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易默幾年前離開N城,自他幾年前搬了店面,楊嬈星的確很少一個人到他店里去吃飯,倒是父母在這邊的時候,一起去過幾次。剛開始那會兒,他還會問起易默,其實也沒什么好隱瞞的,楊嬈星都照實告訴了他,再到后來,他便不問了。
之所以賣飯的與吃飯的彼此還一直記得,也是因為N城不大,時常在路上遇到。他騎著電動車經過楊嬈星身旁,不停車大聲招呼一下,楊嬈星呢永遠都是在步行著。
識于市井、處于市井、安于市井。這樣的相識,最好的回味仍當在于相識最初,把平淡記憶,歸于到吃麻食還是炸醬面上,才最符合如此的相識。再進一步,不好;退的太遠,也沒必要。
走到這條美食街的盡頭,再回頭去看,各家的燈牌掩映在樹影斑駁之間,兩旁是停滿的各式車輛,和徒步的各色行人,時不時傳來嬉笑劃拳和搖色子的聲音,真真的煙火濃郁。
有時候就想啊,這天有多高?地有多廣?自己在世間的這一點,又是多么渺小??v古穿今,上下求索,再看周遭,這世間還有左右東西。此地霓虹遍落,另一些國度仍在疫情中奮戰。這世間之事,竟容不得思索的太多。
很多年輕小網友,理解不了中年追星的人。一些小朋友來勢洶洶指責三十多歲往上這群人年齡造假,說是有老公的肯定不同意你們追星,你們說自己中年,肯定實際也是學生。楊嬈星想倒也不錯,白白賺了十幾年的光陰,豈不是好事。大多的中年追星被認為是瘋了,楊嬈星只想說大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笑了知,更不必如他們一般去勢洶洶的去解釋。
大多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普通上班族打工族居多,努力過好普通人的生活,看似與追星真的不搭。但在空閑的時間里,70、80這代見證參與著互聯網發展的這群人,主要的娛樂休閑方式仍是在網絡,看劇追星打游戲,網齡可比小年輕長多了。只不過當年的追星方式是買磁帶買海報,如今大多在網上而已。且收入穩定,掌管家中財政大權的主婦們,合理安排家中開支和買什么自己說了算的這群人,在支持偶像代言上也是主力軍,看過相關數據調查的,就會知道。
這群人的年齡的確一天天的增加著,但追求美好的心境,放松愉悅的方式,一點不比年輕人差,且沒有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