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外科學(第2版)
- 王俊
- 2017字
- 2020-07-10 08:53:29
第三節 胸腔鏡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
在經歷了20多年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普及之后,現代電視胸腔鏡手術的適應證已經十分廣泛。到目前,胸腔鏡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幾乎所有胸外科疾病的診治中;絕大多數的胸外科手術都可以在胸腔鏡下完成。尤其是近年來全胸腔鏡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術在肺癌治療中的普及,讓胸腔鏡手術占據了很多單位胸外科手術中的絕大多數。具體地講,胸腔鏡手術的適應證與禁忌證可以細述如下。
一、適應證
(一)診斷性胸腔鏡手術適應證
1.胸膜疾病
(1)胸腔積液:
1)胸腔積液原因不明,經多次胸穿抽液檢查仍不能確診者。
2)惡性胸腔積液已臨床證實,但需要確切的病理學診斷以指導治療者。
3)肺癌合并胸腔積液,不能確定有無胸膜轉移者。
(2)胸膜活檢:
1)局限性或彌漫性胸膜病變,經胸膜穿刺活檢不能獲得診斷者。
2)胸膜病變位于縱隔、橫膈或肺表面,不宜胸穿活檢者。
(3)可疑胸膜結核或胸膜間皮瘤者。
2.肺疾病
(1)彌漫性肺疾病:
1)間質性或彌漫性肺疾病,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或經皮肺穿刺活檢不能獲得診斷者。
2)可疑轉移性腫瘤,需明確診斷者。
(2)孤立性肺結節:
常規方法不能明確診斷者。
3.縱隔腫瘤
(1)可疑惡性淋巴瘤:
治療前可獲得詳細的細胞學診斷和分型,以決定放療或化療。
(2)無法手術的縱隔腫瘤活檢:
可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
4.心包疾病
(1)心包活檢:
胸腔鏡手術提供在心包任何區域活檢的可能性。
(2)心包積液:
胸腔鏡是獲得積液標本的可靠方法。
5.胸外傷
(1)血胸:
中等量血胸,或胸腔引流量>150ml/h,連續2小時以上,可疑進行性血胸者。
(2)可疑氣管、支氣管斷裂:
其他方法無法明確診斷者。
(3)下胸、上腹部外傷:
懷疑膈肌破裂,不能明確診斷者。
6.腫瘤分期
用于肺癌和食管癌的T和N分期,同時還可協助判斷同側肺內有無轉移(M分期)。
(二)治療性胸腔鏡手術適應證
1.胸膜疾病
(1)惡性胸腔積液:
明確診斷后行滑石粉或其他化學藥物胸膜固定,消滅胸腔積液。
(2)膿胸:
1)急性膿胸經胸腔穿刺或閉式引流術后,引流不暢、感染難以控制者。
2)外傷繼發急性膿胸、胸內存在異物,需手術取出者。
3)慢性膿胸早期,肺表面纖維膜形成,經胸腔閉式引流后,肺不能復張、胸腔內殘腔難以消除者。
(3)胸膜腫瘤:
1)胸膜良性腫瘤。
2)局限型胸膜間皮瘤,未侵及胸壁者。
3)比較局限的胸膜轉移癌,原發腫瘤已經完全控制,無其他遠處轉移者。
(4)自發性氣胸:
1)兩次以上(含2次)反復發作的單側自發性氣胸。
2)經胸腔閉式引流后持續漏氣或肺復張不良者(72小時以上)。
3)雙側自發性氣胸,不論是否同時發生。
4)張力性自發性氣胸。
5)自發性血氣胸。
6)特殊職業者,如潛水員、空勤人員、野外工作者等。
2.肺疾病
(1)肺大皰:
1)反復破裂造成自發性氣胸者。
2)體積大,壓迫肺組織,影響患者呼吸功能者。
3)合并反復感染或咯血癥狀者。
(2)肺良性腫瘤或病變。
(3)周圍型、可切除的肺轉移瘤。
(4)原發性肺癌:無明顯縱隔淋巴結腫大的早期周圍型肺癌。部分技術成熟的單位可嘗試中心型肺癌的肺葉切除、袖式肺葉切除或全肺切除。
(5)肺氣腫:經術前篩選檢查適合肺減容手術者。
3.縱隔疾病
(1)縱隔良性腫瘤:
1)縱隔神經源性腫瘤(部分位于椎管內的啞鈴形腫瘤除外)。
2)胸腺瘤或胸腺癌,外侵不明顯者。
3)縱隔其他腫瘤:如畸胎瘤、腸源性囊腫、支氣管囊腫、心包囊腫等。
(2)重癥肌無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者。
(3)乳糜胸:自發性和繼發性。
4.食管疾病
(1)食管平滑肌瘤。
(2)賁門失弛緩癥:無手術史,最好無食管擴張史者。
(3)其他:如食管憩室、食管囊腫等。
(4)食管癌:中上段食管癌,可行胸腔鏡聯合腹腔鏡或開腹,胸內或頸部吻合。
5.胸部外傷
(1)血胸或血氣胸。
(2)胸腔異物。
(3)肺裂傷。
6.胸交感神經手術
(1)手汗癥。
(2)雷諾綜合征。
(3)先天性長QT綜合征。
(4)癌性頑固性上腹痛:胰頭癌等。
7.心臟疾病
(1)心包疾病:
1)心包積液:頑固性良惡性積液。
2)心臟壓塞:
(2)動脈導管未閉。
(3)輔助小切口冠狀動脈搭橋術。
8.胸椎疾病
(1)胸椎間盤膿腫引流。
(2)胸椎間盤或椎體活檢。
(3)胸椎間盤突出切除。
(4)胸椎側凸或后凸畸形前方松解矯正。
(5)胸椎間盤間隙植骨融合。
二、禁忌證
1.既往有患側胸部手術史,或者胸膜感染史,胸膜肥厚粘連嚴重、胸腔鏡不能進入者。
2.一般情況差,心、肺功能嚴重損害、惡病質,不能耐受手術者。
3.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單肺通氣者。
4.因各種原因不適合全麻手術者。
(李 運)
參考文獻
1.Kaiser LR.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Annals of surgery,1994,220(6):720-734.
2.Kaiser LR,Shrager JB.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AJR,1995,165:1111-1117.
3.Shaw JP,Dembitzer FR,Swanson SJ,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Ann Thorac Surg,2008,85:S705-S709.
4.Swanson SJ,Herndon JE II,D’Amico TA,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lobectomy:Report of CALGB 29802-A prospective,multi-institution feasibility study.J Clin Oncol,2007,25:4993-4997.
5.Patterson GA,Pearson FG,Cooper JD,et al.Pearson’s thoracic and esophageal surgery.New York:3rd edition.Churchill Livingstone,2008.
6.Shields TW,LoCicero J.General thoracic surgery.7th edition.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9.
7.陳鴻義,王俊.現代胸腔鏡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8.李輝.胸外科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