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注恒從嘉溪的師大畢業了。
四年時間真是一晃就過,來不及挽留,不管是重疊的腳印還是全新的腳印還是開拓的腳印,過去就再也找不回來。且不論是有錢人還是高官高管,誰都無法讓時間停留一刻。
大學生活是快樂的,至少約束很少,管理都比較松散。即使代注恒的大學已經是全省最嚴格的學校,就連和女生牽個手、擁個抱、親個嘴或者在陰暗中相處都會被校園110、校園文明督導隊、校園安全巡邏隊抓住并通報。校園中的戀愛事件仍然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大學生活是充實的,代注恒很喜歡自己學校的圖書館,并夢想著圖書館中能收藏印著自己名字的書籍;代注恒也很喜歡把錢花在游歷上,他幾乎走遍了嘉溪所有的縣城和所有的略有名氣的小鎮,走遍了嘉溪周邊四個臨近地級市的城區。
大學生活是遺憾的,代注恒覺得自己本還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更引人注目。
多年以后,代注恒但凡想起大學,想起大學寢室的朋友,想起大學的那段歷程,就心悸難受,感覺失去了永遠難以挽回的一切。
別人對大學是什么感覺是什么回憶,代注恒也問過一些,但卻一直沒有找到和他一樣“難忘大學”的人。
大學畢業主要是三個道路,一個是繼續讀研究生,一個是開始工作,一個是自由職業。
繼續讀研究生,美國媽媽和英國媽媽都不高興,代注恒可以自信拿專業成績的最高分,也自信英語絕對過不了。
自由職業,代注恒愿意,父母可絕對不愿意,搞不好父母能夠一病不起。
人生的很多選擇題其實看似有多個選項,其實各種條件一備注,往往就沒什么可以選擇了。
易雍當兵去了,他的故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至少他和他父母在他當兵前根本就沒有想過他這輩子居然會去當兵。其實不完全是當兵,應該是當軍官。
岳博天、牛大開和代注恒一樣,都是開始了在穩定的工作單位穩定的工作內容穩定的拿著薪水生活。
楊柳的生活其實早就被家里人安排好了,大家羨慕不來。
大約三年后,二十五歲的楊柳就已經成為別人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工作都得不到的級別的公務員了。
大學生畢業的選擇,表面看來都是自由選擇,其實必然受到家庭的影響。
代注恒背叛了家庭,忤逆了父母的意思,其實仍然受到了家庭的嚴重影響。他的選擇是一所鄉鎮中學,這不是他的選擇,同樣是和父母博弈之后的結果。
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在身邊得到足夠多的照顧,甚至可以動用一些人情關系得到很好的學校或者機關單位工作的機會。
他的骨子里反對任何形式的由父母包辦。
他自己能夠選擇的地方非常多,卻有3個條件。第一是不能去省外;第二是不能比實習時候的距離遠;第三不能選擇交通條件比大學和實習學校更不方便的地方。
岳博天、楊柳、易雍、牛大開等室友都理解他的個性,也同樣替他感到特別遺憾。實習時候認識的朋友龐貝、二拳、桑遺、曾百川也是非常遺憾,多次勸說他。尤其是實習時被代注恒洗腦的陳尚禮,更是纏著他要他理智的選擇。
代注恒畫了自己人生軌跡曲線圖來給自己的內心和朋友們解釋。
按照父母的安排和他們的計劃大概主要是兩條軌跡。
22歲開始在田安最好的中學高中部教書,以代注恒在實習學校50天所取得的實習成績來看,三年之后25歲一定能夠成為田安教育界小有名氣的教師,帶出一屆高中班后可以考慮年級組長或者學校各科室處的副職,也許還可以考慮爭取學校團委工作的職務,憑借能說會道和一手好文章,爭取28歲之前拿下中級職稱和學校中層干部職務。其后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在學校爭取校級領導或者進入機關工作。說不定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可以在老校長退休和新任校長之后爭取學校副校長或者分校區的校長。
父母安排的第二條路就是直接到市委機關先上班,再考試獲得正式編制。大學中,代注恒就已經給父親幫忙打一些下手,做些文字工作或者寫過領導講話稿。某領導對他還是比較賞識的,希望能夠把他作為年輕干部來培養。如果順利,30歲之前很可能就會獲得一定的職務,到時候再考慮在市級機關工作或者到基層去任領導職務。
當然,這兩條路絕對不好走,也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只是說,能言善辯和文字功底應該具有一定的優勢,更何況,父親單位的大領導很賞識,并且發了話。
