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 扁鵲為什么被稱為“神醫”?

先秦歷史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神醫”扁鵲給人看病的故事。扁鵲是誰呢?他為什么被稱為“神醫”呢?
扁鵲的故事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原名秦越人。學者考證秦越人被叫做“扁鵲”有幾種說法,一是因為他醫術高超,被當時的人們尊為神醫,并且借用上古神話——黃帝時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另一種說法是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里,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對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稱謂。秦越人憑借其高超的醫術、淵博的學識,走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稱為“扁鵲”。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鉆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同時,他創造出了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礎,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
據《史記》記載,扁鵲曾來到虢國,聽說虢國太子暴亡不足半日,還沒有裝殮,于是告訴太子老師中庶子說自己能夠讓太子復生。中庶子認為他所說是無稽之談,人死哪有復生的道理。扁鵲長嘆說:“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試著診視太子,應該能夠聽到他耳鳴,看見他的鼻孔還在輕微張合,摸到大腿及至陰部還有溫熱之感。”中庶子聞言趕快入宮稟報,虢君大驚,親自出來迎接扁鵲。扁鵲說:“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謂的‘尸厥’。人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和合,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形靜如死,其實并沒有死。”扁鵲命弟子協助用針砭法進行急救,刺太子的百會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又用熱敷法使太子坐了起來。再用湯劑調理陰陽,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這件事傳出后,人們都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絕技。
還有一次,扁鵲到了齊國,齊桓侯把他當客人招待。他到朝廷拜見桓侯,說:“您有小病在皮膚和肌肉之間,不治將會深入體內。”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走出宮門后,桓侯對身邊的人說:“醫生都貪圖錢財,想治療沒病的人說成是自己的功勞。”過了五天,扁鵲再去見桓侯,說:“您的病已在血脈里,不治恐怕會深入體內。”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出去后,桓侯不高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桓侯,說:“您的病已在腸胃間,不治將更加深入體內。”桓侯不搭理他。扁鵲出去后,桓侯很不高興。過了五天,扁鵲看見桓侯就轉身跑走了。桓侯派人問他跑的緣故。扁鵲說:“疾病在皮肉之間,湯劑、藥熨的效力就能達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脈中,靠針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達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腸胃中,藥酒的效力就能達到治病的目的;疾病進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無可奈何。疾病已進入骨髓,我因此不再要求為他治病。”過了五天后,桓侯患了重病,派人召請扁鵲,扁鵲已逃離齊國。桓侯于是病死了。
由于治療虢國太子的尸厥證,讓扁鵲贏得了起死回生的美譽,而望診齊桓公的疾病更是料事如神,因此扁鵲在古代就成了“神醫”,歷代醫生讀到《史記》的扁鵲之事,無不佩服。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序》里就提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正是《史記》的精彩記錄成就了扁鵲神醫之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赣州市| 临潭县| 饶阳县| 即墨市| 盐边县| 红河县| 日土县| 敖汉旗| 石家庄市| 长治县| 临安市| 奉化市| 新化县| 元阳县| 江门市| 花垣县| 大洼县| 馆陶县| 华蓥市| 西乌珠穆沁旗| 黄陵县| 衡山县| 左权县| 墨脱县| 海安县| 谢通门县| 滨海县| 安岳县| 长宁区| 龙陵县| 灵丘县| 肇源县| 瑞金市| 华容县| 隆子县| 澄迈县| 凉山| 浙江省| 乌兰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