?想到我和家里人可能會得這個病,我就難受極了,有時候越想越害怕,甚至開始心慌、手心出汗,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近一周表現出焦慮情緒,厭食、睡眠障礙,但未泛化,主要是對近期發生的疫情和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感到焦慮,有良好的自知和較強的求助愿望。
電話運用焦慮90秒4問題詢問法進行測量。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一般心理問題——疾病焦慮情緒。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以及當下疫情的特殊形勢,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梳理焦慮情緒的來源,建立良好的人際接觸。
2.對于情緒問題給予合適的解釋,并對不正確的知識和觀念進行矯正和指導。
3.誘導求助者情緒表達和宣泄,以減輕痛苦和煩惱。
(五)咨詢過程
1.深入采集信息,梳理焦慮情緒的來源,發現張女士上中學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從那時起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非常關注,平時就經常關心健康資訊,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關照自己和家人,盡量不讓自己和家人生病,一旦有生病的情況就馬上采取有效方法治療解決。但是,此次疫情突然發生,并且到目前為止國家沒有公布有特效藥,這讓張女士產生了失控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2.經過充分傾聽張女士的訴說,咨詢師對她父親去世留在她內心的悲傷表示理解和同情,對她關心家人的行為和想法表達充分的肯定,對她的焦慮情緒給予解釋和指導。
3.引導張女士認識到焦慮并不能解決問題,雖然暫時沒有特效藥,但是全社會都在積極動員起來,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醫務工作者都在夜以繼日地研究和臨床實踐,已經有治愈的患者陸續出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疾病一定有方法可以戰勝的。
目前小區雖然被封閉隔離,但是,確診患者的行動軌跡已經通過國家媒體報道出來,密切接觸者已經被找到,在開放的小區內擦肩而過之后被感染的概率是極低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們更應該保證正常的居家生活,增強抵抗力和信心,才能不被疾病打倒。
4.引導張女士充分表達和宣泄,獲得焦慮情緒的釋放和減輕。
5.指導在線焦慮自我評估量表(SAS)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張女士表示自己的焦慮情緒減輕了不少,很多糾結的事情終于想明白了,也學到了應對的具體方法,回去之后一定積極嘗試,努力改善,并且會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評估。
案例3
本文記錄了一位抑郁情緒的求助者的電話咨詢案例,通過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認知療法和音樂療法,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抑郁情緒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劉女士,26歲,某公司部門經理,未婚。外地人,獨自在本市工作生活。兩個月之前在??漆t院確診中度抑郁,服藥治療至今。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延遲復工,感到悲觀失望,精神無法振作,易哭泣,覺得活著沒意思,之前略有好轉的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再次加重,打來熱線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劉女士說:“我這幾天根本睡不著,突然之間就流淚了,心情特別不好。我的抑郁癥可能好不了了,現在又出了這么大的病毒傳染問題,你說活著怎么那么難呢?我每天看著那些新聞就心里發堵,不看又擔心,糾結死了。我還這么年輕,還沒有結婚,交往3年的男朋友半年前分手了。公司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上班,上班也不知道會是什么樣的狀況,想到這些真是覺得活著沒勁,還不如早點死了,不受這些罪了?!?/p>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中度抑郁治療期間,因社會突發事件導致癥狀再次加重;又遠離家鄉獨自在外地居住,缺少家人陪伴等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
電話指導運用焦慮和抑郁90秒4問題詢問法,而后在線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進行初步測量。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中度抑郁伴發焦慮情緒。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以及當下疫情的特殊形勢,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運用認知療法對劉女士曲解的觀念進行識別、檢驗和改正。
2.運用音樂療法幫助劉女士緩解負面情緒。
