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節(jié) 磚窯謀生計
- 土匪和姑娘
- 你挑著擔(dān)
- 2040字
- 2020-02-11 08:55:09
臨近初冬,天漸漸冷了起來。
前幾天太陽好的時候,宋泉把去年的棉襖棉褲都抖落了出來。拆了線,把里面的棉花重新打打曬曬,又把新棉花和舊棉花混在一起。床上鋪好棉花,將棉布蓋了上去,縫合在一起。穿上身熱熱呼呼的。
每年這個時候,縣城也熱鬧了起來。個個地方招短工的多了起來。并且給的工錢也高。
前兩天朱大嬸上家來,問她想不想出不出去找活做。現(xiàn)成有個好事做。銀錢多,活還輕松。
她前兩天原也想著過年的時候找個短工做,若是跟朱大嬸一路,也有個人好幫襯照料。當(dāng)下,就詢問是什么活計。
“是魏大老爺家招伙計,他家有個磚窯,到冬天的時候生意好,這不缺倆給伙計做飯的人,正好雜倆都去,有個伴有啥事也有人說個話”。
“嬸子,工錢怎么樣,人家可給咱現(xiàn)結(jié)”,宋泉正彎著身子往黑黝黝的瓷缸里面放腌好的咸菜。
“一個月一結(jié),我剛問過招人的那人了。他們要倆干活勤快利索的人,這年前沒啥事,家里就讓狗娃子他爹照看著,咋倆一道去”。說著一只手挽起袖子,幫宋泉幫腌好的白菜梆子遞過去。
“那行,今天我收拾收拾,咋倆明天就去,省的別人搶在咋倆前面了”。
第二天,倆人收拾好包袱,朱嬸丈夫張大叔套好了驢拉著倆人進(jìn)了城。磚窯就在縣城邊。趙灣到那用不了多長時間。
“嗷、、、、、、嗷”兩聲,拉住韁繩,驢昂了一下頭。
到了魏家大門口,跟門房的人說了一身。一個帶著粘帽的老頭帶他們走了進(jìn)去。
“大爺,你在他家干了多長時間了”。宋泉快步走上前面去。
那大爺看著宋泉帶著笑的眉眼,凹陷的嘴角往上抽抽。也覺得這姑娘和善。便跟她倆一路聊了起來。
“有個個吧年頭了,我這年紀(jì)大了,重活也干不了了,無兒無女。幸虧魏家老爺為人和善,念著我年輕的時候就在他家做工。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也就只能看個門了”。老頭吧嗒吧嗒抽了兩口旱煙。磕了磕旱煙袋子。
沒有幾步路,說著說著就到了。魏家大院在宅子前面,磚窯在魏家宅子后面。
還沒有看見人影,就已經(jīng)傳來抑揚(yáng)頓挫的“一二”聲,順便夾帶著洪昂的笑聲和幾句渾話。繞過轉(zhuǎn)角,一眼就看見,幾個壯實的漢子光著上半身,上衣扎在腰里。彎著腰撐著土坯。汗水從頭后流下,順著血管猙獰的脖子劃過胸前,滴落在黃褐色的土地上。
有個眼尖的漢子,看見宋泉和朱嬸走了過來,立馬吆喝其他的兄弟看了過來。
“哎吆吆,弟兄們來來來,快看,咱這可是來了個水靈靈的妹子”。那人伸著脖子吆喝道。
其他人都停下手里的活,漢子們把手叉在腰里。齊刷刷的朝這邊看了過來。
“丫頭,有婆家沒,沒婆家,嫁我算了”。漢子戲謔道。
“你可得了吧,行不行呀。妹子,嫁給我的了,我賊會疼人”。
西北民風(fēng)粗狂,大家有時候做活的時候,說兩句渾話,都不算啥。
宋泉司空見慣了這些場景,心里笑笑。但是并沒有生氣。剛才一路過來看門那老頭吆喝了兩聲胡大管事的。
屆時,左手邊房子里面出來一個約莫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穿的利利索索的、有板有眼的。一看就是磚窯管事的。
“胡大管事的人我給您帶過來了,你忙,我就先走了”。老頭收拾起了旱煙袋子別在腰間。
那管事爽朗的說了一句“好來”。便帶宋泉和朱嬸二人進(jìn)了旁邊的房子里。
里面支著炕也架起了火爐子。一進(jìn)來就感覺暖烘烘的。胡管事坐在火爐旁圍著雙臂烤著雙手。
“你倆都是趙灣人,家離這也不遠(yuǎn)吧”,那管事自言自語道。不等宋泉回答便接著又說。
“咱們這邊也沒有什么多余的規(guī)矩,自己把自己的活干好就好。待會我?guī)銈z去灶房看看,中午的午飯就交給你倆了”。
那管事也挺好說話的。隨便交代了幾句便在也沒說啥。宋泉和朱嬸開始收拾起午飯。大約有二三十口子人吃飯。臨近中午。朱嬸搟起了面條,宋泉開始收拾各類菜。大約一個多小時朱嬸搟好了八劑子面條。宋泉也炒好了哨子。勁道的苗條裹著油涔涔的哨子,霎時香味撲鼻。一大早上干活的伙計瞬間聞到的香味。打了個激靈。剛出鍋就圍滿了人。朱嬸的手藝不是蓋的,宋泉的飯也做得利索。漢子們大口吸嗦著面條,潑好的油辣子就著面條,瞬間渾身都得到了放松。仿佛過年殺豬的時候孩子把玩的豬尿脬。漲大到極致快炸了又被松了氣。
光著膀子的漢子們,干的都是些子力氣活。吃飯的時候也宛如餓狼捕食一般,三下兩除二灰瓷碗就已見了底。
磚窯燒的都是紅磚,從深處的地底下挖出來的土。城外有這樣黏土的地方并不多。紅磚和青磚都是用的一樣土。但燒青磚要用窯,紅磚都是露天燒的,所以節(jié)省了大量的勞力。再加上西北地方常年干旱。磚燒好后過去在窯頂上水,就是青磚。紅磚不需要上水。所以價格便宜,買的人也多。
整個縣城只有魏家一家燒磚的,雖說這個時候用磚的并不多。但是臨近的幾個縣用的都是他家的磚。所以他每年可不少賺錢。魏家老爺年輕一點(diǎn)的時候原本是另一家磚廠的賬房先生,因其為人精于算計,且原本哪家人不怎么景氣。最后用了計,霸占了他家的磚窯。聽說那戶人家本家姓劉。最后魏大老爺才慢慢發(fā)達(dá)起來。這些個話都是近段時間宋泉跟磚窯的伙計慢慢熟悉聽他們說的。魏老爺,宋泉只見過一回。遠(yuǎn)遠(yuǎn)的看過去個頭高高的,離得太遠(yuǎn)也沒大看仔細(xì)。
時間慢慢的一天一天過去了,宋泉和朱嬸跟他們一幫子人熟了起來。大家有說有笑的。一天過得好不熱鬧。雖然日子過得艱苦,可也算過得有個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