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經絡腧穴篇
第一章 經絡概論
經絡是生物人體的一種原始生命現象,它的早期發現和被運用,是中國古代認識與傳統文化發展的結果。經絡學說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實踐基礎,其在長期中醫學實踐中得到了逐步發展和完善,并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有了系統的論述。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成功地將經絡學說引入中醫學基本理論體系,并成為指導針灸臨床的理論核心,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同時也為中醫本身的學術發展和系統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礎。中醫學認為,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并借以運行氣血,營養周身,使人體各部的生理功能活動,得以協調統一,并保持相對平衡。因而經絡學說已經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醫學研究人體整體性和各部分間相互影響的理論根據,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診療的辨證歸經、取穴補瀉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故《靈樞·經別》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