(五)咨詢過程
1.針對劉女士的曲解觀念,諸如“我的抑郁癥好不了了”等,進行解釋指導,幫助其建立正確積極的觀念。
2.和劉女士協商,選擇她喜歡的3首曲子,其中一首哀怨低沉,一首舒緩柔和,一首愉快激昂。
3.引導劉女士做5分鐘放松訓練,摒棄雜念和干擾,集中注意力于音樂,與音樂產生共鳴。
4.配合第一首哀怨低沉的樂曲,幫助劉女士宣泄內心的消極情緒。在恰當的時候播放舒緩柔和的樂曲,緩和心理沖突狀態。最后播放愉快激昂的樂曲,幫助她強化內心積極的心理情感力量。
5.音樂播放完畢,和劉女士進行了討論,讓她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6.指導在線SCL-90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劉女士表示自己的情緒好了很多,學習的方法會嘗試練習,會繼續尋求在線幫助,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評估和自我治療。
案例4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睡眠障礙的求助者的電話咨詢案例,通過電話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情感轉移療法,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睡眠障礙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一)一般資料
陳先生,48歲,自營企業老板,已婚,愛人是自己公司的財務經理,女兒22歲,在外地上大學。夫妻感情良好,家庭和睦。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女兒滯留外地未能及時返回。最近一周多的時間,陳先生每晚難以入睡,睡著后多夢,醒來精神差,白天無精打采,所以打來熱線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陳先生說:“我最近一直睡不好,孩子沒回來我心里很惦記。我知道她很好,沒有生病,生活也沒有什么問題,就是很想念她。說不擔心是假的,但是,我也沒辦法。睡不著的時候心里難受,胡思亂想,睡著了就總做夢,特別累。白天無精打采的,什么也不想做,也不想吃飯。生意也做不了了,這倒不是最要緊的,關鍵我總是想很多不好的事情,我希望我愛人能了解我的想法,可我不知道怎么和我愛人說,也怕影響她的情緒?!?/p>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近一周以來表現出睡眠障礙、厭食與輕度焦慮情緒,但未泛化,主要是由近期發生的疫情和思念女兒的焦慮導致的,有良好的自知和較強的求助愿望。
在線指導運用焦慮90秒4問題詢問法進行測量。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一般心理問題——焦慮情緒。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運用情感轉移療法,獲得求助者妻子的配合,進行夫妻共同咨詢。
2.學習簡單的自我催眠方法,幫助陳先生學會如何進入放松狀態,逐漸改善睡眠狀況。
(五)咨詢過程
1.首先通過分別溝通和提前確認,組織陳先生和妻子一起利用電話免提,進行共同咨詢。
2.指導陳先生傾訴自己心中的情緒,傾訴不僅僅是情緒的宣泄,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認知進行覺察和調整。妻子表達了理解和支持,陳先生感受到了釋放和解脫。
3.指導陳先生學習自我催眠的方法,建議他每日多次進行練習。
4.建議陳先生在家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條件做一些讓自己興奮及高興的活動,幫助自己改善狀況。
5.指導在線焦慮自我評估量表(SAS)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陳先生表示自己不覺得焦慮了,也學到了應對的具體方法,回去之后一定積極嘗試,并且會配合在線指導,繼續自我改善。
案例5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強迫癥狀的求助者的在線咨詢案例,通過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系統脫敏療法的部分技術,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強迫癥狀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王先生,31歲,辦公室職員,未婚。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單位延遲復工。從得知疫情開始,王先生就開始感到緊張,總擔心自己會被感染,每天反復洗手,洗得手快要破了還是停不下來,不但不敢出門,在家里也不敢輕易觸碰物品,所以在線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王先生說:“自從知道這個事情之后我就特別緊張,我們單位是個有幾百個職工的大公司,大家每天都在一棟樓里辦公,而且部門之間接觸頻繁,怎么保證沒有潛伏的感染人員呢?每天看著確診人數上升,我都要擔心死了,就怕哪天宣布我身邊的同事或者朋友也有確診的,那我可怎么辦呢?我現在不敢出門,我總覺得外邊的人都是病毒攜帶者,我害怕碰見人,熟人也不敢見。在家里我也覺得不安全,病毒會不會在空氣里呢,不通風屋里空氣不好,通風后病毒進來怎么辦?我知道我這樣想是沒有必要的,可是就是擔心,反反復復地想,一擔心就想洗手,停不下來地洗?!?/p>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近幾天表現出明顯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反復洗手,知道沒有必要就是停不下來,主要是對近期發生的疫情和對自身健康的擔心,反復思考、反復洗手,自己不能控制。
