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爺,這些不足為慮。我先說歸村并屯。”
楊林道:“叆陽共有墩臺十四個,大小村屯三十七個。刨除墩臺,凡是互相距離在五里之內及在邊墻之外的村屯,都要歸并到一起。估計合并后還剩二十個。所以錢糧這個事兒我計算過,大概需要一萬兩銀子左右。”
“你們這些大戶出三成,官府出四成。剩下的三成以叆陽關稅做抵押,向叆陽錢莊借貸。其次組建民團是否合乎律令之事你們盡可放心。我將稟明上面爭取獲得允許,爾后發給組建民團的官文。如此就可無被人詬病造謠之憂了”
楊林話鋒一轉又道:“不過民團指揮權不在你們手上,而是由我派人直接管轄。我派的這些人平時常駐在民團,閑時負責訓練操演;戰時則協助官軍作戰。民團成員皆為各村屯之民,除了孤寡病殘、軍屬烈民、家無丁壯及官府發文免除者以外,其他每戶凡年滿十八歲至五十歲者,必出一丁入民團。否則徭役賦稅加倍,直至其加入!”
梁有田聽罷有些擔憂的道:“大人,三十七個村屯一下子要合并成二十個,將近合了一半兒。這其中肯定有人要不干。例如說自己的田地離遠了不便于侍弄;或者說世代居住在此不忍離開故地等等。這事兒恐怕不好辦啊。”
楊林回道:“這事兒好辦。凡是合并的村屯按每戶人口數免費給與同等大小房屋,并給與一定的銀錢補償和減免稅賦。至于補多少錢、減多少稅你們這些大戶和邢先生他們去算。因此我打算讓你擔任‘歸村并屯’這一事的主事。其他的地主大戶都是你的手下。此事實行起來有一個主要標準,就是不能激起民變。否則本游擊就找你梁老爺是問!”
“啊?!大人,這、這........”
梁有田一聽這冷汗又下來了。急的站起身道:“大人啊,我老梁哪能干得了這事?一沒官身二沒威望的,誰能聽我的呀?再說這種大事還是大人您另請高明才好。何必強求我一個土財主啊?”
“沒有官身?來人,把給梁老爺的任命狀拿來!”楊林話音剛落就有親兵托著一個托盤進來,上面放著一封紅色燙金的絨面證書。
“梁老爺請看.......”
楊林接過證書向梁有田展示其中內容,只見上面寫著“茲現任命叆陽大戶梁有田為‘歸村并屯’主事。所為之事皆為官差,見者不得違逆,速辦。”
最下面落款為“大明遼東都司叆陽游擊將軍公署(官印),游擊楊林(印)。大明萬歷四十八年五月十八日。”
“哎呀呀,大人您這是、這是專等我老梁?”梁有田這才明白楊林事先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自己和人家喝這頓酒的時候拿出來了。心里甭提多后悔了,怎么稀里糊涂就把這事兒弄自己身上來了?這不就是要拆人家房子嗎,是要被人罵的。自己怎么就被請君入甕了呢?
楊林不理會張著嘴一臉懵逼狀態的梁有田,道:“梁老爺現在怎么說也算是我叆陽標營半個軍屬,在地方上又有口碑。這種事兒還得以你為主導,協助官府把這事辦好。放心,事后本游擊絕不會虧待你和諸位大戶的。”
“這這這.......”
梁有田結巴了半天也沒說出半個字來。他知道自己推脫不掉,最后只得心一橫道:“我老梁既然的游擊大人如此看重,一定把歸村并屯的差事辦好。”
“哈哈,我就說梁老爺是胸懷家國的開明人士,能為官府分憂。你也不要有心理負擔,凡事不破不立,等以后大家就會明白我為何要推行歸村并屯了。”
楊林說著端起酒杯與梁有田的酒杯磕了一下到道:“誰若是在歸村并屯中撒潑耍賴、蠻不講理、漫天要價,梁老爺可直接報給游擊將軍公署,由巡檢司緝拿審訊。”
“好,有游擊大人在后面撐腰,這事兒就好辦多了。”梁有田一口把酒干下去,道:“不過歸村并屯、修建堡寨、組建民團后真如大人講的那樣,能擋住韃子和賊寇?”
