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一個與邵光華年紀相仿的平頭男子看了看房號沒錯后,敲開了門。
邵偉剛開門就看見中年男子滿臉笑容熱情似火地對他說道:“新年快樂”,然后看到了坐在離門口不遠處沙發上的邵光華后,也不等邵偉邀請就徑直地進門了。
一付久不相見的老熟人相聚的樣子走向邵光華:“哎呀,老同學,新年好呀,上次聚會沒跟你喝夠,找你喝酒聊天來了。”
邵光華對此只是笑了笑算作回答。
他放下禮物到桌子上,毫不客氣地在張光華旁邊一屁股坐下,然后就自然地看到了坐在對面的柳凡。
他愣了一下,旋即認出了他是在葉家時的那個年輕人,手掌一拍,驚訝道:“喲!這不是柳工嗎?我們還真是有緣呀!”
他的驚呼聲引起了邵光華及邵偉的注意。
聽到問話,柳凡也才認真地看了看已經在對面坐下的王永強。
一個平頭裝,體形胖胖的,這不就是在葉家時那個追債的供應商王老板嗎?這挖苦諷刺過父親然后又變臉急快討好拉關系的圓滑商人,一下子就認出了。
但作為客人,柳凡也不能失了禮數,微微笑了笑說道:“王總新年快樂。”
“你們認識?”邵光華疑惑地問了問王永強。
聽到柳凡的回復,王永強確認自己沒看錯,猜測到柳凡和邵光華是非常有可能是某些關系親密的親戚后,怎么能放過這種攀關系的機會。
“還真是柳工你呀?哈哈,當然認識呀,我們前兩天才見過面,柳工大顯身手幫忙擺平了我們市里一家公司的技術難題,讓我們這些給他們公司供貨的貨款有了著落,怎么能不認識。”王永強已經準備將柳凡好好吹噓一翻。
些話一出,從門口走回來重新坐在沙發上的邵偉驚了,難不成柳凡剛才說的話是真的不成。
邵光華臉上則是一臉不可置信,柳凡剛才說的事情竟然有那么幾分可信度,可是小小年紀剛出社會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擺平一個公司沒法解決的問題,而且還要是幾千萬的項目,這種項目在萬成集團來說都不算是什么小項目了。
“哦,還有這回事?”邵光華表面上依舊波瀾不驚地淡淡問道。
“是呀,我們青峰市里有一個叫啟星公司,是做電子產品出口的,去年9月份的時候接了一個據說5千多萬的訂單,我一聽到風聲就趕緊向他們打探合作可能了,不出意料他們確實需要殼子,不過他們沒法一下子給太多定金。這種大項目我怎么能放過,收了那么一點點象征性的定金,簽好協議項目完成后再付全款。
這個大項目上我可是下了血本呀,咬牙把殼子都做出來了,誰知道他們遇到了技術上的問題,好像客戶提出要改什么東西,碰巧他們負責技術的老總不走運大年三十就沒了,沒人搞技術了。我全副身家都擺下去了,那我們供貨的只好也去他們家里關心一下項目情況,他們在外面請了好幾個工程師來搞,折騰了大半天都沒有什么眉目,什么十多年經驗的工程師,屁問題都沒能解決一個,大家都要熄火的時候,幸虧遇到柳工大展身手幫忙搞定了項目,要不然我們這些供貨的就完蛋了。說到這還要再謝謝柳工你呢。”王永強儼然就是一個江湖老手般的語氣,大吹大擂地把事情說了一遍。
邵偉與邵光華聽了王永強那有聲有色的描述后,眉頭都不禁挑了起來,5千多萬怎么也不算是小項目了。
邵偉心里原來壓根就不信的事情沒想到有這么幾分可信度。
邵光華也是不可至信地瞟了下柳凡。心中暗道: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工程師都沒法解決的事,他能解決?難道這小子還真有點小本事。
柳凡見有人幫自己撐了場面,想到剛才邵光華說的那句諷刺的話,心中暗喜了把:這舅舅真的是自己找臉打。
對于王永強這種虛偽的感謝,柳凡也只好逢場作戲般地答道:“哪里,哪里,也就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坐在旁邊的邵偉知道柳凡竟然真的幫忙解決了一個大項目的問題后,看他的眼光都有點不一樣了。
但剛才已經裝作很平淡地面對這事情了,只能繼續裝下去。輕淡而又很好奇地問道:“表弟,他們那項目遇到的是什么問題呀?”