在線指導運用SCL-90量表及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測量。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有強迫癥狀。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以及當下疫情的特殊形勢,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幫助王先生梳理自己焦慮的情境具體都有什么,為什么擔心,對擔心的程度進行分析等。
2.采取系統脫敏療法,學習簡單的放松方法,降低焦慮程度,逐漸改善強迫狀況。
(五)咨詢過程
1.建立焦慮的等級層次
(1)找出所有王先生感到焦慮的事件,按嚴重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見熟人、路遇陌生人、出門買東西、出門遛彎、在家里干家務、在家里待著什么都不干。
(2)將焦慮事件的等級程度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評分,逐一探討分析。
2.放松訓練。由于電話咨詢的局限,嘗試進行了動作要領指導,指導王先生自行練習,并報告自我感受。
3.指導王先生按照建立的焦慮或恐懼等級由低到高的順序,逐級進行脫敏訓練。在某一等級中如果產生焦慮情緒就運用放松訓練進行對抗,反復多次后,直至達到最高級的恐懼事件也不出現驚恐反應或反應輕微而能忍耐為止。
4.反復指導練習,要求在家每日進行練習,每次半小時左右,每天1—2次。
5.配合咨詢者后續在線指導,進行不斷地想象和放松練習,并且結合疫情發展情況進行實地適應訓練。
6.指導在線SCL-90量表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王先生表示自己的擔心緩解了一些,今天學習的方法感覺很好,之后一定按時練習,努力改善,并且會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治療。
案例6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不良情緒的求助者的電話咨詢案例,通過電話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認知療法技術,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不良情緒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杜先生,51歲,普通職員,已婚,妻子是家庭主婦,兒子讀大學三年級。夫妻感情良好,家庭和睦。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本人工作單位延遲復工,兒子的學校延遲開學。對于當前的疫情,杜先生感到心情煩躁,不知所措,對于疫情未來的發展和可控性沒有確定感,對于網絡上的謠言感到恐慌,所以打來熱線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杜先生說:“最近這段時間心里特別煩,每天看著電視和手機里的這些消息,我都要嚇死了。今天說病毒從蝙蝠身上來的,明天說寵物身上也有,后天干脆說空氣里都有病毒。那天看一個消息說,自來水都不安全了,你說嚇人不嚇人啊。這些消息有人說是謠言,可是我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萬一是真的呢!國家到現在也沒有治療的辦法,我們老百姓可怎么辦啊?我們就是普通打工的,我還要供兒子上學,他媽媽早就不上班了。要是這波疫情不結束,我不能正常上班,我們的生活可怎么辦啊!”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近期表現出心情煩躁,對疫情和未來的生活表示擔憂,但是沒有泛化,也沒有不良軀體癥狀和進一步的情緒表現,有良好的自知和較強的求助愿望。
在線指導運用焦慮90秒4問題詢問法、抑郁90秒4問題詢問法進行測量,無癥狀。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一般不良情緒。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梳理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分析導致不良情緒產生的具體事件和本人的不合理信念,幫助其進行識別、檢驗和改正。
2.介紹在線量表的使用方法,后面可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五)咨詢過程
1.傾聽杜先生最擔心的事件,主要集中在信息量過大、無法快速分辨信息真偽、對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擔心以及對疫情控制時間的不確定性上。
2.幫助杜先生分析一般謠言的特點和官方信息的獲取途徑,針對杜先生“寧可信其有”的不合理信念進行分析和指導,幫助他建立正確的信念,客觀看待目前發生的情況。
3.引導他看到國家、社會各界人士都積極投入到這場防控疫情的戰役之中,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我們雖然是普通人,也仍然可以盡己所能做出貢獻。例如:少出門,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不信謠、不傳謠等。
