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棟皺了皺眉頭,心里來回斟酌了片刻,左手為掌右手化拳,一錘定音道:
“公子寬心,在下多調派些工匠人手,七天又有何難?如若七天完工在下必須爭分奪秒,今日便和公子簽下文書,公子細心把修繕重點告知在下,爭取今日繪出草圖,明日即可開工。”
雍元欣喜若狂,明朝居然有這等能手!不愧是皇宮里走出的高級工匠,這速度恐怕都要趕上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速度了,接著問道:
“甚好甚好!不知道兄臺所需何種工匠?在下盡快為兄臺尋來。”
郭棟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
“所需工匠不勞公子費心,郭棟任職多年,這點小事還是有些辦法的,再者說,公子所尋那些粗枝爛葉,未必郭棟肯用。”
雍元有些不爽,縱然是有些才學,也需收斂些才好,竟然如此咄咄逼人口出狂言!略有不悅道:
“不知兄臺所需何種工匠,怎知我雍元找尋不來?大明朝工匠繁多,哪個會跟銀子較勁?兄臺此言未免也太桀驁不馴了吧?”
“公子見諒!在下并非惡意,建筑所需木匠、鋸匠、瓦匠、鐵匠、裁縫匠、油漆匠、竹匠、錫匠、刊字匠、鑄匠、簾子匠、挽花匠、雙線匠、船工匠、石匠、銀匠、鼓匠、穿甲匠、墨窯匠、木桶匠、五墨匠、雕鑾匠、熟皮匠、艙船匠、蔻匠、捏塑匠、紙匠、琉璃匠等,許多手藝皆以滅絕,非在下所不能尋,公子別放在心上才好。”
郭棟?姓郭?怕是和郭德綱是一伙的吧?這口才不去說相聲真的是白瞎你這個人了!這嘴皮子利索的嗨!還不帶喘氣兒的!
雍元聽聞,笑嘻嘻的說道:
“兄臺,打擾了…………”
郭棟拱了拱手道:
“不知公子所建酒肆為何種模樣?結構如何?有哪些區域?分哪種等級?雅間伙房均設于何處?雕鑾何種圖案?公子需細細將來,方便在下繪制草圖。”
雍元拿起一張宣紙,沾了些墨水在郭棟面前索性畫起了草圖,靠交流怕是對牛彈琴。他怎知自助火鍋餐廳長什么模樣?講到興致之處,還得靠身形手勢來跟他交流。
“繪圖之前呢,請兄臺忘掉你經常光顧的酒肆餐樓,咱們要區別于傳統的酒肆餐廳,可能會顛覆你的想象,如若有不解之處請及時溝通,這關系到兄臺繪制草圖全圖。”
“公子,在下明白,請公子開講,在下細細記下,融匯草圖中。”
雍元把戲臺上的青苔清理了一番,把宣紙放置臺上,先畫了個戲園全景輪廓圖,擼起袖子說道:
“咱們的酒肆的根本在于人人動手煮食烹飪,所以每張桌子都要掏個圓形小孔,孔的大小取決于容器的大小,也就是你們所說的炊具。所以桌子需要用表面平整的青崗石或者花巖石以保證干凈整潔好打理,我這樣說你明白嗎?”
“公子請繼續,在下聽得明白,此法奇異,真是好生有趣!”
雍元冷笑,比這有趣的還在后面,你就等著瞧吧!
“鑒于濃煙和油污排放問題的困擾,我們將要在每個桌子旁邊設計一個活動式的窗戶,這個窗戶要可開可關,重要的是咱們之前說的,每張桌子的開孔放置炊具的位置,必須開孔在靠窗的位置,這樣才有利于煙霧的及時排放不會對食客造成不良影響,這樣說明白嗎?”
“墻上開窗,近窗開洞,洞內放置炊具,公子請繼續。”
果然是宮廷里的啊,就是不一樣,交流起來沒有想象中那么吃力,雍元繼續講道:
“窗戶一定要高出桌子距離,在戲園的外圍部分,也就是窗戶下面開設爐灶,雜役奴仆在外邊燒材,食客在里邊吃酒,這樣明白嗎?”
“公子想法新奇,忍不住為公子連連稱贊,公子請繼續講。”
“桌子設定五尺長,二尺寬,高度設定三尺高,桌子都要緊挨著墻壁,墻壁上設窗戶,窗戶外邊設爐灶,圍著戲臺一圈都是緊挨墻壁而放置的桌子,這樣就保證了濃煙排放的問題,明白嗎?”
注:歷史學家們出土了一個明代的尺,一尺就是0.283米,10尺一丈,所以一丈就是2.83米。
郭棟自然是明白的,不過這樣要完全拆除原先的結構構造,重新設計桌臺的擺放位置與通風窗戶。
“桌子既然環繞整個戲園放置,中間部分必然是過道以及放置食材的臺面,還有大廚的伙房問題。”
雍元清了清嗓子,又怕郭棟跟不上自己的思維,所以要不斷把這個結構構造重復的講解,要通過講解讓郭棟把這種風格死死地記在腦子里,這樣繪圖才不會暫忘。
“中間的部分無疑留下最寬闊的地方,緊挨著桌子的地方就是食客行走的過道,如此寬闊的地方勢必過道也要寬敞一些,方便食客來回取食,寬度設定為五尺。”
“那么剩下的地方依然還是如此寬闊,除了留下長度為兩丈,寬度為一丈的地方做伙房以外,剩下的全部用與桌子同樣材料的石材包圍起來,臺面上放置食材,臺面下做成上中下三層的格子,格子內放置碗筷餐具等。也就是說,食客取食都是圍繞這個大臺面進行。”
這么大的臺子集食客取食,大廚做菜,收銀為一體。具體的請看接下來講解。
“最重要的是,取食臺面正對面是個大舞臺,也就是你們說的戲臺,歌妓唱曲兒的地方,這個地方要高度設定在四尺左右,以便所有的食客仰頭都能瞧見歌妓美艷的身姿,都能聆聽到動人的小曲兒。”
“在下對兄臺奇思妙想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此酒肆一開必定舉國皆知,恭賀公子財源廣進!”
雍元樂了,緩緩說道:
“這個不著急,關鍵兄臺你得聽明白,燭光不能放置在桌面上,要全部掛起來,放置于空中。”
雍元拉著郭棟走到進門的位置,一步一步的給他演示道:
“從此進門,進門便是正面對著食客的收銀臺,而背對的呢就是大廚了,四周都是臺面放置菜品,餐具碗筷都在臺面之下,與大廚面對面的是戲臺,你想象一下,歌妓陳圓圓在臺上唱曲兒,四周呢,都是靠近窗戶的食客們。燭光被高高掛在頂上,明亮的燭光照應在每一位食客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