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斯特太太,有何奇事或遭遇?
我們看看莫泊桑這篇短篇小說《巴蒂斯特太太》。
人物:保爾·哈莫夫人(主人公),巴蒂斯特(強奸犯,仆人),我(旅客),其他人。
句子:
我突然覺得很累,如同剛剛走完10法里路。我朝周圍掃了一眼,想要在四面墻上找出消磨時光的方法,接著我退了出來,在車站的門前站住,一心只想找點什么事情來做。
……
一種心灰意懶的情緒感染著我。怎么辦呢?我已經想到面對一杯簡直不能喝的啤酒,一張簡直不能看的本地報紙,坐在鐵路小咖啡館里的那種沒完沒了又無法躲避的情景了。這時,我看見送殯的隊伍從一條橫街轉過來,到了我所在的這條街上。
……
可是突然我的好奇心增加了,因為跟在死者后面送葬的只有8名男子。有一位哭著,其余的人友好地談著話。沒有神父伴送。我心里說:“這是一次世俗的葬禮。”隨后,我想到像盧班這樣的城市里至少也應該有百來個自由的思想家,也許他們決心舉行一次示威。接下來怎么辦呢?送葬隊伍走得那么匆忙,說明他們埋葬這個死者是一切從簡,自然也沒有宗教儀式。
……
這時喪車已走到我的面前,我萌生了一個古怪的主意,就是跟著這8人一起走,至少可以消磨1個小時,于是我做出一副悲戚的神色,跟在他們身后走著。
……
我旁邊的那位熱心腸的人壓低聲音告訴我:“哦!說起來話就長了。這位年輕的太太是自殺的,這就是我們不能舉行宗教儀式安葬她的緣故。您看,走在最前頭哭著的那一位就是她的丈夫。”
……
這位先生親熱地挽住我的胳膊,說:“不,絕對不。這么辦吧,咱們稍稍留在后面一點,我來講給您聽,事情很悲慘。您看見高處的那些樹嗎?那兒就是墓地,在到墓地以前,我們還來得及把它講完,因為這個坡很陡。”
……
很少有人招呼她,只有幾個男人見了她還脫帽致敬,那些母親們假裝沒有看見她。有幾個小流氓管她叫“巴蒂斯特太太”,那是侮辱了她、毀了她一生的那個仆人的名字。
……
她長得很好看,白凈臉,細高個兒,文雅脫俗。如果沒有那件事,我也會很喜歡她的。
……
可是一年半以前,我們這兒來了一位新的專區區長,還帶來了他的私人秘書,一個有點古怪的年輕人,聽說,他曾經在拉丁區生活過。
……
他追求她,向她求婚,娶她做了妻子,他臉皮厚,帶了新娘到處拜客,就像什么事也沒發生過。有些人回拜了,有些人沒有回拜。最后,大家開始忘記了發生在她身上的那件事。她在社會上也有了地位。
……
她懷了孕。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開了,那些斤斤于小節的人也為她打開大門,好像懷孕這件事把她的污點一下子洗干凈了。說起來很奇怪,但事實確是如此……
……
秘書把獎牌遞給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竟把獎牌朝他的臉上扔過去,一邊大聲喊道:“你可以把你的這個獎牌留給巴蒂斯特。你甚至可以像發給我一樣發給他一等獎牌。”
……
人群里不知哪個地方有人又喊了起來:“喂!巴蒂斯特太太!”于是,人聲鼎沸,有歡笑聲,也有怒喊聲。
……
哈莫先生掐著那個粗暴無禮的家伙的脖子,他們在一片可怕的混亂之中,倒在地上滾來滾去。
……
一個鐘頭以后,哈莫夫婦回家去了,那年輕的婦人從受到侮辱的那一刻起沒有說過一句話,她渾身哆嗦得好像有一根彈簧彈動了她全身所有的神經,她突然跨過橋上的欄桿,跳進了河里,她的丈夫沒有來得及抓住她。
……
我們這時已經走進了公墓的大門。我在棺材放下墓穴后,走到那個嗚咽著的可憐的年輕人身邊,使勁握握他的手。
他眼淚汪汪,驚奇地看看我,然后說:“謝謝,先生。”我沒有后悔跟著靈車走了這一趟。[結束]
小結:
故事是這樣的:太太年少的時候被自家的仆人強奸,長達數月,后來被發現,仆人的下場不必去說,好不了。但是太太此后受到來自眾人的躲避,直至嘲笑、羞辱,最后悲憤地跳河自殺身亡。請問:誰是兇手?是她自己嗎?她難道不知道好好活著。這又是一個“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悲劇。我不要當這樣的人,你也不要,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