有了王永強那翻吹噓后,柳凡底氣可就足了很多,大有想把牛吹上天的豪氣。
“是一個關于醫藥溫度采集器的問題。”柳凡故意先說了個大概。
“一個溫度采集器,竟然也有十年工程師也無法解決的問題?”邵偉聽了后嘴角挑了挑,似乎想到了什么,但依舊是聊天般地好奇問道。
“這可不是普通的溫度采集器,這可是要采集電路連同傳感器一起放進150度左右的醫藥加工箱里進行溫度監測用的。普通的溫度采集器電路都是不與高溫檢測端放在一起,因為基本上大部分的電子元件正常工作溫度只能在-40度到80度之間。”柳凡沒有說自己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卻說起采集器的特別之處來。
邵偉臉上舒展出一絲不可察覺的驚喜,但依舊是保持著平靜地說:“哦,原來是集成高溫檢測采集呀,那在國內都算是比較先進的技術呀,難怪有讓普通工程師解決不了的問題”
“表哥你也了解這方面的技術?”這次到柳凡驚訝了,根據這幾年來探親,或多或少地柳凡了解到他這位表哥是金融方面的高手,但怎么連電子技術也懂了呢?
“了解倒也算不上,就是公司也有類似的項目而已。我們…”邵偉想要繼續往下聊,但卻聽見對面的邵光華干咳了一聲,邵偉只好停止說下去了。
為了緩解突然不說下去的尷尬,邵偉只好借上廁所離開:“我去個洗手間。”
王永強這老江湖可是聽出了些端倪,應該是有用到類似技術的新產品正在研發。這種機會不把握更待何時。
“老同學呀,你們最近是要做新項目嗎?如果有用到殼子的話,可要記得我呀,用我們公司產的殼子絕對是雙贏,我跟你同學一場,價格方面肯定不用說比市面上的都便宜,而且我保證殼子的質量絕對杠杠的。”王永強一套已經用了無數遍的商談話語熟練地說出,就差拍著胸膛要以身家性命作擔保來換取信任了。
“哈哈,老王呀,這種事情我一個人說了不算的,我可以把你作為后備供應商讓采購部去做產品市場比對,你年后到采購部按要求送樣檢測就好,如果質量價格各方面都比同行強的話,就算你不是我同學我們都會采用的。”邵光華不好自己推掉,保好推給公司采購部,不過他說的卻是實話,如果產品質量比其他的要好,價格又低的話為什么不要呢,只是他知道以王永強這種小公司來看達到這個兩個條件是不可能的。
“好,果然是老同學,等的就是老同學你這句話。”王永強卻不以為然,他堅信自己公司雖小,但是產品卻是不會差,只是因為沒有名聲,人家大公司連產品比對的機會也不給而已。
邵光華見他如此反應,開始以為他沒明白其中意思,細想后懷疑道:難不成他這小公司還有信心和鑫成這種外殼公司比質量,畢竟質量不過關的話價格再低也不可能要的。
午飯終于開始,大家圍坐在餐桌上,出奇的是今年吃飯時邵光華沒有再發他那大老爺般的脾氣挖苦惡罵柳依仲,只是不理柳依仲父子倆,邊吃邊和家人以及坐在旁邊的王永強談笑,大有其樂融融的感覺。
被罵慣了的柳依仲反而如坐針氈,有一種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感覺。
柳凡父子飯后過了兩個小時呆得也差不多了,就回家去了,畢竟火車是不等人的。王永強也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機會了,也跟著走了,只是他開車過來的,與柳凡父子不是同路。
等他們都走后,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邵偉對旁邊的邵光華說:“爸,如果表弟他真的有技術可以解決集成高溫問題,是不是可以讓他試試公司那個項目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呢?”
邵光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緩緩道:“那可是光訂單就一個多億的項目,如果擴大生產和市場那前景更加是不可限量的,這不是鬧著玩的,不可以這么隨隨便便的就泄露給一個只是口頭上說得如何利害的年輕人知道。況且公司那么多的碩士博士,什么時候輪到他呀。就他這毛頭小子來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幫助的”
“是的,爸,我也只是擔心而已,畢竟項目一直在拖著,已經半年了,市場都是瞬息萬變的,我是想趕緊的抓住機會。可能是著急了點吧,而且我也想給表弟一個機會。”邵偉坦白地說道。
“哼!”邵光華沒有說什么哼了一句繼續喝他的茶。嘴上說得雖是輕巧,但邵光華臉上卻在一瞬間浮現出往常沒有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