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686字
- 2020-02-11 15:35:44
第三十七條
對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盡快組織力量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和控制措施。
【釋義】 本條是要求衛生部組織力量對新發現的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等突發事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和控制措施的規定。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不可預見的因素,人類必須不斷地應對新的挑戰。近年來,不明原因的食物和職業中毒等事件,新發現的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疾病陸續出現,給人的生命和健康帶來重大危害。對這些新出現的疾病和中毒事件盡快采取應對措施予以控制,將其阻止在事件的初發階段,對于減輕危害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此類突發事件原因不明確,沒有現成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制定。衛生部作為國務院主管衛生方面的組成部門,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制定技術規范和衛生標準并監督實施。突發事件發生后,對于沒有標準、規范的疾病或者中毒事件,衛生部應當盡快組織力量制定出相應的標準和規范,使基層的工作能夠有章可循。這是衛生部的職責所在。本次非典型肺炎暴發、流行過程中,衛生部先后發出了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法定管理傳染病的通知、規范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報告的緊急通知等50余件文件,制定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準(試行)等技術標準2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原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院感染控制指導原則(試行)、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醫院消毒隔離工作指南等技術規范7件。此外,作為本條例的配套規章,衛生部還及時發布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這些標準、規范和辦法對于有效控制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