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任百官赴海陵 初來乍到聞他音
書名: 烈火霜華之第十世作者名: 眾孤本章字數: 2737字更新時間: 2020-02-23 08:57:00
在家休整了半個月,文白蘇的腿傷已經愈合的差不多。
一陣涼風吹來之際,他正坐在院子里逗霜寒玩,他只有在霜寒面前才會流露出最天真無邪的笑容,明明笑起來很好看的一個人,有的時候卻要因為環境所迫不得不帶著面具生活。
“少爺,少爺……”阿三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急急燥燥,氣喘吁吁。這個阿三只要是有事情要傳達,臉上定會出現一種貌似文府失火了的表情,并且是聲情并茂。
“何事?”白蘇收回了剛才臉上的笑容。春與冬的轉換絲毫不沖突。
“老爺、老爺有要事找。”阿三終于一口氣說完了來意。
文白蘇微微點了一下頭,心中不禁打了個冷戰,冰色的臉上又疊加了一層冰色。
“難道我犯了什么錯,父親是喜是怒?莫非有人在背后參我一本?”文白蘇帶著大大的疑問和擔憂朝著文靖風屋內走去。說實話,他對文靖風一直懷著九分敬重,因為他能從他的眼里探尋到愛意以及對自己深深的關切。這個世界還有誰對自己有愛意呢?母親嗎?可她在哪里呢?
……
“蘇兒,快進來,為父有要事要吩咐!”見文白蘇站在門口沉思不動,文靖風覺得又好笑又心疼。
“難道是因為自己上次對他態度不太好,讓兒子對我生疏了些許?”
文白蘇沒注意腳下,走到門口都不知,竟然慌了神。
“爹,找我有何事?”文白蘇回答的小心翼翼,盡量不讓自己出錯。
“蘇兒,爹當初十八歲時便被你爺爺送進宮內,在王上身邊當了一名侍從。其實在其他王國,不管是君王還是下臣都有世襲的傳統,陳倉不盡然。你爺爺雖是護國將軍,我卻要從一個小小的侍衛做起,一來可以鍛煉自己,二來也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如今你也快二十一歲的年紀。從前是因為你......經過你上次前往澧縣的經歷,王上和我決定讓你歷練歷練,將來得以擔當大任,決定給你一官半職,我的兒,你可愿意?”
文白蘇內心明白如水,美其名曰一官半職,實則是去歷練,難道要讓自己進宮當個侍衛?這到無妨,不過就是自由......
“蘇兒聽父親的,父親有何指示。”
“在陳倉有個最小的官職卻擁有最多的事情——生百官。也就是哪里需要往哪里走的職位,權力不大,事情不少,可能得遍國游歷,風里來雨里去,辛苦在所難免......你覺得如何?”
白蘇聽聞,內心不由得一喜。他漸漸發現自己對自由很向往,遍歷全國,鋤奸扶弱之余,還可以玩遍山水,修身養性,何樂不為?
“孩兒不挑,愿意任職。”
文靖風聽聞,他果然有自己當年吃苦的決心,眉眼里飽含的都是對兒子的愛……
授位書下達不到三日,白蘇便收到了海陵城縣吏的一紙書信。他心想,這個百官官階雖小,知名度倒是挺大,幾乎是上呼下應。
縣長官請文白蘇也就是文百官前往偵破一起案子,被當地的人傳的很神的一個案子,因為幾個月來海陵無人能破案。
說的好聽是“請”,說的不好聽便是命令。生白官雖然管的事情多,官職卻最小,為朝廷百官中的下下品,也就是誰都可有呼之欲來的權利,有麻煩事便推給生百官。
信中說,海陵城有一名勝古跡“吟清閣”,閣樓旁有一名湖“水中月”。近來幾月盜竊案時常發生,被盜財產的人皆是各地有頭有臉的客商,案子發生很多起,罪犯卻一直沒有線索......