楊林聞言將杯中的酒一口干下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頗為感慨的道:“咱們大明在遼東的軍隊并不少,但是分散在無數的城堡、墩臺和障塞之后軍力就被徹底削弱了。空有兵力占優之名卻無兵力占優之實。這就好比把一只拳頭張開了五個手指頭,無論怎么打也打不死人。努爾哈赤之所以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就占了這個便宜。他每打一地都是率兵傾巢而出,等于攥起拳頭打人。這樣誰都當不住他的八旗軍?而我要做的,就是把大家集中起來擰成一股繩。即使最終打不過八旗兵,但也不能讓他們就那么輕易的屠戮咱們。”
“歸村并屯后的二十個堡寨將武裝到牙齒,八旗兵就是一個一個的拔,也得讓他搭上成百上千的人命。讓他們這些癟犢子知道,咱們叆陽軍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誰敢侵犯咱們的家園咱們就和他拚命!更要讓這些癟犢子知道,咱們叆陽軍民不是泥捏面塑的。讓他們今后一聽到‘叆陽’兩個字就渾身直哆嗦;讓他們再想踏進叆陽地界的時候得好好想想——別不小心把命扔在這兒!”
楊林說到這兒很是激動,悲憤的道:“撫順、清河、孤山、堿場等城堡、那個不住著成千上萬的人口。可是被努爾哈赤的八旗兵攻破之后就慌了神兒,竟組織不起象樣的抵抗最后慘遭屠城。我一開始想不明白,當地官府為什么不把百姓們組織起來,閑時組織訓練戰時協助官軍作戰。這樣百姓即便沒有餉銀可拿也總好過引頸待戮丟了性命。”
“后來我想明白了。遼東從開國至今實行的就是軍管,可朝廷從上至下根本就沒想過依靠百姓的力量保衛疆土。而衙門的那些官吏們卻不想多干活兒,更不想為此擔責。他們成天想的是怎么多貪銀子和怎么往上爬,哪里想過遼東百姓的死活?”
“從努爾哈赤起兵反叛開始,我翻遍了所有官檔文書和戰報,竟沒發現一絲官府組織百姓自保的記錄。就這個鳥兒樣子,被人家攻破城墻能不麻爪兒嗎?遇到人家馬隊劫掠燒殺能不白白等死嗎?為此我暗自發誓,這樣毫無血性、毫無抗爭精神的事決不能發生在叆陽,也決不能出現在我這一城主將身上!否則我百死莫贖!”
“梁老爺,我楊林推行‘歸村并屯’并非出自私心,也并非要借這個由頭貪污覆墨中飽私囊。而是真心想為叆陽萬余軍民的安危著想。我之所以鼓勵你們把自己的產業做大做強,為的就是多收稅。只有稅收多了我才能干更多的事,才能為軍民謀求更多的安危保障。可我最怕的就是時間不夠啊。努爾哈赤這次在我手里吃了大虧,他豈會善罷甘休?他只要不死,他還是再會來的。到那時,我真不知道還能否護得所有人周全。”
“游擊大人........”
梁有田嘴唇翕動著不知說什么好。他自詡活了大半輩子,與無數的官吏打過交道。但如楊林這般傾吐心聲的官員只有眼前這一個,眼眶里竟不自覺的有些濕潤。
楊林干笑兩聲,一把抓過酒壺將壺中之酒一飲而盡。然后瞪著通紅的雙眼道:“遼東至春秋開始就是我漢家固有之國土,生養著百萬我漢家子民。這些漢家先民勇武彪悍、自信豪邁。閑時耕作、戰時征戰,他們將周邊的蠻族壓制的死死的,無人膽敢覬覦這片漢土。”
“可惜到了東漢末期,奸賊司馬懿東征遼東。為了防止公孫家復降復叛,他不僅殺盡公孫一脈更將遼東四萬上層精英屠戮殆盡。以致漢人在遼東的統治基礎徹底瓦解。剩余漢人群龍無首、茫然無措,分裂成了無數的小塊。最后逐漸被異族消滅、征服、同化殆盡。”
“曾經我漢家大好河山的遼東陸續成了烏桓、鮮卑、高句麗、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異族的家園。甚至在這些戎狄口中變成了自詡的‘龍興之地’,實是莫大諷刺。可以說歷朝歷代遼東邊患實乃由司馬奸賊始之,其罪不容赦!”
“我自來遼東之日起,便發誓要匡扶大明遼東之根基,重振我漢家三千年來在遼東之榮耀和威名。然我弱冠之齡正逢父兄為國捐軀。左盼右顧,身前身后毫無仰仗之人。幸蒙遼東經略熊廷弼熊大人、遼東兵備御史監軍張銓張大人、沈陽總兵賀世賢賀軍門青睞,擢升我為叆陽游擊。掌上萬軍民生死。因此每思守土有責,我都寢食難安。”
楊林說到這兒悵然一嘆,躬身向梁有田一揖到地道:“晚輩還請梁老爺和諸位地主大戶助我,將歸村并屯、建筑堡寨、組建民團等大事做好。如此叆陽軍民有了保障之后我才能籌劃反擊韃虜之事,才能實現晚輩要匡復遼東之志。晚輩無以為報,在此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