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引子

  • 天河湖畔草青青
  • 宮開理
  • 3278字
  • 2020-02-19 17:35:23

我有個莫逆朋友,姓田,名土,字里里。人皆稱之為“三六九”。小人物又不是朝王見駕,哪來的“三六九”這等顯貴之說呢?究竟何意?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了追根溯源,我特地找到田土,半開玩笑地說:“我的田土老弟,人皆呼你為‘三六九’,何也?”

田土一愣,很幽默地說:“你是問三,問六,還是問九?揣著明白裝糊涂!你是問我和三個女人的故事吧?”

我哈哈大笑:“不錯,我就想聽你和三個女人的傳奇故事,快說來我聽聽。”

“那不行,不付代價,隨便聽我的曲折經歷和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看螞蟻上樹能增強閑情逸致,喝茶談心能釋放疲憊人生,哪有空窮扯閑吹?”

我很清楚,他要“敲詐”我。為了能聽到田土的七彩人生,我真的備了一桌酒,弄四個硬菜,把五糧液朝桌上一放:“這你總該能講了吧?”

田土看到酒,心花怒放:“早該如此,常言道:大筆寫大字,大人干大事。要想取之,必先予之。”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像一只八天未食的饞貓,旁若無人地開酒自己喝起來,三杯酒過后,他深情地說:“美麗的故事一般都是從相遇開始。”

接著他情感噴發,抑揚頓挫地開始作起了長詩。

湖水清清水流長,天河湖畔好風光。風帆點點漁歌晩,鯉跳荷蓮蜓蝶忙。

涂山巍巍聳云鄉,禹王宮外松濤響。防風屈吟猶在耳,湖水奔淮巨波揚。

荊山坡上石榴黃,望淮樓下白乳釀。天河岸畔菊花瘦,田上草馱河邊秧。

靈泉寺內銀杏王,唐將拴馬益生床。八公嶺下仙人洞,果老騎驢奔海洋。

蝴蝶壩起紅星亮,神母無奈去咸陽。蓮花池內赤龍躍,精峰山麓飛鳳凰。

柳珠耀眼雙龍搶,湯和墓前吟詩章。翻開身前身后事,悲歌起處總向陽。

我很不耐煩地說:“不要咬文嚼字,你的破詩比李杜如何?趙翼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現在的詩歌還有誰愿讀啊?何況是聽呢。不客氣地說,我實在不愿聽當下這些胡編胡謅的爛詩,你那熊詩比酒還醉人,聽之就像吃黃連,又像啃蠟,田土啊!我極想聽到的不是詩,是你和三個女人的傳奇故事。”

他抹了抹嘴,笑著說:“說書人開篇,四句為詩,八句為綱,一十二句引斷溝開。性急吃不得熱豆腐,精華部分還須再弄幾瓶茅臺方能如愿,不然到此為止,這叫書到交關攔一板。”

“你真黑!五糧液讓你喝掉半瓶了,放的都是些虛屁。別賣關子了,天不早了快說吧。”

“說完怎么辦?”

我無奈,只好允他故事講完后再搞一頓大餐,并答應給他搞瓶茅臺,當面發誓絕不食言。他這才懶洋洋地說:“好吧,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就看在這瓶五糧液和后面茅臺大餐的面子上,先說一段給你聽聽。故事從家事開始,至少你要讓我先說點故鄉的山水河流、歷史概況、美麗景色和純樸的人間情愫吧?你得讓我理理思路再說呀!”

“煩人!辦事沒有××磨×的功夫多!要不你把吃進去的硬菜和半瓶五糧液吐出來?”他看我想變臉,笑了笑說,“我被你‘強奸’了,天下沒有賣后悔藥的。”這才清了清嗓子,云山霧罩地侃起了大山。

“說書不兌水,聽書噘著嘴。”

接著他開始說起他家鄉的地理風貌和美麗富饒的故鄉情愫。

“白云縈繞的涂山,險峻挺拔,山巒疊翠,氣勢磅礴。立于山巔,風悠悠空谷來兮,霧蒙蒙澗底生煙,俯瞰云海波濤翻滾,仰望天際虛無縹緲。真可謂,人在天庭走,胸生萬里云。

涂山依偎著天河,無語、無悔、無懼。靜靜的和諧,淡淡的孤寂,閑散的意境猶如人生,慢慢地把歲月懷念,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人間美好的風尚,記載著天河湖畔妙趣橫生、極其動人的傳奇故事。

涂山腳下是浩瀚無邊的天河湖,湖水碧綠,清澈見底,白云朵朵,山影青青,山光水色融為一體。

真可謂:

瑟瑟西風凈遠天,江山如畫湖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瘦,日出呼兒泛釣船。

天河湖旁,是我可愛的故鄉,這里藍天白云,天高氣爽,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魚鱉蝦蟹,游滿河床。湖內荷花盛開,水上蓮蓬昂揚,岸畔土肥地沃,五谷六畜興旺。有賽江南形象之美稱,有仿塞北特有之風光,天河湖畔千千樹,無愧江淮魚米鄉。

天河起源久也,據傳當年大禹治水,派自己的親外甥防風氏去挖河,他帶領部眾大干數日,禹王讓他上涂山匯報進度。外甥上了河岸到舅舅大帳說:“大河挖有半人多深,幾十人寬。”