代注恒自由之路有很多條,最好的道路就是自由職業,這個路線很難預料,太多不可控和未知的情況。也許3年之后能夠在某個公司成為中層管理者,也許3年之后已經換了多個公司。由于腦子活、有豐富知識、交際能力比較出色、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突出、能吃苦不怕累、精力和身體素質優于大多數同齡男生,也許很快就能出人頭地遇到貴人提攜。
自由之路很可能在30歲的時候是個關鍵點,要么繼續輔助別人,要么自己創業。未來很難說清楚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雙方博弈的結果是,失去最好的平臺失去最大的空間失去最多的機會失去最強的動力失去最有利的背景。
計劃很美好,結果沒人能夠主宰。
代注恒的想法是,去鄉鎮學校工作可以了解最基本的農村現實,在農村的艱苦環境中繼續磨礪自己,完善自己。去農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推動教育公平,農村孩子也應該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30歲之前離開,如果當時情況允許,父母給了自由,那就去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和自己價值最大的地方干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父母不給自由,那就一邊工作一邊謀求自己的創業。
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不會拒絕對自己發展有利的機會,但總有人不接受這種“嗟來之食”,他們愿意從最低一級開始練級,享受著奮斗的樂趣。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公共事件,代注恒其實錯過了一些計劃中的結果。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后,他來到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龍山中學,這個中學在龍山鎮,既有初中,也有高中,屬于農村寄宿制學校。曾經輝煌過,代注恒去的時候已經沒落了好多年。
代注恒是少見的那種對自己有著清醒認識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他自己總結的優點是:熱愛學習,求知欲旺盛,具備堅持到底鍥而不舍的干勁和決心;人生目標明確,不以物質作為衡量標準,要將一腔熱血和滿肚子知識化為一種積極有效的有益于社會的力量;原則性強,基本可以完全不受外界干擾的按照自己主觀意識去實現自己認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備一定的應急危機處理能力,能夠針對不同的客觀條件創新方式方法來實現目標。
缺點相當明顯:重理論輕實踐,有種動腦遠比動手更偉大更重要的觀念;缺乏真正的動手能力,并且最要命的是輕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更愿意在意識和精神層面上去謀求創造力想象力;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缺少個人獨自生活的經歷,很多普通生活技能都覺得沒有價值;主觀意識太強烈,很難改變,缺乏靈活的適應能力;性格直率,敢想敢說敢做,缺乏團隊合作協調能力,喜歡單干,追求自我圓滿。
代注恒去龍山中學應聘是自己瞞著父母去的,一個人去的。他雖然知道父母會反對,可是也會退而求其次接受。否則他要是真的跑去省外,跑去天涯海角,父母會更加追悔莫及。
經過學校的甄選,代注恒以歷史科綜合排名第二名的身份在最初的競爭中沒有得到學校的認可,另一名師專的政史系畢業生綜合第一名的身份獲得了這個學校歷史教師的崗位。這是代注恒在聯系工作中的唯一一次失敗。
大四開始是實習,實習完了就基本開始了雙選,用人單位到學校來集中招人,也有大學生自己離開學校去用人單位毛遂自薦或者參加各類型考試的。
得知代注恒在龍山中學應聘居然輸給了一個省內相對比較差一些的師專生,而且這所學校的大多數教師都是中專和專科生,本科生少的可憐,更別說師大生,易雍和牛大開都覺得非常搞笑。
雙選時,同在一個市還比龍山中學更好的金竹名校到師大來招人幾乎都是不被待見的,很難招到愿意去的大學生。
易雍說:“代子,那所學校需要的不是教育家不是教育理論家和哲學家,你真不適合,他們的情況和我老家的情況差不多,生源質量差,需要的是教學管教者和訓練師,你做不到的。所以你去那里的話絕對是熱戀貼冷屁股,人家不知道你發什么神經,還以為你是其他地方不要的廢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