說起這吟清閣,水中月,倒是有個來頭。
陳倉第一位王上上位后,心系百姓,每年都會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微服私訪,去往民間,考察實況。有一年來到海陵城這個地方,見其國泰民安,客商往來,民風淳樸,被這個地方的山水人情給迷住。便在這個閣樓處吟詩一首。
《山河》
吟吟湖東云夢澤
清清水波映月影
遙望海陵山水翠
蓮荷底下藏玉銀
提名為山河,便是贊揚這個地方,是陳倉山好水好的象征,也象征著他內心的期盼,蓮荷底下藏玉銀,便希望以后百姓富足安康。萬物皆有靈,寄情于天地間。
從那以后文人墨客皆來此處抒發心意。功成名就的,懷才不遇的,郁郁寡歡的,應有盡有。這個地方的閣樓后來改名為“吟清閣”,湖改名為“水中月”,一個因為君王,一個因為文人騷客。
歷經幾百年的時間,陳倉的財運越來越好。海陵臨近海邊,客商漸漸增多,多是一些富商,得知這個典故,都來吟清閣觀望。尤其是近些年越發熱鬧。當然這離不開海陵城縣長官的宣傳政策。所以吟清閣成了旅客商人的游賞之地。
據說當地有一位私塾夫子——夏映桂,前兩年喝醉了在街上大罵。
“文人墨客,窮的只剩下一手好文章,富得也只剩下一手好文章,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數都是被他們鼓吹出來的,也是他們的鼓吹為海陵城帶來了世俗的擁擠,把這個人數只有二十萬左右的都城變成了天下無數人的故鄉,有這么多的外地人居然忘記原本故土,把海陵城當成歸宿,可笑可笑,可笑啊哈哈哈......”
也是因為他的這些言語,他毫無疑問入獄了。原因是他話語中含沙射影,有侮辱第一人君王的嫌疑,說他是窮酸的文人墨客,說他窮的只剩下一手好文章,污蔑了以海陵為傲的人的本心,為海陵做了虛假的宣傳。
第一任君王的確出生于文人世家,所以他深知百姓苦難,體貼百姓,心系百姓。
夫子入獄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這番話傳出去極有可能會影響海陵與其他地方的經濟往來。畢竟來此亭閣觀賞的人走之前都會帶走許多當地土特產——當地人模仿先王的詩一首,后面的印章是海陵代寫。這一手好牌都是縣長官在打。
還有一個最為真實的原因,他家中有一嬌美人,令人眼饞,尤其令縣官兒眼饞……
近來這兩年,縣官兒想出了一個更好的吸引旅客的好主意。偽造先王詩中的景象“蓮荷底下藏玉銀。”果真派人尋便天下奇珍異寶,尋得一顆夜明珠,將它放在湖中心,每逢月圓之夜變會散發白色的光,明亮誘人,忽明忽暗,乃是一大奇景。就是如此又吸引了一大波商客前來觀看。他不知先王的本意,東施效顰,不知是否有人恥笑……
正當縣長官和手下在做著發財大夢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來往商客多次出現銀兩珠寶被盜,被盜之人都是極其富裕,極其有名望的客商。不出兩個月,沒有多少旅客敢來吟清閣,甚至很多有頭有臉的富商都不來此地行商。
漸漸的吟清閣被叫成了偷盜閣。縣長官發財大夢破滅,派人多次勘查都沒有結果,得知文白蘇上任“生百官”,亦得知他在澧縣的風光,故命令他前來處理。奈何他為文靖風之子,也只得恭恭敬敬,至少書信中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懈怠。
清夏回到風涼鎮后,武修當年研制的藥物還差最后一道工序,需要閉關一個月左右。
清夏就好比一只翱翔于藍天的鷹,正好借助于這個機會讓她出去游歷散心。以后這樣的機會可能不多咯。
于清夏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喜歡自由,去游歷山水的女子?
隨武修在外行醫的十幾年,早就聽說了海陵城有一閣樓,風光迤邐,又有先王的提筆,閑來無事,正好可以前去游歷。兜兜轉轉,幾日便來到海陵城。
到了海陵城時夜色已深,她便在當地一家風月客棧住下,打算明日前去欣賞一番。
此家客店近兩月來已經沒有什么生意,除了昨晚有三位客人外,今晚就只有清夏。小二哪敢對她說明海陵如今的現狀,不然到手的錢錢都要飛了。
“早就聽說海陵以山水出名,怎么此間客店人這么少,前來游歷的人少的可憐?”再三確認自己沒有來錯地方,正當清夏疑惑之際,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嗓音在房門外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