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問答及案例解讀
- 全國普法辦
- 1055字
- 2020-02-19 18:44:48
2 什么是傳染病的“乙類管理、甲類防控”?
《傳染病防治法》第四條規定:“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準后予以公布、實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規定采取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經國務院批準后予以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常見、多發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按照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延伸解讀 各省份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啟動的一級響應是什么
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先后有多個省份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那么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級響應究竟是什么呢?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規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事發地的縣級、市(地)級、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作出相應級別的應急反應。
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重,擴散趨勢明顯。2020年1月23日,廣東、湖南、浙江省政府率先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截至1月29日,共有31個內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宣布啟動或升級至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這是自《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實施以來啟動的最大規模的一級響應。
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劃定控制區域;采取疫情控制措施,比如限制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實施流動人口管理;實施交通衛生檢疫等。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采取應急控制措施;發布信息與通報;普及衛生知識等。
醫療機構應當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做好醫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傳染病病人的報告等。
除上述機構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也會開展相應的應急處理工作,非事件發生地區也有相應的應急反應措施。
一級響應要求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部署,組織防控工作;強調的是全國范圍統一的部署、協調。
- 比較視野下的廣東自貿區法治政府建設:現實挑戰與發展路徑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英雙語)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節能減排專項法律法規
- 法律政策全書系列:民事強制執行法律政策全書(2023版)
- 農村土地承包法一本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全書(含土地、礦產、海洋資源)(2021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村鎮建設法律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最新修訂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2014版)
- 法律法規全書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律法規全書·含規章及法律解釋(2023年版)
- 天下·司法體制改革導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最新修正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種植專項法律法規
- 201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律法規全書(含示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