4.指導在線評估量表的使用方法,后續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杜先生表示自己的心情好多了,認識到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看待當前的事件,也學到了應對的具體方法,回去之后一定努力改善,并且會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評估。
案例7
本文記錄了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心理壓力的醫護人員求助者的電話咨詢案例,通過收集基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后,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求助者進行咨詢干預,使其心理壓力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付女士,36歲,某綜合醫院呼吸科護士,已婚,丈夫是某科技公司經理,女兒8歲。夫妻感情良好,家庭和睦。因近期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內的工作量增大,付女士非常疲勞和緊張,對新聞里醫護工作者的信息特別關注,有時為同行的英雄行為驕傲感動,有時又為醫護人員被誤解、被感染甚至死亡,感到無助和悲傷。
近期發生了因病患家屬不理解醫生而引發的沖突,導致她心情低落。同時也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想做好本職工作,又愧疚于對家人疏于照顧,也害怕家人擔心自己,陷入焦慮、自責和壓抑的心理狀態,所以打來熱線電話咨詢。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付女士說:“最近我的心情一直波動,時而興奮,時而低落。我們雖然不是一線的門診醫院,但是也加入了這次抗擊疫情的戰斗。很多同事都寫了請愿書,申請支援一線的同志們。我們留在后方的人員也都每天加緊工作,做好方方面面的保障準備,隨時投入戰斗。
“但是說實話,工作量太大了,一下子增加了很多,防護升級,消毒作業量是平時的幾倍,趕上春節,很多外地同事還沒有回來,回來也要先自動隔離,人手根本不夠。我們醫院很多部門特別是我們呼吸科,幾乎滿負荷運轉??捎袝r候還是會遇到不理解我們的患者。
“今天就有一個陪著媽媽來看病的男士,可能是登記篩查的內容比較多,等待治療的時間有點久了,他突然抓住我就嚷,大夫怎么這么慢,現在都什么時候了,你們還這么磨磨蹭蹭的,是拿我們病人不當人嗎?他當時因為激動,戴的口罩掉了半邊,我好心提醒他戴好口罩有話慢慢說。他更激動了,說,你們防護得倒是挺嚴實的,我媽要是看不好,你們也別想好,要死大家一起死。說著就來扯我的防護服。當時把我嚇得拼命躲,才掙脫開。
“后來旁邊的候診病人都幫著勸,保安也及時趕到了,我們科室領導也趕來了,安撫了好半天才算平息了這個事情。我當時沒表現出怎么樣,繼續堅持工作了。可是下班的路上我忍不住哭了好半天。我不想對領導和同事哭,他們都很堅強,也都已經很疲憊了;我也不敢對家里人哭,怕他們擔心我?!?/p>
(三)評估與診斷
評估:求助者在電話中表現出過度緊張和疲勞,陷入焦慮、委屈、悲傷、壓抑和無助、自責的情緒狀態。自訴也有飲食和睡眠上的輕度障礙,但未泛化,主要是針對近期因疫情引發的多方面事件的自我反應,有良好的自知力和較強的求助愿望。
在線指導運用焦慮90秒4問題詢問法、抑郁90秒4問題詢問法和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進行測量。
綜合測量結果和臨床資料的收集,最終診斷:一般心理問題。
(四)咨詢目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評估與診斷以及當下疫情的特殊形勢,和求助者協商確定本次電話咨詢的目標如下:
1.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緩解求助者情緒,梳理引發情緒的具體問題,并提出改善的指導建議。
2.介紹在線量表的使用方法,幫助其后續穩固心理狀態,使其情緒和身體狀況逐漸改善。
(五)咨詢過程
1.運用支持性心理治療,耐心傾聽付女士的訴說,鼓勵她抒發心中的情緒。
2.分析負面情緒是由多個負性事件集中發生而導致的,對其進行合理解釋和指導。
例如,病患家屬的過激行為是基于他的錯誤認知導致的沖動行為,大多數人站在醫護人員的角度給予信任、理解和幫助,要看到少數人的行為終究是少數,更多的時候世界和社會還是溫暖的。
對戰勝疫情不斷增強信心和動力,醫護人員不是孤立無援的,全國人民都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我們一定能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既然愛家人就更要為了家人保護自己、堅強自己,將自責轉化為抵抗疫情的戰斗決心和動力,等等。
3.誘導付女士充分進行表達和疏導宣泄,減輕其痛苦和煩惱。
4.建議付女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放松身心,聽輕松愉悅的音樂,看幽默搞笑的視頻等,促進身心放松。多和家人適度溝通,不要過度壓抑,家人的幫助與關愛、家庭的溫暖與支持會對自身的情緒調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5.指導在線SCL-90評估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SAS)的使用方法,后面將繼續提供在線指導。
(六)咨詢效果評估
經過電話咨詢之后,付女士表示自己的心理壓力緩解了很多,情緒平穩多了,又重新恢復了信心和斗志,也學到了應對的具體方法,之后一定積極嘗試,努力調節,并且會配合在線指導,做科學的自我評估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