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技能培訓叢書:醫護技實踐技能操作手冊
- 胡秀英
- 819字
- 2020-07-31 15:05:57
第十節 肌內注射法
肌內注射法是將一定量藥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自肌內注射的藥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目的】
1.不宜或不能作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時采用。
2.用于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
【準備】
1.操作者準備
穿戴整齊,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準備
皮膚消毒液、無菌棉簽、2ml或5ml注射器、按醫囑準備的藥物、彎盤、醫囑本、手消毒液等。
3.患者準備
了解注射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能主動配合。
4.環境準備
清潔、安靜、光線適宜或有足夠的照明。
【操作程序】
1.查對,并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和過程。
2.協助患者取合適的體位,確定注射部位。如選用臀大肌注射,用“十字法” 或“聯線法” 定位。 “十字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向右劃一水平線,再從髂嵴最高點作一垂直線,將一側臀部分為四個象限,外上象限避開內角為注射部位;“聯線法”:髂前上棘與尾骨聯線的外上1/3處為注射部位。
3.取出無菌棉簽,蘸取消毒液。
4.常規分別消毒安瓿和注射部位皮膚。
5.用無菌紗布包住安瓿的瓶頸及以上部分,折斷安瓿。
6.檢查注射器包裝,取出注射器,吸取藥液,排盡空氣,二次查對。
7.左手的拇指和示指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并固定針栓,針頭與皮膚垂直,用手臂帶動腕部的力量,快速刺入肌肉(切勿將針頭全部刺入),左手放松繃緊的皮膚,抽動活塞觀察無回血后,固定針栓并緩慢推注藥物。
8.注射完畢,用無菌棉簽輕壓進針處,快速拔出針頭,按壓片刻。
9.再次核對,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
10.整理床單位,協助患者躺臥舒適。
11.清理用物,洗手,記錄。
【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操作原則。
2.兩種藥物同時注射時,應注意配伍禁忌。
3.對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發育好,注射時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最好選擇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4.對需長期注射者,應交替更換注射部位,并選用細長針頭,以避免或減少硬結的發生。
5.注意職業防護,用后的針頭及時放入銳器盒。
(張鳳英 胡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