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大眾自我心理評估及實用心理防護手冊
- 胡文婷
- 1620字
- 2020-02-12 14:40:32
(七)第七招:心理咨詢法
如果正在經歷疫情的你嘗試過上述建議,也嘗試過和朋友、家人傾訴,但是心理狀態仍然沒有好轉,甚至出現焦慮、抑郁情緒,或者失眠、情緒崩潰等,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狀態,請盡快尋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求助,避免留下后遺癥。總之,我們需要積極面對,千萬不可回避。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出現不可逆的心理創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對心理咨詢有誤解,一部分人認為做心理咨詢就是自己有問題的象征,因此他們如同躲避疫情一樣避之不及,一副遠遠觀望、“我不需要”的態度。也有一部分人對于心理咨詢將信將疑:心理咨詢到底可以給我帶來什么?其實這個困惑源自大家渴望了解心理咨詢卻又未做好準備去真正地體驗一次。甚至會有一種初步的心理評估:我付出了這么多值不值?它到底可以給我帶來什么?
在國外,心理咨詢師對于人們來說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職業,人們一旦遇到諸如情感挫折、人際不和、環境不適、人格障礙之類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心理工作者。目前大多數美國人都把心理咨詢看成是自信與重視自我健康的象征,心理咨詢已成為他們醫療保險中的一部分。在美國,幾乎每一個中產階級都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有人這樣形容:美國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兩個人扶持的,一個是法律顧問,一個是心理顧問。當今美國社會,不僅普通美國公民進行一次心理咨詢如同吃一頓麥當勞那樣自然、簡單,就連美國總統也擁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現有臨床心理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精神護理人員28萬人,每年進行心理咨詢和精神護理的人數多達6000萬人,占到了美國人口的24%。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心理問題的逐漸重視,中西方心理咨詢存在的文化差異也在逐步減少。正如人們慢慢意識到一般心理問題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一樣,對于其改善方法進行心理咨詢也應該如影隨形。
心理咨詢是通過咨詢師的專業幫助,認識理解自己,進而整合自己的內在沖突經驗的過程。其本質是心理咨詢師陪伴你走一程,幫助你實現自身部分情緒被宣泄的功能,通過溝通、頓悟去探索與發現自己,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心理咨詢不是一個一問一答的過程,而是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工作的過程,通過與咨詢師的互動,你可以增強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分析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以及深層次看不見的隱性原因,通過還原情緒的刺激源幫助你增強對自我的了解,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釋放自己的情緒。一般而言,當下困擾我們的事件都有其隱藏的線索,而這些往往與我們的情結有關。因此,通過心理咨詢的方法,可以增加對自我的認知,釋放被壓抑的情緒,增強對自我的掌控感。
而在疫情期間,來訪者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獲得以下幾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1)幫助你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其積極穩定,避免引發各種情緒問題。
(2)幫助你擺脫因疫情造成的痛苦,改善你應對挫折的方法。
(3)幫助你正確認識自我以及外部環境,使你擁有完善的認知體系,避免因錯誤歸因而導致種種失敗。
(4)幫助你平穩面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焦慮來源主要是信息過載和對疫情暴發后不能確認周圍是否安全的應激反應。其實,人只有在相對安全時才會考慮自身心理問題。所以,目前對于有心理幫助需求的來訪者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穩定情緒。真正會出現較多心理幫助需求的應該是在疫情后期,那時心理咨詢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時,心理創傷通過治療都可以愈合,但需要足夠的時間、適當的方法、合適的治療者。心理影響可能會持續到疫情結束后3個月左右,身體創傷容易恢復,心理陰影需要自己隨著環境、心態的轉變慢慢修復。每個人的人格特征、人生經驗不同,彌合創傷需要的時間也不同。作為心理咨詢工作者,我們也將肩負起我們的責任,為大眾的心理健康做好全方位的防護和指導。
非常感謝在本書創作過程中,給予我支持的眾多心理咨詢師。我也衷心地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能讓更多的人正確識別自己的情緒,科學地降低不良心理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抗“疫”阻擊戰中,幫助大家守護好我們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