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631字
- 2020-02-11 15:35:39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好傳染病預防和其他公共衛生工作,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對公眾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專門教育,增強全社會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釋義】 本條是關于做好日常工作,防范突發事件和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知識教育的規定。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但是,做不做突發事件防范工作,結果是大不一樣的。有的突發事件,經過積極預防是可以避免的;有的突發事件,經過有效控制是可以減少危害的。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功夫在平時,日常的傳染病預防和其他的公共衛生工作是防范突發事件的基礎,也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基礎。日常的公共衛生體系的管理和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效果。我國現行的許多衛生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對傳染病預防和公共衛生工作均有明確的規定,應當切實貫徹落實,提高我國公共衛生的整體水平。
應對突發事件,公眾參與是基礎,從對突發事件的防范到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沒有群眾的參與是無法順利完成的。突發事件發生后,往往會引起公眾的恐慌、猜測甚至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對公眾進行有關突發事件的專門教育,增強群眾的認識,提高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使之具備一定的應急常識,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真正做到群防群治,從而增強全社會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