禹王大怒:“挖這么多天卻挖出這么個小陰溝子,半人深還敢妄稱大河?推出去斬了!”防風氏跪于山下,禹王立于涂山之巔拿刀行刑,像鋸樹一樣,殺了防風氏,鮮血從山頂流下來,在山坡處沖出一道深溝,血淌到山下,染紅了兩個偌大的沙灘,故曰“上紅”“下紅”。當地至今還盛傳著“尸橫九畝地,血淌上下紅”的傳說。禹王殺了防風氏,到外甥挖河工地一看懊惱萬分,原來他是用自己的身體做尺度的,他挖的河并非禹王想象的小陰溝子,實際是個一望無際的大湖泊。故禹王嘆道:“天啊,河。”所以這個偌大的湖泊就被命名為“天河”。

想那天上銀河,處晝則潛,由昏則見,映蒼山而漸出,鑲積石于河源,拂遠樹以將低,誤一葦于天際,奔注肯隨于川瀆,高明自貫于星辰。

看故鄉之天河,積千溪而匯巨湖,繞涂山而入浩淮;遼闊水域一望無際,水鳥起落或高或低,河草青青蘆花飄逸。夕陽輝映嫣紅如血,晨霧籠罩水天一體。望水光山色,令人流連忘返。

天河水可口甘暢,涂山坡果園琳瑯,陡壁處林木深壑,徐風吹陣陣果香。溫潤湖畔綠草青青,家田野土爬滿青秧。

故鄉的人崇尚友誼,坦誠剛爽,樂善好施,菩薩心腸。奉行孝悌,愛幼尊長。疾惡如仇,曠世豪放。

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以前,始居在山西老鴰巷,院內有棵老槐樹,樹上壘滿了老鴰窩,在那時祖先也是個割據一方的藩王,故君主給我們家封賜堂號,祖先就以自家院子的老槐樹申報堂號,君主也就封田家為“槐樹堂”,祖祖輩輩相傳下來。如今,田姓族人相遇,只要提出自家堂號是“槐樹堂”,互相之間就確認是自家人。后有一支先祖因在建康做大官,萬頃封地在句容,后人在封地上繁衍生息,所以句容是老田家第二故鄉。久而久之,人口眾多,財源滾滾,開街建廟,廣施善德,八方來聚,便成了這里有名望的大戶人家。當下,這里已成為句容市。

明洪武三年,因朱元璋下遷徙令,大戶人家必須帶頭,故太祖母隨夫攜子,從南京句容遷徙到涂山腳下,天河湖畔,栗山西北而定居。由于人丁興旺,百業昌盛,祖先就在這里建學校,樹家邦,建古堆廟,修筑蓮花塘,唱戲開街,德布湖旁。所以,這里便形成古往今來繁華的田家街市,南商北賈都來這里貿易交流、筑巢集居,至今街市仍貨物齊全,滿目琳瑯,真可謂:

十里鄉鄰皆擁往,買衣購食賣豆漿。

店鋪攤販街市滿,飯館引子伴染坊。

家具鐵器和農具,家禽家畜與牛行。

八方商賈往筑巢,鄉間好似小蘇杭。

就在這條古老的街面上,我家有兩間店鋪是祖上留下來的,多少代都依仗著這兩間門面養家糊口。祖父承前啟后,在街上開間雜貨店,每天做出幾十斤米糖、山楂糕和各式各樣的果子,在這兩間店面中銷售。有人說,我奶奶做的米糖香甜可口,有詩為證:

酸楂糕紅滿臉膛,大泡果滿身雪霜。

小精果酥脆可口,羊角蜜滿肚流糖。

這個古老的田家老鋪,方圓百里都知道。人們都稱這個果子鋪為“亮爺果子鋪”。

我小的時候這兩間門面已不復存在了,聽說當年國家提出公私合營而被合并了。我家的后面就是天河,有數不清的小溪通往天河,魚蝦在溪中漫游,清晰可見。溪水清清,流水潺潺,縱橫交錯的小溪都流向天河,匯集成無邊無際的天河湖。因為我從小就跟著父親到河里捕魚,所以這里的溝溝岔岔都有我的足跡。我和天河支支岔岔的涓涓細流結下了不解之緣。

據說,在我家四合院的老宅里,也有一株八尺多粗的老槐樹,高數丈,上面也壘滿了鳥巢。每到春末季節,那綠葉掩映的枝杈上,露出串串白色淺黃、很不起眼的小花。那些姹紫嫣紅的百花風騷已盡,唯槐花獨具芳香,天予之物,春生秋實,兒時,每到槐果豐熟的時候,我就撥開槐果那厚厚的莢子,挑食里面的淡白色仁肉,清涼可口,淡香滿腹。

為什么我家院子里有這樣的大槐樹?可能就是因為我家祖先懷舊不忘祖宗而栽的呀!槐樹是咱田家的萬世根本啊,院中之槐是田家祖上遺留下的信物和對后人的希望與寄托吧!

老槐樹啊老槐樹,您和田家代代相伴,在我祖祖輩輩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多少苦難滄桑,引來了多少悲歡離合,擦去了多少辛酸的眼淚,揮去了多少人間的往事,更重要的是,演繹了多少傳奇動聽、栩栩如生、感人肺腑的生活故事,它的曲折人生就像這天河湖的淡水,源遠流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稷山县| 名山县| 梁河县| 蒙自县| 长丰县| 城口县| 江山市| 云浮市| 墨江| 陕西省| 奉节县| 古交市| 沅江市| 木兰县| 东光县| 静乐县| 威远县| 陵川县| 江口县| 兴山县| 永兴县| 石家庄市| 津市市| 团风县| 温泉县| 凯里市| 彩票| 深圳市| 西和县| 桃园县| 新昌县| 金门县| 盐池县| 固阳县| 白银市| 静安区| 吴堡县| 荣成市| 新化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