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緒  論

第一章 成人癌癥患者一般心理特點

第一節 不同時期癌癥患者的心理反應

隨著生活和環境的變化,癌癥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其中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腺癌、鼻咽癌和白血病在我國最常見。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完善,癌癥患者存活率及遠期生存率也明顯提高,但癌癥患者長期處于應激社會環境中,通過由大腦結構和功能為基礎的信號活動,會影響機體的心理、生理及體內平衡。但同時應激的強烈程度、持續時間、人的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和其他因素決定了應激是否致病、影響人的心身健康。因此,強烈而持久的心理社會刺激,使機體某些功能出現持續性的異常,導致的疾病,就是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癌癥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會經歷發現、診斷、治療、康復四個時期,不同程度、不同持續時間、不同心理狀態、不同社會支持等因素導致不同的心理問題,臨床上將癌癥患者的心理反應分為發現期、確診后、治療期、康復期等四個時期[1]

一、發現期的心理反應

在被懷疑但還未確診為癌癥的一段時間內,癌癥患者主要的心理反應是焦慮,一般會產生一種否認心理,即在內心中否認患有癌癥的事實:比如,他們會在內心中激烈地反應“我怎么會得了這種病!”“這不可能是真的”等,常關心各種與診斷有關的信息,懷疑診斷的準確性,同時擔心醫療費用或工作問題;對患病后可能出現的疼痛、損容、死亡等產生恐懼心理。也有部分患者呈過度警覺或焦慮狀態;完全否認自己患了絕癥,因而拒絕治療,同時認為必死無疑,堅決放棄治療。

二、確診后的心理反應

患者在此期間大多數會經歷否定、焦慮、恐懼、悔恨、沮喪、憤怒與仇視(敵意)、認同適應等心理過程。部分患者將自己封閉起來,常有孤獨、被遺棄感;部分患者怨天尤人、感慨命運不公,部分患者會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千方百計尋找最佳治療方案。

三、治療期的心理反應

在治療階段,患者經歷了確診時的煎熬,從最初的否認、對癌癥的恐懼轉變為接納、開始接受治療。目前癌癥的治療主要采取化療、手術、放療等綜合治療,患者擔心治療效果不佳及治療出現的副作用,害怕疼痛與死亡。或出現拖延手術,尋求非外科治療,出現藥源性精神病,妄想。

四、康復期的心理反應

(一)長期生存期

癌癥患者恢復正常的應對方式,同時擔心復發。

(二)復發期

癌癥患者會出現情感震蕩、焦慮或抑郁,四處求治及試用各種偏方。

(三)疾病惡化期及疾病終末期

癌癥患者會出現嚴重抑郁及絕望,表現出害怕被遺棄、對臨終、死亡等的恐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巨鹿县| 德阳市| 怀远县| 龙井市| 古田县| 屏东县| 屯留县| 鄂托克前旗| 大石桥市| 沅江市| 库尔勒市| 加查县| 滨州市| 贵南县| 长沙市| 来安县| 敖汉旗| 桦甸市| 拜泉县| 清苑县| 宝山区| 莱州市| 天长市| 灌云县| 筠连县| 和静县| 乐安县| 额尔古纳市| 延长县| 绥中县| 崇礼县| 富蕴县| 南宁市| 永州市| 盘锦市| 客服| 海晏县| 成武县| 赣州市|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