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910字
- 2020-02-11 15:36:24
第七十九條
傳染病防治中有關食品、藥品、血液、水、醫療廢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以及動物防疫和國境衛生檢疫,本法未規定的,分別適用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傳染病防治工作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關系的銜接性的規定。
食品、藥品、血液、水、醫療廢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以及動物防疫和國境衛生檢疫與傳染病防治密切相關。本法的部分條款對這些工作作了規定。但是,還有專門的法律、行政法規對此作了規定。
為了加強對食品、藥品、血液、水、醫療廢物和病原微生物等與人體健康相關產品的監督管理以及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保障公民身體健康,制定了《食品衛生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精神藥品管理辦法》、《麻醉藥品管理辦法》、《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獻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這些法律、行政法規主要確立了以下法律制度:
(1)食品衛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營養、衛生標準;二是,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必須符合法定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要求;三是,生產經營和使用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凡是不符合規定的食品添加劑,一律不得經營、使用;四是,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設備,以及用于清洗食品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按照國家衛生標準、檢驗規程進行監督管理;五是,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依法進行監督管理;六是,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食品生產人員實行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的制度;七是,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設立食品衛生監督員的制度。
(2)藥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藥品統一實行國家藥品標準,對藥品生產實行批準文號管理制度;二是,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生產(包括配制)、經營藥品實行許可證制度;三是,對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實行分類管理制度;四是,對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嚴格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實行規范化管理的制度;五是,對放射性藥品、精神藥品、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實行特殊管理的制度;六是,建立血液制品管理制度,對單采血漿站和血液制品生產單位實行嚴格的質量管理,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保證血液制品的質量。
(3)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規定了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必須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明確規定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在收集、運送、貯存、處置醫療廢物活動中的責任。對醫療廢物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收集、暫時貯存、運送提出了嚴格要求;特別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為了切實建立起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制度,徹底消除醫療廢物的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明確規定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貯存、處置設施的選址和設立條件、運送醫療廢物具體要求及其處置醫療廢物的活動應當遵循的規范。
(4)病原微生物管理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一是建立分類制度。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危害程度、是否有預防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四類。二是明確運輸與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經省級以上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三是建立統一保藏制度,衛生部和農業部指定菌(毒)種保藏機構,承擔集中保藏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其樣本任務。保藏機構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其經費由國家予以保障。
(5)動物防疫制度。建立動物疫病的預防制度,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的;加強對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建立健全動物防疫監督體系。
(6)國境衛生檢疫制度。為了防止傳染病由國外傳入或者由國內傳出,實施國境衛生檢疫,保護人體健康,《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一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通航的港口、機場以及陸地邊境和國界江河的口岸,設立國境衛生檢疫機關,依法實施傳染病檢疫、監測和衛生監督。二是,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準入境或者出境。三是,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采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四是,加強我國與外國之間的傳染病疫情通報。五是,在國外或者國內有檢疫傳染病大流行的時候,國務院可以下令封鎖有關的國境或者采取其他緊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