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入門捷徑:方劑必背輕松記
- 嚴哲琳
- 577字
- 2020-02-14 21:01:11
第三節 扶正解表
敗毒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許姜三片,氣虛感寒有奇功。
【組成】
柴胡、薄荷、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姜。
【用法】
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圖表

注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共
本方名曰“敗毒散”,是治療虛人外感風寒濕邪而致表寒實證的扶正解表方劑,毒者,天地之間不正之氣也,具有傳染性,本方有發散邪毒的作用;方中配伍人參,全非補養虛弱之意,而在于使正氣得助能鼓邪外出,一汗而風寒濕邪盡去。人參能補養正氣,防止病后反復。其用量占全方的1/10,補而不壅,無戀邪有礙解表之弊。
●薄荷少許姜三片,氣虛感寒有奇功
喻嘉言不僅用本方治療時疫初起,還用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還從表出而愈,稱為“逆流挽舟”之法。
應用要點
1.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2.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3.喻嘉言用本方治療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氣疏通,里滯亦除,其痢自止。此種治法,稱為“逆流挽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