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和親公主的嫁妝

自從答應了吐蕃的求婚,唐朝皇室上下就開始忙活文成公主的嫁妝。既然是大唐嫁女,不管公主是不是皇帝的親閨女,唐太宗作為一國之君絕對不能含糊,唐朝皇室為文成公主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嫁妝包括哪些東西呢?

文成公主的嫁妝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女孩子喜歡的各種細軟,包括多種多樣的家具器皿、珠寶飾品、綾羅綢緞;另一部分是文化行囊,公主從小識字讀書,皇室準備了許多書籍,還有藥物、植物的種子,并派侍女25人,以及供公主娛樂的一支樂隊,隨行的還有眾多能工巧匠。

貫,古代的錢的單位,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

在文成公主的嫁妝中,有一樣東西格外引人注目。公主自小崇信佛教,唐太宗特意陪嫁了一尊銅佛像,這尊銅佛像不是一般的佛像,是宮廷的珍藏。相傳,這尊銅佛像來自印度,當年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了三尊佛像,世尊親自開光加持過,所以尤為珍貴。許多年后,一支外國軍隊侵入印度,印度國王向唐朝求援,唐朝因為路途遙遠并沒有派兵,但向印度提供了物質援助,幫助印度國王保住了江山。印度國王感激不盡,便把釋迦牟尼12歲的銅佛像贈予唐朝。沒想到的是,文成公主把這尊佛像帶入吐蕃后,因為供奉地點的問題,引起了小小的紛爭,這里先留個懸念。

唐代公主出嫁,需要花費多少錢財呢?《舊唐書·殷侑傳》記載,唐代的和親公主出嫁時,僅婚禮中的禮節費就需要500萬貫,什么概念呢?有一個成語,叫“腰纏萬貫”,而公主出嫁需要500萬貫。唐代幾乎所有公主出嫁時,都要帶上大批的財物。在和親過程中,從初期的求婚到最后的公主出嫁,在這一過程中,要經過交納聘禮、約定婚期、商討出嫁等許多細節,雙方使者往來不斷,迎親隊伍人數眾多。可以說,圍繞著和親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每一次都不簡單,都伴隨著規模不小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在和親之后,娶得公主的一方還要有答謝程序、供奉方物及定期匯報公主的生活情況等,這不僅是雙方政治與文化的交流,也為少數民族浸染中原文明創造了條件。

自從答應了吐蕃的請婚,唐王朝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在貞觀十五年(641年)一月,一支規模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整裝待發。文成公主自小聽聞了許多公主和親的故事。四年前,自己的遠房姑姑衡陽公主遠嫁河西走廊的突厥首領,遠房姐姐弘化公主剛剛嫁到吐谷渾完婚。姑姑和姐姐的命運就是一面鏡子。文成公主深知自己與松贊干布這位異族首領結婚,將會面對什么樣的人生。相比而言,自己的使命要比皇姑和皇姐更為神圣!因為在歷史上,吐蕃與中原王朝沒有過來往,她所要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和親可以使兩個民族世代友好,雙方人民免受戰爭之苦,文成公主的婚姻既帶有政治色彩,也是一項光榮的個人使命。

吐蕃使者請婚的故事成為傳頌千年的藏漢聯姻的美好傳說,故事當然有夸張的成分。在唐朝的正史文獻中沒有記載“五試婚使”的故事,藏文文獻中卻出現了不同版本。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雜糅在一起,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和親公主形象。

可以設想一下,文成公主從小沒有受過苦,生活過得體面而富足。當她獲知自己必須要被許配給吐蕃的贊普時,她的心情一定無法平靜。她在想,要到那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難免會抑郁思鄉!何時才能歸來?還能否再見到恩重如山的父母?能否活著回到生她養她的大唐?也許終生不能歸寧,也許路途艱辛生死難卜。文成公主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也充滿了新奇的向往。

從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出發,目的地是吐蕃的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一路跨越今陜西、甘肅、青海和西藏4個省及自治區,全長約3000公里,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其難度可想而知!

比文成公主入藏早12年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西游記》通過藝術手法呈現了師徒四人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文成公主入藏同樣需要克服無數的艱難險阻,文成公主走的是哪條路線呢?為什么學術界對于文成公主入藏之路仍有未解之謎?沿途她給我們留下了哪些美好傳說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宁国市| 邳州市| 洞口县| 泸溪县| 唐河县| 晋宁县| 荔浦县| 南郑县| 鹤峰县| 自治县| 锡林浩特市| 陵川县| 长岭县| 安新县| 海林市| 铜山县| 湖州市| 海阳市| 涡阳县| 始兴县| 崇阳县| 应城市| 顺昌县| 岳阳县| 德惠市| 五台县| 天柱县| 林西县| 报价| 台中市| 库车县| 黄龙县| 孟州市| 侯马市| 北京市| 临武县| 贵州省| 深水埗区| 凤庆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